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军政 > 正文

李鸿忠的后续故事没编圆 国新办消音诡异失效

拒绝道歉继续说谎的李鸿忠
湖北省长李鸿忠

3月7日,在中国的年度人大会上,当一名女记者刘杰问及关于邓玉娇等敏感话题时,湖北省长李鸿忠先是一把抢过女记者的录音笔,又质问这名女记者,还语带威胁说要找他们的社长。

此事在中文互联网上成了热门话题,很多网友,尤其是媒体人纷纷要求李鸿忠道歉甚至下台负责。吊诡的是,虽然湖北省官方几经努力,由国新办网络局出面删除了大量报道和帖文,此事仍没有被完全“消声”。

3月11日,广东的《新快报》刊发了对李鸿忠的采访,他辩称此事是“误会”,并坚持不会道歉。李鸿忠的种种说法非没有如他希望的撇清干系,反而谎话越编越不圆。

此事更加发酵,传统媒体上虽然鲜见,互联网上却是一边倒的骂声,俨然成为2010年两会期间的第一丑闻。

在接受《新快报》采访时,经过几天酝酿的李鸿忠理清了头绪,试图给公众一个解释。

3月7日早上,一大群记者围住湖北省长李鸿忠,《京华时报》的刘杰问到了关于邓玉娇的问题。

李鸿忠这样描述当时的情形。他说:“我请教她‘您是哪个新闻单位的’,她说她是《人民日报》的。我就又问她:“你是《人民日报》的吗?”她就支支吾吾没再答了。”

李鸿忠说,“担心她是不是其他单位的,不是记者,就把录音笔拿去看看了,看看是什么内容。”

事实上,《京华时报》是人民日报社下属的一份市场化的都市报。在中国,由于党报的优越政治地位,作为市场化媒体的子报由于担心采访被拒绝,经常会报上母报的名义进行采访。这不规范,却是相当普遍的现象。

《新京报》的一名编辑说,很多记者,当遇到李鸿忠周继红等大人物的反诘时,往往都报母报的名,比如《京华时报》的会说自己是《人民日报》的,《新京报》的会说自己是《光明日报》的。我明白这有出于自保的无奈,不过多少也有点自甘下贱,考虑到母报与子报的关系,准确地说这该叫“自甘上贱”。

但根据李鸿忠的暗示,这名女记者身份可疑,因此,抢夺她的录音笔是有理由的。李鸿忠的这一说法并不是第一次。

事件发生的第二天,李鸿忠抵达人民大会堂参加人大会议,一通过安检机,即被多名香港记者包围追问。李一脸不悦,本想调头离开,却被多部摄影机阻挡。众记者穷追不舍,被问及会否向女记者道歉时,李只吐出四个字“她搞欺骗”,接用手拨开记者的麦,快步走入会堂。

李鸿忠的故事编得并不圆满,当时在场的记者很多,虽然现在还没发现有现场的视频流传,但李省长遮不住这么多记者的眼睛,虽然抢走了一只录音笔,但却没能抢走现场那么多的录音笔,互联网上也流传着当时现场的录音。

综合在场的许多记者的描述和现在网上可以找到的现场录音,可以有把握地说:李鸿忠在说谎,他的幕僚们设计的这个情节穿帮了。

在场记者回忆说,一开始,《京华时报》女记者刘杰抢着提最后一个问(现场数十记者的录音笔、摄像机、相机此时还围着李鸿忠)“请问省长你怎么看待邓玉娇?”,省长大人马上阴沉下脸,一言不发,现场气氛降到零点。

此时,李鸿忠伸出左手(现在江湖人称闪电手)抢下刘杰的录音笔。他动作隐蔽,而且刘杰个子矮小,录音笔位置偏低,所以当时很多人没看见李鸿忠的动作。

随后,李鸿忠径直往贵宾厅大门走去,快到门口时,他又回转身体,有了后来众所周知的“怒斥女记者”一段(见本台此前报道),而到了此时,李鸿忠才知刘杰的“人民日报”身份。

请注意顺序!

也就是说,提问――抢录音笔――怒斥,而不是对《新快报》撒谎的逻辑:提问――回答――看录音笔。在现场的一名记者说,“还原了这个逻辑顺序,李鸿忠怎么都无法撒谎欺骗媒体了。”

在《新快报》的采访中,李鸿忠省长反而唱起高调,怪这个女记者不够大方,他说,“我觉得她应该更开朗一些,大大方方的。”

事实上,被这么一位中央委员,省部级高官当场怒斥后,这名女记者当场红了眼眶,后来再也不敢接受境外媒体采访。

而在李鸿忠的这次采访里,他摆出高姿态,自称善待媒体,反过来展现“高姿态”。他说,“媒体也很辛苦,特别是很多年轻人刚从业,也很不容易。有的时候,有一些误解啊,像传递信息不很全面啊,我看也不用(道歉),慢慢就好了。”

“似乎是记者本该向他道歉,只是因为领导同志宽容大度,才不跟年轻人计较了。”钟沛璋评论说。

86岁的老干部,原中宣部新闻局局长钟沛璋在一篇长文《干部是人民公仆,媒体替人民监督》。中回忆了1980年10月16日,《中国青年报》刊发报道,采访北京丰泽园青年厨师陈爱武,揭露当时的商业部部长王磊吃饭少付钱,吃一顿客饭交的钱还不够买一碗汤。

钟沛璋说,王磊部长是1936年“参加革命”、1937年入党的老干部,但被批评后立刻对中央、对媒体、对提出批评者、对公众诚恳认错道歉,痛痛快快,不拖泥带水,没有反过来质问记者“你怎么老纠缠这个事情”,更不会威胁说“我要给你们社长讲”。

钟沛璋说,看到报章上李鸿忠就此事的公开回应,感到很悲哀。“堂堂地方大员对于在国家议会这样的庄严场合,夺下记者录音笔这样的明显失态行为,竟然没有一丝歉意。”

他说,“首都两会驻地不是邓玉娇的家乡野三关,那里去年曾经发生过动用公权力抢夺记者采访器材、殴打记者并逼着记者认错的事件。”

《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周瑞金则说,3月5日上午9时,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宣示:“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监督政府”。

“李鸿忠此举,不啻于给了温总理一个耳光”,什么,“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监督政府”,不是一句空话吗?

这两篇评论已经被国新办下令《财经网》删除,昨天,杭州的《青年时报》编辑则致电病床上的钟老先生,要求在报纸上转载,并向老人表达敬意。

老人回答:“谢谢关心,身体尚可,可以转载。”法广

*******************************************

凌沧洲:两前宣传高官发力李鸿忠抢笔事件意味着什么?

来源:凌沧洲博客

天朝的事情,一定要拿出福尔摩斯的推理能力,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才能摸着一星半点头脑;有时摸了半天,十九摸都进行了,只摸着了敏·感词,还没摸到敏· 感部位,那对不起了,诸位看官,不是老夫凌沧洲的摸技术太差,实乃“抚而摸斯”先生面对的天朝这头东西太神秘,太不可捉摸。
    
    且说天朝三月,京师大会,时有雷公雷婆,做雷风雷雨——雷人之语,什么家务劳动要付酬,什么社会网吧要关张,什么手机电脑软件全都装监控终端,什么二十分钟大谈不随地吐痰的重要性,什么运动员获奖励应该先谢国家;这些“雷人猿”们从高空发出的滚滚雷声,电光火石,响遏行云,天朝屁民们就算头戴避雷针,也很容易一雷轰顶,元神出窍,窃笑不已。
    
    近日,最雷人的言行,当然是李鸿忠对京华时报女记者的查问抢笔事件,网上沸沸扬扬,千夫所指,不过天朝现已炼成汉唐盛世所没有的盛世神功,千夫所指,一般都不会无疾而终,反而不了了之的可能性很大。
    
    但这回李鸿忠事件闹得有点稀奇。稀奇在于两位退休的宣传高官也披挂出马,对当今省抚李大人敲敲打打,指指点点,熟悉天朝官场规则及浅规则的人们看得一头雾水。
    
    老夫凌沧洲与众网友一样一看八卦娱乐大戏的心情看这些雷人之星,现见清流出马,不由得着实将周老和钟老的大作拜读一番,周钟二位“帮中长老”既是新闻界前辈,也是宣传界前任高官,为何不顾及同僚颜面,为何下此猛药,是要帮李巡抚治病救人,还是送命老陈汤,断送鄂抚官运前程乎?!
    
    且看周长老的措辞:“这位李省长让两天前温总理政府工作报告的宣示,遭遇了现实的尴尬,不啻于给了温总理一个耳光,什么“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监督政府”,不是一句空话吗?”
    
    钟长老则说:“3月11日,我看到报章上李鸿忠同志就此事的公开回应,感到很悲哀。堂堂地方大员对于在国家议会这样的庄严场合,夺下记者录音笔这样的明显失态行为,竟然没有一丝歉意”。
    
    我们首先应该肯定二位长老在此事件上的开明,然则,长老们究竟是心有不知,还是装聋作哑,温总的宣示何以成为空言,是因李巡抚一己之素质吗?二长老不知中华喝茶运动风起云涌,连美联社都调侃为中国喝茶党人吗?
    
    二位长老奋起神威,痛打李巡抚,我等都看得明白:李巡抚官运衰微之势,可以拿捏。
    
    我要为二位长老的文章以及敢于登载二位长老文章的网站,像财经网,天涯,凯迪,青年时报喝彩,虽然长老文章中也充满陈词滥调,充满着粉饰和帮闲,但至少说明我天朝也不是一种声音嘛,在一片圣明圣明的唯唯诺诺之音中,也偶尔迸发出对同僚的指责:你这厮太过分了,激起网民公粪,影响稳定与和谐啊!而这些杂音,恐怕是长老在位时最反对的;当然,自由民主不分先后,分清是非总比不分是非要好。
    
    发力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分歧,意味着抢笔连老同志连长老也看不过眼了;可为什么抢笔,那是本色出演,那是压力所致,李巡抚或许会说:长老啊,你知道玉娇和石首,让我心惊肉跳,死了多少细胞?
    
    发力意味着什么?意味着雷雨前风暴前的空气振颤。二长老毕竟身在高层,信息灵通,敏感性强,此二长老批评湖北巡抚的文章,当立存档案,作为时代变化的写照。
    
    而网民难道是仅仅对李巡抚抢笔有意见?!哭丧骂殿的戏是中国的老传统,哭祖庙的戏也是老戏码。李巡抚抢笔,网民与二长老合演“借东风,同心破曹 ”,中国网民和公民只是期待着一场自由言说的大戏:数九天,少东风,急坏了周郎;三月天,雷人日,急坏了网民;谁能料定:甲子日,东风必降?!
    
    以上凌某低·俗文章,属于19摸,望天打卦,捕风捉影,胡说八道,摸而不准,诸位见谅,聊供一笑。文章纯属主观臆断,道听途说,恶意窜访。文章当需强力批判之。低·俗文章,欢迎转载。但拒绝别有用心不明真相的网媒篡改标题阉割引用。保持低·俗文章的完整是最起码的网络转载道德。
    
    (前人民日报副总编周瑞金文章和前中宣部新闻局长钟沛璋文章,请用谷歌搜索之)
    
    2010-3-12写于幽州

责任编辑: zhongkang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0/0313/160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