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中国经济 > 正文

中共四部委出洞 严控外资撤离

 

四部委出新规:如果外资非正常撤离中方将跨国追责

商务部、外交部、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印发《外资非正常撤离中国相关利益方跨国追究与诉讼工作指引》

  如果外资非正常撤离中国,中方将跨国追究并诉讼,坚决维护中方相关利益方的合法权益。

  12月1日拍摄的东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合肥分行自动取款区。

当日,东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合肥分行正式开业,成为首家进入合肥市的外资银行。新华社发(马启兵 摄)

  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出现少数外商投资企业非正常撤离的现象,给中方相关利益方带来严重经济损失,亦对我国的双边经贸往来和地方社会稳定造成一定消极影响。但从今以后,此类事件有望大幅减少,相关问题有望妥善解决,相关消极影响也有望进一步消除。日前,商务部、外交部、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印发《外资非正常撤离中国相关利益方跨国追究与诉讼工作指引》,正式将针对外资抽逃之“追责”上升到国家高度。

  …… ……

  对于极少数恶意逃避欠缴,税额巨大,涉嫌犯罪的嫌疑人员,《指引》严正表明,“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在立案后,可视具体案情通过条约规定的中央机关或外交渠道向犯罪嫌疑人逃往国提出引渡请求或刑事诉讼移转请求,以最大程度地确保犯罪嫌疑人受到法律追究。”

  资料图片:作为一家影响巨大的跨国银行,巴克莱更看重的是对新华信托的控股权。

  新闻观察:

  在华外商是否大规模撤离?减资现象的真正原因何在?跨国公司对华投资走向有没有明显变化——

  ■外资减资各有原因 未出现大规模撤离

  部分外企减资撤资,原因不一。近两年有关政策调整较密集,其叠加效应导致企业投资和经营成本快速上升,包括人民币升值、两税合一、出口退税率下调和《劳动合同法》实施等;因土地制约,企业用地需求难以得到满足;一些外企因自身投资计划调整或经营亏损,无法履行出资义务或维持经营活动。

  ■跨国公司在华盈利 对华投资不减反增

  当金融海啸对实体经济的影响逐步加深,许多非金融类跨国公司在华业务不仅没有萎缩,而且还有相当大的增长。对跨国公司来说,在其全球经营业绩滑落之时,中国成为他们的避风港,在华销售收入的增长和盈利成为一些跨国公司全球业务亮点,中国欧盟商会近期对会员进行了商业信心调查,多数在华欧盟企业坦承他们比去年实现了更高的利润率。

  ■扩大内需又创良机 外资企业也需支持

  专家认为,非常时期,对利用外资政策有必要适当调整,何况中国引资的竞争优势正受到周边国家挑战。提高引资的质量和水平应以稳定投资规模为前提,更好地发挥跨国公司在抗危机、保增长中的作用。比如,进一步放宽外资审批权限,改善投资环境,提供更多便利;完善“招商引智”政策,鼓励外商投资高新技术和设立研发中心。

  新闻视点:

  今后法国兴业银行还将陆续在广州、上海两地开办零售业务,明年更会将业务拓展至天津、武汉等地,预计未来五年内,法国兴业银行将在中国市场开设大约50个营业网点。此间分析人士认为,在当前金融危机蔓延的情况下,外资银行仍然积极布局中国市场,显示外资金融机构对中国市场发展的信心。

  最近,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我国决定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确定了今后2年多间约4万亿元的投资安排,各地也相继公布了投资计划。可以想见,这一历史罕见的大规模投资,在拉动经济增长、推动结构调整的同时,将促使中国经济发展出现四个可喜的变化。

  国际金融危机是引进外资、吸纳海外优秀人才的重大机遇。世界经济加速下滑中,我国经济仍然是一大亮点,一些跨国企业、高端人才把我国市场看作“避风港”,发展重心进一步向我国倾斜,为我国吸引外资和海外高端人才提供了新机遇。

  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来看,与投资和出口相比,消费才是最终需求,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长期动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般应为80%左右。而在中国,不剔除物价因素,目前消费对经济的贡献率还不到40%。我国扩大消费仍有空间。

  2008年12月8日 这个冬天纽约的圣诞打折季

  12月7日,在美国纽约繁华的第五大道上,人们从一家即将清铺关张的店铺前经过。受金融危机影响,今年圣诞节前打折季的生意不太好做。据美官方数字,仅11月就有50万人失业。 新华社/路透

  新闻延伸:

  当2009年的脚步声越来越近的时候,饱受金融危机蹂躏的全球经济仍在痛苦中挣扎。2009,全球经济能否迎来新的曙光?

  ■最黑暗的时期是否已经过去?

  2007年夏,美国次贷危机全面爆发。此后,危机持续发展,导致大批美欧金融机构陷入困境甚至破产,最终在2008年9月升级为一场全面的金融危机。在这场金融风暴中,美欧的主要金融机构遭到严重冲击、损失惊人,全球主要金融市场持续动荡,信贷紧缩严重。

  ■美国:明年下半年有望复苏?

  此次美国经济衰退将持续多长时间是大家非常关注的,尽管全国经济研究局拒绝预测此次衰退可能持续的时间,但从目前经济走势看,美国经济在今年第四季度和明年第一季度将持续收缩。

  (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 柳奇 )

  商务部、外交部、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印发《外资非正常撤离中国相关利益方跨国追究与诉讼工作指引》

  如果外资非正常撤离中国,中方将跨国追究并诉讼,坚决维护中方相关利益方的合法权益。

  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出现少数外商投资企业非正常撤离的现象,给中方相关利益方带来严重经济损失,亦对我国的双边经贸往来和地方社会稳定造成一定消极影响。但从今以后,此类事件有望大幅减少,相关问题有望妥善解决,相关消极影响也有望进一步消除。日前,商务部、外交部、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印发《外资非正常撤离中国相关利益方跨国追究与诉讼工作指引》,正式将针对外资抽逃之“追责”上升到国家高度。

  据了解,我国已与许多国家缔结了《民商事司法协助条约》、《刑事司法协助条约》和《引渡条约》,这些条约为有效处理跨国民商事案件、打击刑事犯罪、追捕逃犯奠定了法律基础,也为处理外资非正常撤离导致的经济纠纷提供了必要的法律依据。

  《指引》明确提出,外资非正常撤离事件发生后,中方当事人要及时向有关司法主管部门(法院或侦查机关)申请民商事或刑事案件立案。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各主管部门可根据各自系统内工作程序及我国和相应国家签订的《民商事司法协助条约》或《刑事司法协助条约》,通过条约规定的中央机关在本国向外方提出司法协助请求。外方根据所缔约条约有义务向中方提供司法协助,例如向位于该国的诉讼当事人送达传票、起诉书等司法文书,调取相关证据,协助调查涉案人员和资金的下落,搜查扣押相关物品等。

  根据《指引》,不履行正常清算义务给债权人造成损失的,根据最高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二)》的最新规定,作为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股东和董事以及公司实际控制人的外国企业或个人仍应承担相应民事责任,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指引》规定,中方当事人提起的民事诉讼在我国法院胜诉后,如败诉的外国当事人在中国无可供执行的财产,胜诉方可依据中国和相应国家签订的《民商事司法协助条约》的相关规定或依据败诉方在国外的财产所在地的法律,请求外国有管辖权的法院承认和执行中国法院的生效判决、裁定。

  《指引》进一步表示,我国与外国缔结的《民商事司法协助条约》相互赋予了对方国民与本国国民同等的诉讼权利。中方债权人可据此在已缔约条约国家民事诉讼,有经济困难的我国公民在外诉讼,可根据所在国法律申请相应法律援助。

  对于极少数恶意逃避欠缴,税额巨大,涉嫌犯罪的嫌疑人员,《指引》严正表明,“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在立案后,可视具体案情通过条约规定的中央机关或外交渠道向犯罪嫌疑人逃往国提出引渡请求或刑事诉讼移转请求,以最大程度地确保犯罪嫌疑人受到法律追究。”

  商务部有关负责人指出,各地商务主管部门要充分利用与外事、司法行政、公安、法院等部门建立的联合工作机制,加强工作协调配合,根据《指引》做好跨国追究与诉讼相关工作,为中方相关利益人提供切实可行的司法救济与协助,追究逃逸者的法律责任,最大限度地挽回当事人的经济损失。


[稿源:证券日报]
[编辑:胡蓉平]

*******************************

11月份外贸6年来首次负增长 外资撤离推波助澜

全球金融海啸已明显冲击到中国实体经济,我国外贸11月出现2002年3月以来首次负增长。企业普遍反映,出口订单减少加上一些产品价格骤跌,是导致外贸额下降的原因。

  据海关统计,今年前11个月,我国外贸总值为23783.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20.9%。其中出口13171.6亿美元,增长19.3%;进口10612.1亿美元,增长22.8%。但11月份当月,我国进出口总额为1898.9亿美元,同比下降9%;其中出口1149.9亿美元,下降2.2%;进口749亿美元,下降17.9%。

7年来出口首次负增长

  我国上一次外贸负增长出现在2002年2月,为-5.8%。而出口负增长出现在2001年6月,为-0.6%。当时出口负增长是受IT泡沫破灭引发美国经济衰退拖累,但也仅仅是单月轻微负增长。

  进出口额的大幅跳水让有关方面颇感意外。此前有媒体报道称,海关总署上报数据的频率已经由以往的每10天一次调整为每天一次。不过,很多出口企业对于外贸数据缩水并不感到太意外,今年以来欧美等主要市场订单在逐渐减少,加上最近价格暴跌,这些都在11月的数据里体现出来。

  广州番禺创信鞋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振昌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谈到,现在,海外采购商不敢轻易下单而转向先销售之前的库存,不少出口企业订单都减少三成以上。此外,出口形势不好,也直接导致很多生产企业减少进口原材料,加上国际油价、重金属以及一些化工原材料等价格暴跌,进口数量减少与价格下降双重因素叠加导致目前进口额也大幅下降。

  自今年第二季度以来我国主要贸易伙伴经济不少已出现负增长,外部需求放缓拉低了11月的出口水平。国家物流信息中心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只有38.8,创下该指数设立以来的新低,新出口订单指数降幅巨大,比上月下降12.4个百分点。

  外资撤离推波助澜

  不过,有专家认为,金融危机对中国外贸额的冲击还不至于到大幅下降的程度。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昨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除了金融危机以及最近几个月国际原材料、能源等大宗商品价格大幅跳水因素外,也可能与资金外流有关系。

  “去年中国外贸额快速增长,与热钱大规模利用外贸这个渠道进入中国有关系。在一个比较高基数的情况下,中国外贸形势严峻加上热钱撤出脱水,多种因素叠加导致11月中国外贸额出现负增长。”梅新育说。

  梅新育分析认为,热钱撤出中国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人民币暂时结束升值转向贬值,汇率变化导致热钱撤出;另一方面是很多外国公司受金融危机影响出现资金周转困难或债务问题,急需从中国回调资金。

  为保住外贸平稳增长,继三次上调几千种商品的出口退税率、暂停加工贸易保证金实转为企业减压之后,国家在外汇管理方面的规定也开始有所松动,由以前为防止热钱进入转向方便企业进出口。

  中共政府网13日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到,在外汇管理方面,要大力推动贸易投资便利化。改进贸易收结汇与贸易活动真实性、一致性审核,便利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贸易融资。适当提高企业预收货款结汇比例,将一般企业预收货款结汇比例从10%提高到25%,对单笔金额较小的出口预收货款不纳入结汇额度管理。调整企业延期付款年度发生额规模,由原来不得超过企业上年度进口付汇额的10%提高为25%。

【作者:李溯婉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

外资撤离对中国楼市的影响
焦点昆明房地产网 km.focus.cn 2008年12月11日11:15 商业日报 张一鸣
■关注外资撤离中国楼市现象(二)

  出于对中国市场的良好预期,房地产领域的专业服务企业仲量联行近几年在中国内地的业务拓展速度非常快,中国内地已成为其全球战略布局的重点地区。华尔街金融危机发生后,仲量联行并没有收缩在华业务范围。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近日专访仲量联行中国区董事总经理郭汉凌,郭汉凌表示,仲量联行看好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长期发展前景,目前中国楼市出现的外资撤离现象不会成为普遍趋势。

  中国经济时报:长期以来,外资在中国房地产市场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郭汉凌:外资参与房地产市场在中国有很长的历史,从为国际制造企业提供工业设施,到投资创收资产或者在建项目,涉及范围很广。投资者最初主要关注于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城市的优质住宅和商业项目,不过近两年来国外投资者在成都、天津、沈阳、西安和深圳等城市与本地开发商建立了众多的合资企业。

  中国经济时报:进入2008年以来,多个一线城市都出现外资抛售持有物业的情况,这种迹象是否会在未来蔓延?

  郭汉凌:绝大部分的外资在进入某个市场时都有自己的市场战略,其中之一就是资金的退出战略,一些资金在市场中持有的时间较短(2-3年),另外一些资金持有的时间则相对较长(7-10年)。目前我们看到的是市场各种因素综合在一起的结果,很多优质房地产市场预计将在今后12-24个月达到峰值,外资退出战略与资金的持有时间密切相关。

  中国经济时报:华尔街金融危机对外资的退出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是否会加速外资退出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步伐?

  郭汉凌:国际金融动荡可能影响部分外资的退出战略,但绝大部分的外资在中国是理性投资,并且目前很多境外投资者仍将中国视为优于其它地方的投资市场,其资产应该不愁卖个好价钱。当然会有一些例外的情况,今后几年,如果建筑技术规范和租户预期发生显著变化,那些老化或者收益率低的资产可能被迫卖掉。但这不应被视为是国际信贷危机所带来的直接后果,而应视为市场正常的变化状况。

  中国经济时报:一旦出现外资大规模撤离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现象,将对楼市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您怎么衡量这种影响?

  郭汉凌:首先,所有投资商都拥有一套完整的资产退出机制,买家在投资时也是如此:房地产的流动性不及其它商品,不可能想抛售就马上抛售。其次,这些资产的优质性确保了它们的顺利交接。绝大部分的资产都出租给在中国长期投资的跨国企业,并且由专业公司对其进行管理,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其使用效率和使用寿命,此外这些资产绝大多数位于优质地段。

  我认为,外资撤离中国楼市可能会使业主对租户的争夺更加激烈,从而给物业租金以及资产价值带来更多的向下的压力,除此以外,我认为不会对中国楼市带来太大的影响。

  中国经济时报:华尔街金融风暴对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尤其是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有什么影响?

  郭汉凌:我们认为,整体的影响有限。由于各级政府目前都为所属地区的金融机构提供大力支持,这种影响将进一步受到限制。不过,各个城市之间由于外资参与楼市投资的情况不同,这种影响的程度也将各不相同。北京、广州和深圳楼市受到的影响可能相对较小,而上海楼市受到的影响可能相对稍微明显。不过,鉴于上海的经济持续增长,加之世博会日益临近,上海楼市应该很快得到恢复。

  中国经济时报:仲量联行对中国房地产市场未来的前景持什么样的观点?

  郭汉凌:我们坚信,由于中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基本面仍将长期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在过去的数年间,我们在中国的业务不断壮大,目前已在全国18个城市站稳了脚跟。与此同时,我们还开发了一些新的业务线,如专家工业地产服务和专业购物中心管理服务等。这些新开发的业务线在国内外房地产界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我们还将我们的企业视为最佳范例的引导者,并鼓励员工在管理我们的在华业务时恪尽职守。

  不过正如其它市场一样,市场发展总有周期性,中国市场也不例外。但是,科学完善的研究和分析将帮助开发商和投资商尽可能地预测市场动向,避免承担不必要的风险。

***************************************
人民币贬值或将加速外资撤离房地产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08-12-5

12月1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比前一交易日大跌了156点,达到6.8505元;而在国内现汇市场,人民币也报出1美元兑人民币6.8848元,以跌千分之五或449点的下限而宣布跌停。12月2日人民币继续大跌,兑美元中间价为人民币6.8527元。

一些地产专业人士表示,这或将成为人民币贬值的信号,同时也意味着外资对投资的内地房产的回报预期进一步走低,甚至有可能加速其撤离的步伐。

人民币或将持续贬值

在11月的第二周,央行行长周小川就曾透露不排除人民币贬值的可能,此番中间价156个点的下跌,被很多人视为人民币或将贬值的信号。

地产人士陈真诚表示,人民币贬值,一方面可能会意味着国内的通货膨胀继续回升,在经济下降乃至停滞的时期,或促使央行再行改变货币政策。另一方面,人民币对外贬值,意味着外资投入中国市场尤其以人民币计价的不动产市场的投资回报预期可能将进一步走低。这样,就可能降低外国投资者调低对投资中国房地产市场回报价值的估值,尤其改变一些投资银行、媒体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潜力评价之舆论,进一步促使国内投资者看低房地产投资回报预期而继续观望或远离房地产市场。

不过,世邦魏理仕广州分公司投资部副董事严思慧则表示,12月1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大幅回落,主要原因是当日北美早盘受欧洲、澳洲等地区市场疲弱的经济基本面、以及本周新西兰联储、澳洲联储、欧洲央行和英国央行等多个国家和经济体将相继公布利率决议,市场预期降息空间将会加大,短期内对美元会构成利好这一背景下,致使美元走强,人民币对美元出现了大幅回落。这次人民币贬值是否就是人民币进入贬值周期的信号,仍值得商榷,因为保持汇率稳定,才会对中国经济发展有利,汇率大幅贬值是双刃剑,一来除非是大幅贬值,否则在境外需求疲弱的现状下,对增加出口无作用;其次,会引起与贸易伙伴的关系紧张;还有,就是会打击市场对人民币的信心。

去年中国CPI急升,房价高涨,本身就意味着人民币在贬值,但对外人民币却不断地升值,这是一个货币对内价值和对外价值背道而驰的现象,也造成了房地产过热的现象,当时国内即使是没钱的人也希望贷款买楼以求货币保值,国外的热钱则通过投资来获取更高利润的投资回报。假若房价持续走低,而人民币汇率又持续贬值,对于国内的投资者而言,投资房地产反而是令货币保值的投资方法。

外资不再“净流入”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外资对于中国楼市已经不再是“净流入”,部分大鳄的退出意图十分坚决。自去年以来,麦格理、花旗、高盛等投行分别出售了其在上海的大型办公物业,摩根士丹利也开始将旗下地产投资变现。高盛证券近期甚至预测,料明年底前一、二手楼价跌幅将达到20%至35%.

广州寒桐投资顾问公司总经理韩世同表示,自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已累计升值19.25%,赌人民币升值的外资已获利不菲,当前在房价下跌和贬值预期下,或将会加快撤离内地房地产市场的速度。

但也有业内人士王泽金认为,人民币贬值虽然可能会促使某些热钱提前离开中国,但对真正要长期投资的外资而言,则更显得有吸引力。

外资依然青睐广州商业物业

严思慧也持有这种观点。她表示今年上半年,虽然已经有不少外资公司抛售在广州的写字楼物业,国内房地产降温是一个原因,与广州未来写字楼物业供应量大也有直接的关系,但与此同时也有外资希望趁低吸纳一些优质的商业物业或优质的住宅用地,因为广州商业物业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而优质地段住宅的刚性需求仍然很大。人民币除非是大幅贬值,否则基于中国稳定、并且领先于其他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庞大的内部需求市场,小幅度的贬值,对外资投资国内房地产的影响不会很大,人民币从下半年至今才升值了一点点,外资要撤离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早也采取行动了,撤离不了的,还是无法撤离。而本次罕见的单日贬值幅度,中国人民银行相关人士已表明,央行会在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的基础上继续进行汇率改革,12月1日人民币汇价的跌幅没有超出范围。

外资注重稳定低风险回报

对于外资投资国内地产最看重的因素,严思慧认为主要有:稳定低风险的投资回报率,单一的产权,物业具有发展前景,以及物业的项目公司是否已具有资金结汇的渠道。若人民币持续升值,投资者更多将其视之为“BONUS(额外红利)”,如果红利过多,当然会形成投资过热,炒风盛行。而只要投资物业的所在国政治、经济、汇率稳定,投资者都会选择在此投资,反之,就会撤离。

另外,中国对外资投资房地产的审批手续非常严格,目前外资要进入中国房地产市场并不容易,审批时间较长;而要退出,房地产的变现能力也不如股票、证券等容易,因此除非有人民币持续贬值迹象,否则房地产投资即使是再短期行为,也无法以月或一年计算,无法对汇率的短期变动作出敏感的反应

*********************************************

数量骤减 下半年上海物业大宗收购嘎然而止

焦点房地产网 house.focus.cn 2008年12月05日10:52 上海商报 徐健
 
今年上海房地产市场中,商用物业的大宗买卖案数不及去年多,但因为李嘉(李嘉博客,李嘉新闻,李嘉说吧)诚44亿元抛售世纪商贸等巨额大单的影响,成交总金额却与上一年度相差不多。戴德梁行投资部董事叶建成介绍,今年上海房地产投资市场总成交额在130亿元,与2007年基本持平。

  记者整理今年各大物业并购案的结果发现,今年大宗整购买卖基本上集中在上半年,下半年的金融危机对投资市场造成了较大的冲击,成交量几乎为零。一位分析人士指出,不少大宗整购在下半年遭遇搁浅,“如果没受到国际金融环境的影响,今年上海大宗收购金额翻番都有可能。”

  上半年:酒店公寓最热门

  酒店公寓尚活跃

  记者在整理资料时发现,今年上半年,上海市中心大宗交易频繁,2-6月,几乎每月都能有两笔以上的大宗交易。

  尽管全球经济状况不佳,但外资对上海优质房地产项目仍兴趣不减,尤其是对服务式公寓项目,更是欲得之而后快。外资对部分优质物业的收购意向强烈,有效支撑了上海高端住宅的价格水平,且租金维持上升。上半年,市中心酒店公寓占到了交易比数近五成——约11笔交易中,有5笔都涉及有酒店公寓。较知名的个案要属1月份成交的华山夏都、2月份成交的翠湖天地(查看地图)御苑18号以及济南路8号(查看地图)。不过,当时仲量联行等多家研究机构第一季度研究报告均显示,由于未来上海服务式公寓供应量大增以及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影响,服务式公寓租金存在下行压力。

  第二季度时,写字楼和零售物业的成交开始崭露头角,尤其是5月份时,华人首富李嘉诚44亿元成功出售长乐路的世纪商贸广场,把今年上半年上海房地产投资市场推向了高潮。这项整购的单价高达4.51万元/平方米,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已经“扼到了喉咙口”的天价——假设亚太置地预期的年租回报为8%,其100%满租的租金单价要达到约10元/平方米/天的水平(目前其现状租金已经达到此等水平,但以整栋而言,难以维持100%的满租状况)。与此同时,李嘉诚“跑路”后,业界开始纷纷揣测上海房地产市场或会走“下坡路”。6月份,沪上各大媒体关于李嘉诚“抛盘”、“出货”以及由此推断出其“看淡后市”的报道不绝于耳。

  此后的上海房地产投资市场开始放缓,就连备受关注的黑石收购长寿商业广场一案,也从今年6月开始浮出水面,直到10月份才尘埃落定,最终的实际成交价格还折让了近6000万元。

  下半年:成交势头嘎然而止

  叫卖大增

  今年下半年以来,上海楼市整购交易进入胶着期。进入下半年,随着对央行收紧银根的预期加重,一股抛盘风潮开始在上海物业并购市场涌动——西藏路的佳成商厦,北外滩的耀江国际广场(查看地图),松江开元地中海(查看地图)商业广场,周正毅的得意之作——外滩街道183街坊地块项目——兴力浦大厦,屡次被拍卖的九江路酒店工程项目——新新商厦,以及金丰投资计划改造成五星级酒店的凤阳路601号项目——静安豪生大酒店等市中心顶级地段的商业项目的资料,都可以从叫卖项目的掮客手中获得。当时,就连烂尾多年,位于黄河路、南京西路的鸿祥大厦也都传出了抛盘消息。

  分析人士指出,银根紧缩预期加剧,但大多数内地开发企业的资金周转在较大程度上只能依赖于新建住宅项目的销售。对于商业项目来说,无法轻易散售,长期持有则需要大量资金支持。一般来说,新建的持有型商业项目在未来的两年内,相当部分商业体需要大量的租户结构调整。这类项目,估计租金回报不会太高,主要是亏本支撑,需要不断有资金注入。由于商业地产开发的投资回收周期长,在资金压力加大的背景下,一些企业较为保守的做法就是整盘叫卖。

  接盘寥寥

  下半年初始,就有如此多的项目在市场上叫卖,但接盘者却少之又少。戴德梁行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高档服务式公寓租赁在去年相当火爆,但是今年下半年遭受国际金融环境影响较大,诸多项目开始出售,但整购行情并不乐观;写字楼则在金融海啸的波及下,受压于空置率上升和租金下调的双重影响,收购也难活跃。值得一提的是,受国际金融环境影响,被延迟或暂停收购计划的项目也不在少数。

  其中,最扑朔迷离的要属有关“莘庄仲盛商城45亿易主黑石”的消息。该消息最早由香港媒体披露,随后黑石又否认了这一传闻,至今仍未有下文。而万泰大厦的整体收购一事也已不了了之。今年3月,中华企业(600675)曾经发布公告称,以8.7亿元的代价将万泰大厦整体转让给上海工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然而,7个月后,记者在上海网上房地产看到万泰大厦的预售公示,开发商仍然为“中华企业”,共计55套房源,参考价35000元/平方米。很明显,半年前的这宗中华企业与上海工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之间的整栋商业楼宇转让交易未能成功,因此,中华企业不得不将万泰大厦公开分割销售。

  后市展望

  外资抽逃不易

  上海房地产市场整购大戏自2007年大规模上演,在2008年第一季度成就了惯性延续,并在随后的国际金融环境影响下告一段落。期间,外资扮演了绝对主力的角色。有市场人士认为,若不考虑国际金融环境的影响,今年的收购金额还会再上一档次。也有市场人士担忧,一旦外资撤离,上海房地产投资市场将会面临重大挑战。

  据此,戴德梁行投资部董事叶建成介绍,今年至今成交的大宗交易中,“外转外”的比例确实达到八成。但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上海房地产投资市场成交就不再活跃。“由于市场处于胶着状态,近期没有整购案成交,成交价也就没有大幅度的变化。”叶建成指出,目前市场流通性不强,外资大业主并不愿意在此时亏损出售物业,因此总体看来外资在上海房地产市场停止放售。此外,由于相关政策规定外资投资项目必须由其他外资接手,在没有流通性的环境中,外资也无法撤离。

  “这样的市场将要历经更长的休整期。”叶建成预计,在接下来的上海房地产投资市场上,商业地产、购物中心将会受到更多关注。仲量联行方面则指出,除了商业地产,工业地产也是目前受到关注的热点之一,符合国际标准的仓储设施从现有市场中脱颖而出。

  不过,在交易环节方面,叶建成认为,业主在银根紧缩的大环境中更需注重融资结构的安排,不要让交易因为融资结构不完善而无法发生。

  “我经常看到好的物业、好的价格,最后交易却没有完成,这是因为交易中卖方忽略了融资的安排。”叶建成说,“此前黑石的交易之所以能完成,最大的吸引力是有好的债权结构,所以业主要更多关注融资结构的安排。”

  私人投资增多

  值得一提的是,戴德梁行指出,在本轮金融海啸之后,上海大型物业买卖市场中,“私人投资者”将会增多。叶建成指出,所谓“私人投资者”,以来自新加坡和我国香港、台湾的投资者居多,这些投资者的企业几乎没有其他的股东,资金支配的自主性很强。“部分企业老板希望将手头多余的资金用于‘抄底’房地产,来分散企业单一经营的风险。”

  可以看到,市场下调将会带来一些新的机会。一些业主会由于资金问题而抛售手上的项目,因此一些好的投资物业将会在市场上出现。叶建成认为,在这一波危机中,会有一些业主考虑出售物业,希望能在“抄底”的投资者身上找到机会。“但是,‘私人投资者’对价格相当敏感。”他表示,资产价格的适当调整能够引起“私人投资者”及基金的兴趣。“成交价格如果有所下调,幅度在10%-15%比较合理。”

  并购案例集锦

  ●Chateau Pinnacle Block C华山夏都:今年9月,高富诺集团(Grosvenor)在上海宣布,其在今年1月与德国SEB基金联手收购的华山夏都苑(查看地图)C幢(双方各占50%股份)已经更名为Belgravia Place at Hua Shan Park,并推向上海高端公寓的租赁市场。据了解,位于上海徐汇区华山公园旁的Belgravia Place高32层,共有120套222-250平方米的住宅单元及6套324至556平方米的复式阁楼。

  ●Shama Luxe(Lakeville Regency Block 18):曾在2006年被拥有美资背景的基汇资本(gateway capital)收购的翠湖天地御苑18号,在被“改装”成顶级酒店式公寓之后,在今年2月转手于韩国未来资产(mirae asset)。

  据知情人士透露,当初曾以6亿元总价购入的18号楼,最新一次的转让总价高达9亿元。粗略计算,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该栋物业的市场价格竟上涨了50%。而深谙资本运作之道的外国投资基金在这一次“吐纳”之间,已是赚得盆满钵满。

  ●No. 8 Ji'nan Road济南路8号:今年2月,凯雷集团(Carlyle Group)收购新天地核心位置的济南路8号“西苑”,总面积为39814平方米,均价约人民币50000元/平方米,总交易金额达19.907亿元。作为此笔交易的卖方,印尼三林集团2年前整体收购该项目时的代价为1亿美元,此番转手作价近20亿元人民币,吞吐之间的利润之巨让人不得不感叹其生财有道。

  ●The Centre世纪商贸广场:5月16日晚上,李嘉诚旗下的和记港陆(0715.HK)在香港发布公告,以现金代价相当于44.38亿元人民币的美元,将长乐路989号的世纪商贸广场出售给“Asia Pacific Land Limited”(亚太置地)的联属公司——“HawKwind Investments Limited”,一举创下了上海甲级写字楼单体项目整购历史上的最高总价纪录。

  ●Changshao Mall长寿商业广场:今年6月15日晚上,卓越金融(0727.HK)在香港发布公告,以人民币10.17亿元的总代价,将长寿商业广场90%权益出售给黑石。10月,黑石收购长寿商业广场的交易终于尘埃落定——卓越金融发布公告称,黑石集团最终以5.367亿元人民币获得这一项目95%的股权。与此同时,黑石还将偿还项目贷款本金的95%——4.1325亿元。也就是说,黑石此次收购长寿商业广场的总代价约为9.5亿元。可以看出,此次最新收购方案中,卓越金融确实在价格上作出了相当大的让步。

  ●Ivy Building长春藤运通大厦:今年8月,华丽家族(600503,SH)发布公告称,已获批向注册在巴巴多斯的荷兰基金COFIIISRL转让天津地福商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100%的股权。“天津地福”是今年6月刚成立的新公司,旗下唯一资产是位于上海南京西路818号长春藤运通大厦的20661.36平方米的商业用房,及配套的54个车位。

  ●Fuxi Mansion福禧大厦:一年半以前,中华企业(600675)以3.2亿元的总价收购了位于浦东张杨路的福禧大厦。今年8月,中华企业又以4.6亿元的总价将其整体出售给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大飞机公司),一进一出之间,中华企业获得了1.4亿元的投资收益。按照总建筑面积来估算,这次,中华企业售出福禧大厦的楼板价达到33446元/平方米,这一价格或许与陆家嘴的出售型写字楼行情并不相符,但就整体出售而言,每平方米3万多元的楼板价并不低。 

********************************

外资撤离航空动力 外方股东退出

2008年12月18日 11:00     天府早报

早报讯 (记者 章瑶)昨(17)日,航空动力(600893行情,爱股,主力动向)宣布,公司外方股东将转让全部股权。昨日航空动力上涨5.87%,收盘报10.83元。该公司昨日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西安维德风电设备有限公司之外方股东德国诺德巴克─杜尔公司,将其持有的40%的股权转让给西航集团所属的西安西航集团航空航天地面设备有限公司,该股权转让事宜已经于12月11日办理完审批和相关的工商登记手续。

****************************

市场判断有别 外资撤离大陆风电产业
2008年12月18日 08:10全景网-证券时报 】 【打印

又一家外资股东撤离国内风电产业。德国杜尔公司从航空动力[11.24 -2.01%](600893)撤离风电投资再度引起市场关注。

西安维德风电设备有限公司是国家发改委“乘风计划”的两家企业之一,承担着改变国内大型风力发电机依赖进口的重任,由航空动力和德国杜尔公司合资组建,此次杜尔公司的突然撤离让人感到疑虑。

航空动力董秘赵越对记者表示,“一方面,双方前期的合作期限已到;另一方面,主要是由于双方对未来市场的看法出现了分歧,公司方面认为2兆瓦级设备应该是未来市场的主流,但杜尔公司认为1.5兆瓦级的产品更有市场。杜尔公司坚持它的观点也可以理解,因为它目前也只有1.5兆瓦技术水平,如果维德要上2兆瓦的项目,就意味着需要引进第三方合作者,这势必会影响到杜尔公司在现有合作模式下的利益,因此,杜尔公司也就选择了退出。”

据悉,在西安维德公司成立之初,相关部门就希望西安维德在引进德国大型风力发电机制造技术的基础上,主要生产和销售大型风力发电机及相关零部件,改变国内大型风力发电机依赖进口的局面,使我国的风电事业进入国际先进行列。但截至目前,西安维德研究出的主力风力发电机也只有600KW,与成立初衷尚存差距。

一位不愿具名的研究员对记者表示,西安维德在吸收和消化德国大型风力发电制造技术的能力上有限,尽管双方已经合作了十多年,但是依旧只能研发出千瓦级的设备,与目前市场上主流的兆瓦级发电设备相差甚远。随着以金风科技[24.59 1.95%]为代表的国内其他风电企业在兆瓦级风电领域的快速发展,西安维德的市场空间受到了限制,外资方退出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事实上,由于目前国内风电市场更钟情于兆瓦级机组,因此,西安维德小功率的风电设备近年来的发展也确实不尽人意。今年上半年,西安维德的收益为-81.22万元,去年为-36.66万元。拙劣的成绩似乎与这个热门行业不相匹配。

据悉,在目前国内风电领域,尽管千瓦级的机组仍旧占据着主导地位,但兆瓦级风电设备是市场发展方向。以金风科技为例,该公司目前750KW的机组虽然占据主营业务的69.43%,但1.5MW的产品也占据公司20.5%营业收入,但该公司已经成功实现由750KW到1.5MW风电机组的转变,未来1.5MW级以上的永磁直驱风机产销比重将逐步加大。在2.0MW型号上,湘电股份[8.34 3.60%]也于去年年底研发成功,并在今年已有小量订单。

“由于目前国内零部件制造厂商在关键部件的质量上仍存在严重问题,因此在发展兆瓦级高功率的机组时,都选择与外资合作。航空动力与杜尔公司合作了数十年,但到目前为止只掌握研发600KW机组的技术,航空动力凭现在的实力上2兆瓦级的项目谈和容易。”上述研究员笑称。

根据公告,此次受让方为西航集团航空航天地面设备有限公司,但该公司为航空航天领域的企业,如果航空动力想在风电领域实现产品升级,发展2兆瓦级的风电设备,那么其引进新的战略投资者就可以预见。

*********************************

外资撤离国内风电业 金风科技等受影响(附股)

鞍钢股份拟发行100亿元公司债

  鞍钢股份今日
公告称,为抓住市场机遇,满足公司发展过程中的中长期资金需求,公司拟在境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人民币100亿元。债券期限分为5年期公司债券和10年期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拟用于偿还贷款,调整债务结构,补充流动资金。

  航空动力风电子公司外方股东退出

  外资股东继续撤离国内风电
行业。继金风科技(002202)和湘电股份(600416)宣布外资股东转让合资风电公司股权后,航空动力今日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西安维德风电设备有限公司之外方股东德国诺德巴克-杜尔公司,将其持有的全部维德公司的股权(40%)转让给西航集团所属的西安西航集团航空航天地面设备有限公司,该股权转让事宜已经于2008年12月11日办理完毕西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审批和相关的工商登记手续。

  上述股权变更完成后,维德公司变更为内资企业,股东和股权比例变更为本公司持有60%的股权不变,西航集团所属的西安西航集团航空航天地面设备有限公司持有40%的股权,主营业务不变。

  金钼股份完成汝阳公司股权收购

  本报讯 12月16日,金钼股份按照约定向控股股东金堆城钼业集团有限公司支付了收购金堆城钼业汝阳有限责任公司65%股权转让全部剩余价款约3.2亿元。至此,作为公司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之一的“收购汝阳公司股权”项目已全面完成。汝阳公司于11月24日完成了股东变更工商登记手续,其股东变更为金钼股份及河南省华美有限公司。

  交运股份收购控股股东部分资产

  本报讯 日前,交运股份子公司上海交运巴士客运(集团)有限公司与控股股东上海交运(集团)公司达成股权转让协议。交运巴士将从上海交运处收购上海南站长途客运有限公司35%股权,根据南站长途评估净资产约1亿元计算,上述股权的交易金额预计为3525.08万元左右。此次交易完成后,交运巴士将合计持有南站长途50%的股权。

  同时,交运股份还决定将所持上海交运锦湖客运有限公司51%股权转让给交运巴士。另外,交运股份将公司所持有的巨田投资有限责任公司17.51%股权以不低于巨田投资2008年9月30日净资产评估值的相应股权价值对外实施转让。 

****************************

责任编辑: 郑浩中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08/1220/114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