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事 > 奇闻趣事 > 正文

为什么上厕所方便又称为“解手”?

“解手”一词在古籍中有许多记载,如《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一》∶“何道就乘此机会,走到女墙边,月亮去处,假意解手。”及《红楼梦.第二十八回》:“少刻,宝玉出席解手,蒋玉菡便随了出来。”另有《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叙了些寒温,魏生起身去解手。”……等,句中的解手,都是排泄大小便的意思。那么,为什么上厕所方便又称为“解手”呢?

在古代,好朋友相逢时高兴的“把手”,即握手之意。分手或离别就叫“解手”,如唐朝韩愈《祭河南张员外文》:“两都相望,于别何有,解手背面,遂十一年。君出我入,如相避然,生阔死休,吞不复宣。”或宋朝范成大《送周直夫教授归永嘉》诗:“知心海内向来少,解手天涯良独难。”不过到了明朝,这种充满深厚情谊的用词,有了另一种用法。
元朝虽然统治中国只有八十几年,但带给中原百姓的灾难是其它朝代无法可比。元末明初,战乱不断,天灾接踵而至,百姓非亡即逃,造成人口大量流失,各地十室九空,土地荒芜。到了明初,有许多省份都出现地狭人稠、地广人稀的现象,因此明太祖、成祖曾多次下令移民垦荒,把人口稠密地区的人民,移居人口稀少的地区。

在《汉书?卷九?元帝纪》上载∶“ 安土重迁,黎民之性。”意思是,百姓都有安土重迁的习性。安土重迁是指久居故土,滋生感情不肯轻易迁居异地之意。又《东周列国志?第七十八回》:“自古道:‘安土重迁。’说了离乡背井,那一个不怕的?”所以,谁都不愿意离开自己的家乡,移居陌生的地方。当时山西洪洞、临汾等地百姓,要迁往河南、河北、山东、陕西等地。每次迁徙,上万户人口,携家带眷,含泪挥别故乡,也因此,有些人不想离开,就会找机会逃走。

负责押解的官吏,为防止百姓脱逃,于是用一根长绳栓住每个人的一只手,几十个人连成一串,鱼贯而行。迁移旅程遥远,途中百姓要大小便时,就必须请求押解官吏,解开手上捆绑的绳索。时间久了,百姓如果有需要,就会简单的呼喊∶“解手!”渐渐的解手就成为上厕所方便的代称了。

责任编辑: 陈柏圣  来源:大纪元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08/1116/110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