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军政 > 正文

蹊跷欲照门 大陆网民疑中共转移雪灾视线

大陆某热门论坛,有人专门发送艳照到感兴趣的网民的电子邮箱,此人留言后面有两百左右的网民留下了自己的电子邮件地址。

蹊跷艳照门 网民疑中共转移雪灾视线


大纪元记者薛飞综合报导)影星陈冠希与疑似多名女星的欲照风波已经喧嚣近两周,尽管香港警方高调执法,但网上散播欲照的速度异常惊人。连日来,有关陈冠希系列欲照的话题充斥大陆的各大论坛,点击/点评量高居不下,国内某热门论坛一个相关的帖子点击量竟然高达千万,创造了大陆论坛史上一大奇观。

但是奇怪的是,在香港警方高调缉凶,香港本地论坛拒绝该主题讨论的同时,大陆当局并未对此加以限制,导致艳照被疯狂转载,香港媒体因此抨击中共警方故意放纵,意图藉照事件悄悄转移大陆民众对雪灾的不满。

如果说刚开始大多网民参与其中多是出于猎奇,但是慢慢涌现出来的诸多蹊跷,让不少大陆网民产生疑团。诸如:是谁有这样的胆量,豁出性命敢于和传有相当背景的英皇对着干,敢于挑战香港的警方,国际警察;安排之缜密,从容的把事件一步一步引向高潮;并且,事发的时机,正赶在大雪灾发生时。

据香港明报报导,广东省公安厅张姓科员表示,公安部门早在2003年成立网路警察,监控网路犯罪和不良信息,特别关注敏感的政治话题,以及危害身心健康的色情资讯。

但“照事件”属偶然性事件,在大陆警方尚未将其定义为“色情”之前,部份网站因好奇转载,不足为奇。但为何在香港警方全力查办之时,大陆警方竟然放任自流?

明报引述大陆警方公安人员的解释称,中共各级政府已对雪灾投入大量精力,目前又正值春节年假期,加上事件不涉及敏感政治问题,因此暂时对照事件“睁眼闭眼”。

不少大陆网友相信,大陆网管部门若有心执法,随时可以下令封锁裸照流传。有的网友认为,艳照事件已成功转移大陆民众对雪灾的关注:“要不是艳照门的事把很多的视线转移,也许雪灾就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最近最大的事情是雪灾,结果香港艺人淫照转移了雪灾。想一下就明白了”


高精度图片
 

大陆某热门论坛,该帖子后面有三百多网民留下了自己的电子邮件等待收到照片。

但是有一些大陆的网民质疑艳照后面更大的阴谋。

“请想一想,普通的一个人,有这么大的胆子么?黑社会,国际型警,香港警察,大陆警方,换你你试试?再不要说求财了,稍有点头脑的人都知道,你有命拿钱没命花的,更何况,发照片的人明显是经过精心策划的,从他发照片的时机,发照片的类型等,都恰到好处,而且正一步一步地将该事件引向最高潮。即使在警方高调调查的情况下,仍不乱阵脚,试问有谁有这能耐?”

“艳照门事件看似一个娱乐事件,实则极可能是一个政治事件,从事件的发展来看,越来越像是一个能量超级强大的组织布下的一手妙棋。”

“本周诡异消息和爆料层出不穷,什么香港艺人艳照,什么陕西就周老虎道歉,什么西丰书记被勒令辞职,什么为攻打台湾做了准备。这一切都是烟幕弹,目的是,或转移视线,或主动释压,或诱人奢望,以便金蝉脱壳,最终延长寿命。仅目前这些新闻和爆料,起码已经说明雪灾后果非常严重,绝非电视上看到的那样,其后遗症中隐含着十分强大的威胁力。可以想像,还将有更大的新闻和爆料传出,比如陕西道歉中就留了一手,没有直接说明照片真伪,以吊人胃口。再比如让股市有一个较长时间的上涨,以吸引人们挣钱。甚至,还会在媒体网络上爆出更多黄色新闻,以便人们呆在电脑前。萨达姆预感不祥时电视上就公开放过A片。当然还会有其他人们意想不到的怪诞事情“发生”。这些异常情况一旦出现,那就说明时间即将开始了。”

“这本来仅仅是娱乐中的丑闻而以,看香港怎么干的,他们立刻要求当地网络不讨论这个问题,然后司法起诉,中间似乎有些过分的地方。大陆怎么干的?放开来在天涯创造了超过1000万的点击,更不用说其他转载,对比一下任何关于国内政治的敏感话题的帖子,通常活不过半小时,这要不是操纵,阴谋就怪了。”

“推测发图是香港本地人的可能性比较小,自己毁掉自己的城市毫无意义,包括香港H色社区都拒绝讨论这类问题就可以看出来。”

有网民怀疑转移雪灾视线的同时,中共利用该事件整治互联网,一箭双雕:“如果这是个阴谋,那么,谁受到的损害最大?——答案是互联网。艳照事件会为“加强对互联网的管理”提供绝佳的理由。”“ 在盛世纸虎事件后,进一步推动互联网的“加强管理”面临极大的舆论阻力,而艳照门,则给一件卑鄙的事情找到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 艳照门他们只要想封只是举手之劳,现在只是先养着等到出了人命还是怎地就要下手啦!”

“其心机之深,手段之狠,能量之大,心肠之毒,让人不寒而栗!”

有网民得出结论:“根据历史的经验,对砖制(编者注:专制)的无耻和卑劣,怎么估计都不过分。”“ 根据某D的历史信用,这样的事情(阴谋)可能性很大。”

责任编辑: 王笃若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08/0211/74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