娱乐 > 大陆娱乐 > 正文

王姬怀孕拍戏悲惨下场

 

 

 

1994年,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让王姬扬名海内外,她被影迷们誉为“最有风情的女人”。然而风光的背后是无尽的伤痛,她在拍摄这部戏时有孕在身,生下的宝贝儿子竟是先天性智障儿。13年来,王姬以母亲特有的执着,坚信精美的石头也会唱歌,她一边拼命地拍戏,一边带儿子四处寻医求药,努力帮儿子“增智”,演绎了可歌可泣的母爱传奇!


    带孕拍戏演绎“阿春”
    1991年初,28岁的王姬与同是话剧演员的男友高峰在洛杉矶结婚。同年10月,女儿高晓天出生后,夫妻俩好运连连,不仅拿到了绿卡,还成立了贸易公司。王姬辞去了新闻报播员的工作,协助丈夫打理生意。
    1993年元旦,经好友陈道明推荐,王姬在郑晓龙执导的21集电视连续剧《北京人在纽约》中扮演女主角阿春。因戏份重,王姬每天至少要工作18个小时,连续三四天不能睡觉是常有的事。两个月后,王姬发现自己又一次怀孕了。王姬打电话把喜讯告诉丈夫和母亲后,又投入到紧张的拍戏中去。
    几天后,丈夫高峰前来探班,王姬忙里偷闲同丈夫见了面。高峰看见妻子的腹部微微隆起,脸蛋却比过去瘦多了,心疼极了,劝她尽快打掉孩子,让自己轻松些。王姬含着泪说:“戏很快就要拍完了。我连做梦都想要生下这个孩子,如果是女儿,我们家就有了一对千金;如果是儿子,我们家就儿女双全了。”高峰认为,拍戏和孕育孩子如同鱼和熊掌一样不可兼得。夫妻俩为此争吵起来,惊动制片人和导演。
    经制片人和导演建议,王姬专门挤出一天时间,随丈夫去纽约市区的一家妇幼医院作全面检查。医生告诉王姬,从检查结果来看,这个孩子应该没有什么问题。考虑到她的工作性质,医生还给她开了些安神保胎的药物。
    拍摄很快进入了高潮,王姬在导演的指挥下跑来跑去,腹中的小宝宝也开始踢脚了。王姬知道这是生长的力量使然,只得暗暗祈愿腹中的胎儿别影响妈妈拍戏。1993年6月,已有六个月身孕的王姬终于把“阿春”演完了,回到家里静养,如释重负的感觉特别令她陶醉。几天后,丈夫带着她去纽约的妇幼诊所检查,腹中胎儿没发现异常情况。随后不久,制片方邀请王姬去北京配音,她毫不犹豫地挺着大肚子飞往北京。


    事业走红孩子患病
    10月21日上午,王姬顺利生下一个哭声、模样及体重都很正常男孩。王姬和丈夫商量了好几天,给儿子起了给很好听且有创意的名字——高晓飞。她对丈夫说:“我相信儿子以后会飞得越来越高!” 儿子的出生同样给王姬带来好运。《北京人在纽约》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创下了收视率最高的记录,王姬荣获大众电视“金鹰奖”的“最佳女主角奖”。
    1994年11月的一天夜里,刚满一周岁的高晓飞熟睡后,突然大叫一声,从床上滚到地板上,四肢抽搐,口吐白沫,两眼朝上翻着,脸色变得青紫。王姬吓坏了,赶紧与丈夫一起抱着孩子去附近的医院。进了医院,高晓飞抽搐等症状却突然消失了。医生给他做了CT、脑电图等检查,没发现什么异常情况。此后,高晓飞隔三差五就要抽搐一次。
    王姬在朋友的帮助下,与纽约市的一位老中医取得联系。老中医诊断孩子得的是癫痫病。“天哪。儿子的命怎么这样苦呢?”王姬失声惊叫道。她不敢相信儿子患上了这种怪病,连声问老中医:“孩子还有救吗?他是怎样患病的?”随着老中医慢条斯理的解释,王姬这才知道,自己带孕拍戏时,因身体极度疲惫,营养匮乏,给儿子的健康带来了先天的伤害。对于今后的治疗方案,老中医认为不宜做手术,可通过药物治疗,应该能控制住病情,但可能会影响到智力的发展。
    王姬后悔莫及,难以接受这样的事实。回到家里,她终日黯然伤神、以泪洗面。他对丈夫说:“戏可以拍很多部,但儿子只有一个。作为演员,我赢了;作为母亲,我输了。”丈夫再三安慰王姬道:“老天是公平的,不可能把你想要的东西都给你。既然儿子先天不足,那我们就想办法弥补他吧。”


    拒绝戏约奔走救子
    王姬此后拒绝所有的戏约,抱着儿子到处寻医求药,从洛杉矶到纽约,从纽约到北京,到处寻医问药。1996年春节后,高晓飞不再抽搐了,可他与同龄的孩子相比,在语言、动作及反应上都慢几拍。医生诊断高晓飞是脑神经手损,引发智力障碍,最好的治疗是以药物修复脑神经,辅之以康复功能训练。
    王姬了解到,1—6岁是智障儿童康复的黄金时期。为此,她想方设法给儿子“增智”。在北京一家医院里,王姬说:“我愿意用我的脑子去换我儿子的脑子,只求儿子一生健康、平安。”而到了1998年,高晓飞仍不能连贯地喊“爸爸”“妈妈”,连吃饭、穿衣、上厕所都要有人照顾。王姬一遍遍地教儿子喊“爸爸”、“妈妈”,直叫得自己口干舌燥,说不出话来。王姬认为玩耍是孩子的天性,有助于开发智力,所以儿子去玩时她很少阻拦。岂料大人稍不注意,高晓飞就惹出乱子:他不会游泳,但只要看见水就跳下去,有几次差点被淹死。后来,她再也不敢让儿子去戏水了。有一次,晓飞爬上高高的游戏架,笑呵呵地一撒手跳下来,当场碰伤了额头,鲜血顺着脸颊流了下来。随后赶来的王姬目睹了这一幕,赶紧跑过去抱着儿子,急匆匆地朝医院奔去......
    为了给儿子治病,王姬和丈夫把过去的积蓄差不多都花光了。无奈之下,1997年起,她再次选择了回国拍戏,而丈夫则继续留在美国做生意。王姬在青岛拍摄电视剧《情证》时,有一场抢救孩子的戏,王姬从四楼上跳下来,致使两根肋骨骨折。为赶时间,她打上石膏又上场了,有人问她为何如此拼命,她说:“为了儿子,哪怕上刀山、下火海我也愿意!”拍戏之余,王姬总是到处打听良方良医,对任何一个治智障儿的广告,她都不放过。


    多方求治初见效果
    2000 年底,王姬听朋友说,深圳海洋世界在尝试对智障儿童进行海豚康复治疗,效果不错。她大喜过望,利用拍戏的空挡,飞往深圳考察。在深圳海洋世界海洋馆里,王姬看到许多智障儿在与海豚亲密接触。海洋馆的负责人告诉她:聪明的海豚能发出2万赫至10万赫的高频超声波,能智障儿的脑神经产生良性的强烈刺激,能激活出于休眼状态的神经细胞。这让王姬看到了希望。
    一个月后,王姬带着儿子从洛杉矶飞抵深圳。初到海洋馆,高晓飞害怕身躯庞大的海豚,吓得直往后退。王姬再三鼓励他靠近海豚,说:“晓飞,不用怕,靠近些,再靠近些....”渐渐的,海豚激起了高晓飞的好奇心。王姬伸手做示范,让儿子学着伸出双手,试着触摸海豚的身体。王姬又让儿子把脑袋贴近海豚,听海豚的叫声。可过了不一会儿,高晓飞就不愿意再听下去了。王姬哄道:“要听海豚医生的话,多听听它的声音就会变得聪明...”经过短短几天的“海豚治疗法”高晓飞有了可喜的变化,不仅能跟妈妈说“人”字,而且能在妈妈掌心上写一撇一捺。
    此后,王姬回国拍戏就多了一项任务,那就是带着儿子去深圳看海豚医生。每次治疗结束后,王姬让母亲带儿子飞回洛杉矶,自己投身剧组。晓飞进步很快,大洋那边的电话不断传来好消息:他能完整地说一句话了!他能自己上下楼梯了!他会与陌生人沟通了!他学会游泳了......
    王姬拍戏回到洛杉矶家里,晓飞看见她会很不好意思,缩到外婆的身后,双手紧紧拉住外婆的衣角,露出小脑袋偷偷地看。等到慢慢熟悉妈妈了,就会冲过来翻王姬的包,一边喊着:“我要小汽车,我要小汽车!”当他看见玩具小汽车时,就会突然伸出双手紧紧抱住妈妈,母子相依的场景令人动容....


    戏中动情戏外悟情
    2003年3月,王姬在电影《暖冬》中扮演了眼科医生“陆菡青”这一角色。这是她继《因为爱,所以爱》等影视剧后第四次出演医生。在放映式上,记者们问她:“你家里一定有医生吧,不然怎么演得那么像?”王姬解释说:“我是在带儿子去看病的过程中熟悉医生这一职业的。今后,我要争取成为‘医生专业户’。如果不能继续做演员,那我一定要去当医生。如果有下辈子,那我就去当妇产科医生。”
    在“医生专业户”屡获成功的同时,王姬给还是一个“妈妈专业户”,戏里演好母亲,戏外当好母亲,台前幕后相得益彰。 2002年7月,王姬在电视剧《血玲珑》里扮演女一号卜绣文。为了拯救患上血癌的女儿,卜绣文屈从曾经强奸过自己的恶魔,与恶魔再生了一个孩子,期待用这孩子的脐血挽救女儿的生命。卜绣文超越了当年的阿春,王姬再次登上演绎事业的高峰。此后,王姬相继在《错爱》、《别动我的抽屉》等电视剧中扮演母亲的角色,制造出一枚枚荧屏催泪弹。每次拍哭戏时,王姬只要想到痴痴等她回家的儿子,便心潮起伏,泪水潸然而落......
    因戏约不断,王姬只得在洛杉矶和北京之间飞来飞去。在远离妈妈的日子里,高晓飞经常打她的手机,痴痴地问:“妈妈,我爱你,你什么时候能回来?”每次听到这句话,王姬都禁不住落眼,而晓飞有一次说:“妈妈,我想把你的眼泪串成珍珠,挂在我的脖子上。”2006年9月,王姬在湖南卫视推出的生活类角色互换节目《变形记》担当前两期的主持人。面对观众,王姬第一次将智障儿的隐私公布于众。她最大的感悟是:名利和地位只不过是过眼云烟,亲情、快乐和健康才是安身立命之本!

责任编辑: 赵亮轩  来源:论坛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07/0811/51267.html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