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军政 > 正文

剑指薄熙来?习近平痛批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


  香港媒体一篇评论文章—谁在树立自身形象、为自己升迁铺路?谁在搞华而不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让人们很自然会联想到重庆的「唱红打黑」、广东省的「幸福广东」工程,其实在中国各地,类似的「口号」式形象工程可谓比比皆是。


  问题是,目前在「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的大旗下,各地一些发钱的行为,算不算是「盲目攀比、竭泽而渔」?


  在中共换届之年,习近平特别提醒官员,要有「功成不必在我任期」的理念和境界,「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问题是官员的考核机制能否配合,颇成疑问。


  事实上,从地方到中央,各地领导人都有所谓「形象工程」。这不只是官员乌纱帽上耀眼的明珠,更是民众对官员的「施政印象」,李鹏的「黄河小浪底工程」和江泽民的「长江三峡大坝」都是如此。


  虽说「功成不必在我任期」,但中央对官员的考评,却往往靠著这些看得见的「形象工程」。


  历代领导人都曾批评虚假现象,习近平在「十八大」之前痛批地方领导人搞「形象工程」和弄虚作假,很容易让人联想十八大的接班阵容,是否会剔除一些爱搞「形象工程」的地方大吏。评论指出,这篇文章点出的更深含意是,「十八大」的人事布局已提前展开。



责任编辑: zhongkang  来源:世界日报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1/0319/199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