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钩沉 > 正文

铁证如山 周恩来给瞿秋白戴上叛徒帽子

周恩来给瞿秋白戴上叛徒帽子

(大陆)
子 曰

内地《文史参考》第八期刊发了瞿秋白的女儿瞿独伊的回忆文章《瞿秋白九泉下仍遭受莫大凌辱》,揭露文革期间,瞿秋白一下子从无产阶级革命家变为「贪生怕死的叛徒」,他的家属以及生前好友均遭株连。文章透露,那时候自己人整自己人,比当年国民党整我们还厉害。很多在盛世才的新疆监狱里都没有受过刑的人,在「文革」的时候却被整死了,其中包括她的母亲杨之华,就是在「文革」中遭受迫害、含冤致死的。文革初期,不仅瞿秋白本人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的坟墓被红卫兵挖掘毁掉,还曝骨扬灰,就连他家乡父母的坟墓,也都统统被摧毁踏平了。

瞿秋白女儿瞿独伊在福建长汀瞿秋白纪念馆开馆仪式上。(资料图片)

  瞿秋白评价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是谁让「瞿秋白九泉之下仍遭受莫大凌辱」的?文章的结论是,「四人帮」为了改写整部党史,不顾事实,才硬把她父亲打成「叛徒」,使瞿秋白的英魂在九泉之下遭受莫大凌辱的。可以说,这样的定论,依旧还是老一套概念化、公式化的政治结论,生拉硬扯,牵强附会,缺乏说服力,也直接影响了这篇文章的力度与可信度。

  历史不容戏说,中共在对瞿秋白评价问题上,是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这天壤之别的褒贬损誉,有著其深刻的历史背景。

  据《瞿秋白年谱》记载,一九四五年四月二十日,中共六届七次扩大全会作出《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其中对瞿秋白作出高度评价,称他的「无产阶级英雄气概,乃是永远值得我们纪念的。」

  一九四六年三月二十一日,周恩来在一封覆信中,热情颂扬瞿秋白革命的一生,给他以崇高的评价,信中说:「秋白同志毕生服务人民大众,卒以成仁。耿耿丹衷,举世怀仰。」

  一九五五年六月十八日,是瞿秋白殉难二十周年,由周恩来主祭,中共中央在八宝山革命烈士公墓举行瞿秋白同志遗骨安葬仪式,周恩来亲自抬著瞿秋白的骨盒,放进墓穴内。

  然而,到了一九六二年后,重提「阶级斗争」的毛泽东先后在香港出版的司马璐所著《瞿秋白传》附录上看到瞿秋白的《多馀的话》,以及在《历史研究》上看到戚本禹的《评李秀成自述》,便急切地想把这两者与他要解决的「党内叛徒问题」紧密联系起来,作出异乎寻常的重大政治判断。于是,便有了流传甚广的「白纸黑字,铁证如山;晚节不终,不足为训」的最高批示。他质问道:「《多馀的话》看不下去,无非是向敌人告饶,自首叛变。为什么不宣传陈玉成而宣传李秀成?为什么不宣传方志敏而宣传瞿秋白?」

  周恩来往瞿秋白头上大泼污水

  这时候,马上站出来讨好和迎合毛泽东旨意、将这一事件推波助澜并往瞿秋白头上大泼污水的,不是别人,正是在历史上与瞿秋白过从甚密的周恩来。手中有一本一九六七年三月十五日北京师大井冈红军编写的《瞿秋白批判集》,内中详细记载了周恩来在不同场合中提到瞿秋白是叛徒的几次谈话,兹摘录如下:

  一九六四年六月,周恩来在中央书记处会议上首次揭发了瞿秋白投敌变节的事实。说:「抗战初期曾经有人问我们买不买瞿秋白的《多馀的话》,当时我们认为是伪造的,没有买。现在了解,瞿秋白确实写过这篇文章。」

  到了这年七月中旬,周恩来在一次会议上讲到李秀成问题时说:「瞿秋白也有这个问题,也是晚节不终。」这时,毛泽东插话了:「《多馀的话》我看不下去!以后宣传烈士不要宣传瞿秋白了,要多多宣传方志敏。」

  一九六五年十月,经中央军委批准,军事博物馆撤掉了瞿秋白的照片。

  一九六六年五月二十一日,周恩来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时提到:盖棺不能定论,火化了也不能定论,像瞿秋白就是一个叛徒,他临刑前写了一篇《多馀的话》,这篇文章在香港的一个杂志上发表了,意思说我不应该参加政治活动。李秀成也是一个叛徒,李秀成的自供状就看出了。我提议把瞿秋白从八宝山搬出去,把李秀成的苏州忠王府也要毁掉。这些人都是无耻的。

  一九六六年八月三十日,周恩来在接见中国科学院双方代表时讲话指出,瞿秋白出身大官僚资产阶级,晚年写了一篇《多馀的话》,表现不好,晚年叛变了。我在政治局做了一个报告,还未发表,红卫兵知道了,就去八宝山公墓把碑给砸了。在知识分子官僚家庭出身的瞿秋白,像李秀成一样,晚年变节了。瞿秋白被敌人抓住了,卑躬屈膝,最后还是被国民党杀掉了。

  一九六七年十一月六日在接见广西联指时,周恩来仍提到「就拿中国共产党来说吧。前五代的领导人都有问题,这不影响我们党的光荣、伟大、正确。第一代陈独秀是托派,是反革命;第二代瞿秋白,是个叛徒,我还要写篇批判文章。」

  可见,在不到三年多的时间里,周恩来在不同场合下曾多次提到瞿秋白,每次都说到瞿秋白是叛徒,而且言之凿凿,直言不讳。文革期间,八宝山革命烈士公墓里的瞿秋白墓地被红卫兵砸毁,尸骨无存,周恩来有著不可推卸的责任,因为他的多次谈话与提议,对无法无天的红卫兵来说,就是最大的动员令。而当其时,「四人帮」这个所谓的反革命政治集团还没有形成,除去毛泽东的夫人江青之外,王、张、姚还未进中央,何来的如瞿独伊文章中所称的「叛徒」帽子是「四人帮」强加给我父亲的?

  冤有头,债有主。如果说有人「强加」的话,那只能是周恩来个人强加的;如果追溯历史责任的话,源头正在周恩来身上。而周恩来之所以非要把叛徒的帽子扣在瞿秋白头上的目的,一是逢君之恶,投其所好;二是撇清自己在历史上与瞿秋白的亲密关系。

  而这段史实,对周恩来个人的负面形象来说,也许正是另一种「白纸黑字,铁证如山」吧!

责任编辑: zhongkang  来源:动向杂志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0/0808/175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