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世界文化 > 正文

老照片[外国人看到的中国]烟花三月下扬州

作者:

 

由于没有照明条件,人们通常日落而息,日出而作。煤油灯确实造福了广大人民的家庭生活,它为人们在晚上读书或聊天提供了方便。


扬州河船(1940年代后期,拍摄者Arthur Rothstein 1915-1985)。


中国有着明显的欧洲中世纪风格,城市都有城墙环护,城墙和城门仍然保持完好并发挥作用。中国人喜欢扎营于有城墙保护的要塞中,一旦有骚乱,便可退入城中寻求庇护。

城市的街道狭窄弯曲,凸凹不平,污秽肮脏,且臭气熏天。在华北地区,街上来来往往的是只能载人的笨重而沉闷的马车(实际上是由骡子拉的)。不过,在种水稻的南方地区却没有骡子,人们只能坐手推车或者步行。由于没有任何维护城市公共交通的规定,人们都涌到马路上,路被堵得几乎无法通行。店家在货架前都设有柜台,沿街摆的也都是由板箱、篮子做成的货摊;其中还不乏随身带着工具的手工艺人。这样一来,本来六尺宽的街道变得十分的拥挤不堪。要不是官府规定马路中间必须为他们的轿子留出一条过道来,这条街肯定会被堵得水泄不通。

狭窄的街道上总是挤满了熙熙攘攘的人群,这给国外游客留下的印象就是:中国人真多,人口真密集。但是中国的建筑物多为一层楼的平房,而且除北京外,其他城市的占地面积并不广。在西方人的描述中,为了追求文学效果,中国人口被盲目夸大了。而且,因为没有可靠的统计数据,他们更可以天马行空地想像中国的人口数。

直到最近,城市中才有了维持公共秩序的警察。现在,身着黄色卡齐布制服的警察手持警棍在街上巡逻。然而,骚乱发生,这些警察的作用却从未得到体现。像你在广州看到的那些没精打采、光着脚丫、表情温和的宪兵,根本就不能体现法律的尊严和权威。城市中也没有正常的供水系统。如果城市靠近河边,那么,专门打水的人会把未经处理的河水送到各家各户作为生活用水。从桶中泼出的水把河边的石阶弄得老是湿漉漉的。如果挑来的水非常混浊的话,人们就用装有明矾的钻有小孔的竹筒在水中搅一下,水就变清澈了。

城里同样没有照明系统。夜幕降临了,街道是漆黑一片,阴森森的,没有一个人。在引进煤油灯之前,整个中华帝国普遍地采用装有蜡烛的纸灯笼或者浸有棉灯芯的花生油杯来照明。由于没有照明条件,人们通常日落而息,日出而作。煤油灯确实造福了广大人民的家庭生活,它为人们在晚上读书或聊天提供了方便。由于燃料匮乏,干木柴便也成了商品一捆捆地出售。数不清的小船上堆着高高的木柴,沿着西江定期把柴禾运往广州和香港。樵夫沿着水路一路砍伐而越走越远,毁林的程度也越来越高。冬夜,人们在炕头下烧糟糠、麦秆、树枝、树叶以及杂草来取暖;此外,人们还在低低的砖炉或者泥炉上摆上一个特别大的浅口铜锅......


回顾历史尤其是那些陈旧的照片,不禁使人感慨万千。19世纪末大批的外国人来到了古老的中国,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下了,中国的变迁......

摘自(病痛时代:19-20世纪之交的中国)

 

1936-1937年的扬州老照片

 

拍摄者欧内斯特•福斯特(ErnestH•Forster),美国圣公会的牧师,1936-1937年在扬州教堂服务,1937年底到南京,在南京大屠杀期间一直留在南京,并担任国际红十字会南京委员会的秘书。  

 


1、天宁寺(1936年)。


2、天宁寺(1936年)。




4、城墙边小庙(1937年)。


5、街头一景(1937年)。


6、当时拓宽街道时的场景(1937年)。


7、扬州的搬运苦力(1937年)。


8、搬运工的手推车(1937年)。


9、乡村小庙(不知是否为土地庙?)前的外国传教士(1936年)。


10、扬州乡下的农田(1936年)。


11、圣三一礼拜堂(1936年)。


12、假期每日圣经学校的学童在圣三一礼拜堂的合影(1936年)。


13、扬州假期每日圣经学校的学童(1936年)。


14、五亭桥(1936年)。


15、扬州教徒的葬礼(1937年)。


16、扬州教徒的葬礼(1937年)。


17、扬州,五亭桥(年代未知)。

责任编辑: 吴量  来源:新三才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08/0923/1043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