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军政 > 正文

哈尔滨警察打死人命案视频是“国家机密”吗?


    


    现在看来,程序上的瑕疵依然一目了然,其根本原因当是指向命案的调查机制。哈尔滨警方一再向死者家属和媒体表示,“绝不护短”,就实实在在体现了这种自我调查、自我举证机制的尴尬。而这也正是我每当发生此类事件时,呼吁建立第三方独立调查机制的原因。
    
    程序瑕疵也导致了舆情分野。伊始警察被认作是惨无人道,而“洁本”视频(清晰删节版)流传后,林松岭疑似“衙内”,使得警察获得部分同情,致使公众纠缠于命案当事人的“身份问题”。不得不说,然而,无论公众持何种观点,其立论基础,都是这相当有限的信息,因而只能做出模糊判断,如此,“理性”自然也难以实现。
    
    明眼人都知道,此案最重要的证据正是事发当时的完整视频录像,可是,19日,林吉利一家强烈要求警方在当地电视媒体上公开完整的监控录像,以及申请拷贝该录像,都被警方以此案还在侦办中为由予以拒绝。
    
    案件正在侦破中,理由也很堂皇,似乎这视频是不可泄露的“机密”。可是,却很不靠谱,因为这“机密”却有个7分42秒的删节版在广泛传播,在其中,我们看到了死者林松铃极度嚣张,数度挑衅,而警察却克制忍让,几近“任人宰割”,这也是甚至有网友为打死“衙内”叫好的原因。
    
    原本20多分钟的完整视频,变成7分多钟在广为流传,的确,信息是公开了一部分,用专业的术语形容就是“选择性公开”。很简单的常识:两方人打架,即便一方被打的满地找牙,惨不忍睹,倘若视频只发放一些他“勇挫对方”的情节,其形象也绝对够 “凶神恶煞,极度彪悍”,所谓“选择性公开”的魔力正在于此。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选择性公开”非但不能接近真相,而恰恰相反,很可能会是“篡改真相”。所以,公众一定需要搞清楚,那另外十多分钟发生了什么?我们“克制忍让”的警察究竟是怎么变成“杀人凶犯”的呢?
    
    哈尔滨警方再三强调,绝对不会护短,会还死者一个公道,给公众一个真相。却把命案完整视频当“国家机密”捂着,这种典型的人格分裂行为,只会让公众和舆论更加质疑其公正性。怎么看来,这都不是一种好的处理方式。
    
    最后用一个悖论来结文:倘若哈尔滨警方真要保证真相被获知,保障法律之公正,那就必须完全实现此案信息的公开透明,那就没理由把命案完整视频当 “国家机密” 捂着;而如果您就是不公布这个极其关键的证据,那么,至少请您在表述所谓“公正”,“真相”此类庄严词汇之时,不要那么言之凿凿。

责任编辑: 王笃若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08/1022/107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