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社会观察 > 正文

台湾的兵役制度

作者:

    台湾当局曾计划在10年内将军队人数从目前的37.6万减少到27万。“募兵制”因此成为台军建军研究的主要方案和未来建军目标。


台湾兵役制度的建立


    在蒋介石集团败退台湾之后,带上岛的军队大部分是整建制从大陆溃逃而来,海空军力量更是整体迁移。在国民党统治台湾的最初几年内,军队是充当镇压民众,维持戒严秩序的工具。因此,台湾民众对国民党军队并无好感,自然也谈不上踊跃参军一说。特别是近些年士兵的缺编和超龄现象日趋严重。


    于是台湾当局以1949年以色列颁布的《兵役法》为蓝本,制定出新的“民国”征兵制度。台湾的“中华民国宪法”也规定:“公民有依法服兵役的义务”。新制度规定:凡年满18岁的台湾男性公民,体检合格后,皆须服兵役。服役时间为2到3年,以抽签为准,抽到海空军或者专业技术兵种就是三年,抽到普通陆军就是两年。退役后转服预备役,直至年满四十周岁;退役军官也有相应的服预备役规定,这些是构成预备部队的主要来源。大专生(及以上)于入学后可以申请缓征,但必须要接受两个月军事训练,并可抵扣毕业后的役期,另外针对大专生(及以上),尚可用考试的方式,另外接受专业训练,成为预备军官服军官役,但役期皆为三年。


    由此,台湾确定了基本的兵役制度,其中的核心内容一直沿用至今。


台湾兵役改革的内因


    60年代,台海局势依然紧张,“一个中国、反对台独、还都南京”等理念不断地被灌输到新一代成长起来的台湾青年人中,当时很多人应召入伍,读军校在当时也是比较时髦的。


    80年代末台湾“解严”之后,岛内涌入各种思想,而年轻一代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西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念,开始动摇他们对服役的态度。对于人生目标追求和实现人生价值方式的改变是当时台湾适龄青年消极服役的重要原因。


    李登辉当政时期,台湾青年对于当局强迫他们当兵也变得更加不理解。由于担心“台独”引发两岸战争,进而成为战争的牺牲品,如何逃兵役从90年代初开始一直成为年轻人热衷的话题。

    到了陈水扁当权,政党更替,时局震荡,舞弊丛生,已经成为台湾年轻人的共识。台湾社会经济衰败,民众对民进党当局造成社会族群分裂,引起两岸持续紧张的做法日益不满,青年参军的积极性一减再减,台军已经连续5年无法满额征召义务兵,使台军基层部队面临兵员空前短缺、战斗力不足的困境。由此可知,台军自始至今都存在扩大兵源的压力。


多种兵役制度的变迁


    随着兵源缺口的扩大,台军开始尝试各种方式改变此状况。


    首先是“国防役”。上世纪90年代,岛内社会普遍存在专业技术人才消极应付兵役,而“国防”相关工业又严重缺乏高科技人才的状况。对此,台军推出“国防役 ’’这一新型服役方式,即硕士以上学历,具有科技专业的台湾青年,可以选择服另外一种几乎不算是当兵的兵役,那就是役期4年的“国防”工业预备军官。早年服这种“国防役”,多数是在“国防”直接相关的工业工作,但是近年来一些高科技民间企业也被包括在内。这些所谓的服兵役者,也领着比照企业员工的薪水,就像企业内一般的上班人员一样,所不同的是,在4年内不得辞职。   


    其次是替代役。从2000年开始,台湾的兵役制度多了替代役这种不能算是兵役,而是一种社会服务的工作。替代役包括警察役、消防役、社会役、环保役、医疗役、教育役等等。服役者一开始要受新兵训练,后面再受两个星期的专业训练,接着便被安排到社会多个部门工作,而其待遇则比照军队执行。


    再次是义务兵役的变动。2005年9月26日,台“国防部长”李杰宣布,从2006年1月1日起,台湾青年服役时间在缩短4个月的基础上将再减少2个月,变为1年4个月,而到2008年,兵役期将缩短为1年。


    而台军的兵役制度改革,主要是指实行由义务兵向志愿役(即募兵制)的转变。台军自2002年开始试行募兵制,预计到2008年,其募兵的比例将上升至60%,军官、士官、士兵比例达到1:2:2,意图实现“募兵为主、征兵为辅”的调整目标。


    另外,未服役的青年,可选择用志愿役代替义务役,或者服义务役满六个月以后选择志愿役,这都是募兵的方式。台湾军队近年还实行了服役期五年,可指定服役地区的指职军官制度。指职军官是念完大学后,不用考预备军官,而担任指职军官职务。指职军官强调的是专业,没有专业是不能来当指职军官,指职军官的保障是比照志愿役军官的福利。

募兵制推行因难重重


    虽然台军为了扭转兵员短缺的现状,开始大力实行募兵制度,但是由于文化背景、社会环境、价值观念以及军费开支等原因,目前台湾推广募兵制困难重重。


    首先,蓝绿对立阻碍了新兵役的实行。为推动募兵制,前几年民进党籍“立委”陈朝龙等人联合成立“跨党派募兵制推动小组”,提出修正案,主张以“募兵制”为主体,将“义务役”1年10个月的服役期,改为3个月的“国民兵役”;未来兵役分为“免役”、“义务役”、“志愿役”三种,其中义务役即“国民兵”,服役 3个月,进行军事基础教育。但此项提案根本无法跨越党派之间的分歧,不久就不了了之。


    其次,军费开支受限。台“国防部”曾发布的台军“实施募兵制可行性”研究报告,首度对外公开关于募兵制的政策评估,称经济因素是限制台军实施募兵制的最重要因素。报告称,在台军现有的兵源结构中,共有26万人是通过征兵制入伍的。如果全改成单一募兵制,按照2002年志愿役支付标准计算,每年仅薪资保险、抚恤及特殊勤务补助等,大约要增力Ⅱ“国防预算”1000多亿元新台币,这对台湾本来就不太景气的经济无疑是雪上加霜。


    再次,民众对募兵制缺乏兴趣。台湾各界针对募兵制改革反应极为强烈。据台“中央社”报导,一份针对台北市18岁以上民众所进行的民调显示,不赞成募兵制的台北市民高达42%,另有58%的人赞成节省“国防”开支,以利于经济建设和社会福利。46%的人认为台湾当局实行募兵制会导致兵源不足,影响战力。


    由于志愿役年限较长,更有许多年轻人担心服役之后的就业问题。根据一项人力银行业者的最新调查,投入就业市场的台湾退伍军人中,在当年50%左右的人会失业,过半的人认为“服兵役”是造成失业原因之一。据“中央社’’报道,国民党“立委”廖风德曾公布了一份“退伍军人就业状况调查”结果。调查显示,55%的受访者认为工作“非常不好找”。


退役之后的工作问题也是募兵制难以博取青年欢心的一个重要理由。


    由于台“兵役法’’规定大学生在毕业后都要服义务役或者志愿役,因此台湾大学生中开始流行“延毕”,即延期毕业。每年研究生报名期间,各招生点都是人山人海,被来自全各个院校的大学毕业生挤得水泄不通。这表面上看是年轻人追求更高学历,但熟悉内情的人士表示其实这是一种“逃避兵役”的手段。

责任编辑: 陈柏圣  来源:台湾周刊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07/0915/56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