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动态 > 正文

殷罡:为什么不让伊朗拥有核武器?

作者:
无论是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核查活动、“六国建议”还是安理会1696号决议,目的都是防止伊朗的核计划可能导致伊朗最终拥有核武器。
 
现在世界上有八个国家掌握著核武器,为什么伊朗不能?
 
核武器太厉害。不仅日本人知道,全世界都知道。正是因为它太厉害,五十年前世界上就出现了禁止再次使用核武器和防止核武器扩散的呼声。战后国际秩序的主要维护者暨安理会的五个常任理事国在掌握了核武器之后,便开始致力阻止核武器的扩散。因为核武器的扩散势必导致爆发核战争的危险,何况在不同的主人手里,同样的武器会发挥不同的作用。
 
一九七0年三月,旨在约束非核国家发展核武器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由美国、苏联和英国等五十九个国家首先签署,一九七0年三月生效。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一百八十七个国家在条约上签了字,包括伊朗。条约具有无限期约束力,对有核国家的要求是:不得向任何无核国家直接或间接转让核武器或核爆炸装置,不帮助无核国家制造核武器;对无核国家的要求是:保证不研制、不接受和不谋求获取核武器。
 
尽管如此,在条约生效之后,仍然有四个国家后来制造并拥有了核武器。它们是以色列、南非、印度和巴基斯坦。
 
这四个国家都没有在《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上签字,都突破了国际社会的限制,最终发展了核武器。究其原因,是时代和环境的不同,受到的国际压力也不同。
 
后来也有国家销毁了核武器,销毁了核武器的国家是南非。一九九一年底,南非种族主义政权的末任总统德克勒克意识到种族主义政权即将结束,被邻国“消灭”的威胁已将不复存在,为防止政权移交后出现不测,便销毁了所有六枚核弹及相关试验设备。此举得到了国际原子能机构在详尽核查之后的证实,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赞扬。
 
一度同南非处境类似的以色列尽管发展了核武器,但对此既不承认,也不否认,事实上成为中东地区唯一具有核威慑力的国家。
 
印度和巴基斯坦是一对宿敌。他们在一九九八年五月进行了核试验大赛,连续引爆了十一个核装置,震惊了世界。但印巴核武器很大程度上的“定向性”使得国际社会采取了事实上的默认。尽管如此,巴基斯坦的核武器保管仍受到格外关注。例如在阿富汗战争期间,巴基斯坦的核武器事实上处在美国的监管之下。
 
伊朗的核计划先后受到了截然不同的待遇。同印度巴基斯坦相似,伊朗和伊拉克也是一对冤家,都在一九五0年代中期制定了发展核武器的规划,双方在一九七0年代展开了激烈的核竞赛。根据当年的判断,如果没有伊朗的伊斯兰革命和随后爆发的两伊战争,两个国家有可能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前分别造出“阿拉伯炸弹”和“波斯炸弹”。
一九七九年伊朗伊斯兰革命不仅彻底转变了伊朗的国际形象,也改变了伊朗核计划的命运。两伊战争期间,以色列空军摧毁了法国人为萨达姆建造的反应堆,伊拉克的空军则摧毁了德国人为伊朗建造的反应堆。战后,两个国家都试图恢复核计划,但萨达姆愚蠢的对外政策使得伊拉克完全丧失了恢复核计划的可能。
 
一旦伊拉克的核武器成为泡影,伊朗的核武器就成了所有人的眼中钉。
 
在西方人眼里,伊朗的核武器是邪恶势力的核武器,必将给世界带来灾难,必须扼杀在摇篮里;在以色列人眼里,伊朗的核武器就是犹太国家的灾星和克星,绝不能让它出现;在阿拉伯人眼里,伊朗的核武器是波斯人的核武器,是什叶派的核武器,这样的武器美国人怕,犹太人怕,我们也怕;在包括中国在内的石油进口国眼里,伊朗坚持发展核武器,必将给海湾地区带来不稳定,甚至带来战争,这样的前景绝对不是好前景;在整个国际社会的眼里,伊朗的核计划必须纳入和平利用轨道,无论采取什么措施,绝对不能允许伊朗拥有核武器。
 
美国人已经说了,不排除用军事手段摧毁伊朗核设施;阿拉伯人已经说了,如果波斯人有了核武器,阿拉伯人也必须有核武器。
 
为了让中东免于灾难,为了让世界免于灾难,也为了让伊朗人民免于灾难,伊朗不能拥有核武器。
 
(作者为社科院西亚非洲所研究员)
 

责任编辑: 郑浩中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08/0111/69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