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钩沉 > 正文

杨六郎修筑地下长城 在河北永清出现

 

有关杨家将的民间传说让古战道多了几分悲壮色彩。杨业,又名继业,北宋名将,战殁后,宋太宗追赠其为太尉中书令,世称杨老令公。

史载,北宋曾与契丹族建立的辽国、女真族建立的金国前后作战200年之久。当时,在无险可据的华北平原,兵员羸弱的宋军是如何与北方游牧民族的铁骑对峙200年的?随着地道的发现,世人终于渐渐明白当年的秘密。

1948年夏,永清大水。县城西南12公里处的瓦屋辛庄村村民正忙于躲避洪水,忽听一声巨响,就见洪水朝村西北方向流去,瞬间即退去。随后,村民在村西北角发现了一个偌大的洞口。"地洞!"人们惊呼。而这发现洞口的地方相传曾是黄河道台刘谏的府第,传说这地下埋藏着18坛银元宝。新中国建立初期,村民在寻宝中意外发现地道。"文革"时期,瓦屋辛庄村村民顺着当年洪水流入的洞口挖掘出了个能藏二三十人的拱型洞,有一人多高,50多米长,宽两米,顶部和两旁都用青砖砌成。

1951年,永清县城南关村有户开饭铺的人家地面突然塌陷,露出个洞口,吃惊的店主用木板盖住洞口,不敢下去看个究竟,县里的公安人员闻讯带着枪和手电筒下去察看,发现地道面积约有150平方米,洞的四壁有10多个小门,每个门连着一条道,洞内有屋,屋里有炕,炕上有灯台,有的还有未燃尽的蜡烛。

而在同一时期,在雄县和霸州等地,均清理发掘出了各种类似的地道。这些深藏于地下、曲折幽深的地道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 

惊人的考古发现

1989年,永清县请来了20多位考古学家和史学家,举行了一次"永清县古战道考察及学术研讨会"。通过为期4个月的考证,专家们宣告了一个震惊世人的发现:永清地下古战道为北宋初年所建的用于"宋拒辽侵"的防御性军事工程,与长城的战争功能相同,并正式命名为"古战道"。 

在民间,古战道相传为杨家将所造,有关的传说数不胜数。当地人传说,杨六郎镇守三关,辽兵死守永清县城以北地界,因此,杨六郎修建地道,"藏兵"于洞,和辽军作战。还有人说,永清南关是古战道的最北端,洞口就设在奶奶庙的玉皇阁,平时庙里的和尚就在阁上侦察敌情,一旦发现敌情,立即通过战道把情报传到三关......

虽是传说,却也与某些记载不谋而合。据明嘉靖26年(公元1547年)编的《霸州志》记载:"引马洞,为杨延昭所治,始自州城中,通雄县,每遇虏至,必以出师。" 

有关杨家将的民间传说让古战道多了几分悲壮色彩。杨业,又名继业,北宋名将,战殁后,宋太宗追赠其为太尉中书令,世称杨老令公。公元980年,契丹皇帝耶律贤亲率骑兵十万来攻雁门,杨继业奉命御敌。因其英勇善战,精忠报国,时人称其"杨无敌"。后因孤立无援为辽兵所虏,绝食而死。辽人敬其英烈,于北古口修建"杨无敌祠"。杨延昭为杨继业之子,也骁勇善战,在抗辽战争中屡见奇勋。杨延昭的抗辽活动主要在三关一带,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杨六郎把守三关口"。 

地道的现况 

永清县的古战道分布较广,涉及6个乡镇、11个村街,结构复杂,延伸长,类型多,洞体由规格与质量统一的青砖构筑而成,应为经过精心规划设计,统一组织领导施工而建造。古战道呈立体布局,深及地下1到5米,环环相绕,彼此勾连,哪怕独成一体的小洞也分深、中、浅三层。洞内则高矮各异,宽窄不一,延伸曲折,走向不定,既有宽大的藏兵洞,又有窄小的迷魂洞、迷障巷道等军事专用设施。同时,还备有通气孔、放灯台、蓄水缸、土炕等生活设施。功能上则分为利于运兵的"引马洞"、利于隐蔽的"藏兵洞"和利于渗入敌阵的"瞭敌洞"等。据了解,永清境内方圆300平方公里地下,都筑有这样结构繁琐、布局严密的战道,难怪文物鉴定专家史树青先生把它与万里长城相提并论,称之为"地平上下两奇观"。 

若想看古战道,最好的去处便是县城西南方向的瓦屋辛庄村,这里地道规模最大,地道穹顶穹门,高约1.5米,宽约0.5米,洞中线路相当曲折,其中有囤粮之处,有聚兵之处,从出口到入口,循行一遍需十几分钟。沿着洞口拾级而下,一个个涵洞依次呈现出来。一律是青砖起碹、狭长幽深,普通人只能弯腰、屈膝、缩着脖子,勉强在巷道里穿过。窄,也有节奏,一会儿迎来一道岔口,偶尔又闪出一处掩体,上上下下,往返迂回。置身于这沉睡千年的幽幽古战道,那千年前的万马奔腾声犹在耳畔,而将士们浴血奋战的身影几近可触。

责任编辑: zhongkang  来源:新三才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09/0412/1259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