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言论 > 正文

吴庸:如何对待中共九十华诞?

中国共产党九十华诞,大陆一片红歌阵阵,最强音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连和尚、尼姑、道士、教徒也一本正经地“唱支山歌给党听”。统战部门为显示自己的业绩,就把属下的信教者赶上舞台,大唱特唱“旧社会的鞭子抽我身,母亲只会泪淋淋。共产党号召我闹革命,夺过鞭子揍敌人!”信教者本是慈悲为本,如今却仇恨满怀,歌讴斗争。强迫信教者改变人性,改变素质,太缺德了!唱红是由西南王薄熙来发起的,他的胆子更大,开唱曲目往往是《东方红》,众口一腔:“他是人民大救星……”余音袅袅,绕梁不绝。现在红潮北上,红遍北京,薄熙来暗自庆幸,难怪有些人会来事儿,呼吁推他为中共总书记。十八大尚未揭幕,权力争夺的锣鼓已经敲响。

对待中共九十华诞的最佳方式莫过于回忆该党走过的道路,了解中共如何实施其战略、策略,这是认识中共的最有效方式。将近一个世纪的中共历史,并不是所有中国人都非常清楚的。具体把握这个党如何运筹帷幄,使出九九八十一种招式,才能对中共的“伟大光荣正确”有切实的体会。下面从三个方面略陈在历史关键时刻,中共如何实施它的政治谋略。

(一)抗日战争爆发,这是关乎民族生死存亡的大事。1937年8月(离“七七”芦沟桥事变发生仅一个月),中共在陕西洛川县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抗日对策。毛泽东提出的方针是:“一分抗日,二分应付,七分发展”,警告全党:“要冷静,不要到前线去充当抗日英雄,要避开与日本的正面冲突,绕到日军后方去打游击,要想办法扩充八路军、建立抗日游击根据地,要千方百计地积蓄和壮大我党的武装力量。对政府方面催促的开赴前线的命令,要以各种借口予以推拖,只有在日军大大杀伤国军之后,我们才能坐收抗日成果,去夺取国民党的政权。”他还说:“有的人认为我们应该多抗日,才爱国,但那爱的是蒋介石的国,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的祖国是全世界共产党人共同的祖国即苏维埃(苏联)。”这些话说得赤裸裸,叫作假抗日、真利己,连自已的祖国也不承认,成了认贼作父的汉奸。他的洛川谬论有悖民族大义,无颜见诸阳光,因之所有毛的选集、文集、内部文件都不敢披露,这些讲话至今只能秘密流传。洛川会后,他以中央军委主席身份,全力贯彻这项背叛民族利益的夺权方针。彭德怀发动的百团大战虽然经他同意,事后却大批特批彭德怀违背敌后游击战的规定,认为百团大战暴露了中共部队实力。抗战八年,中共隐蔽地发展实力,部队从1937年的3.2万迅速增至1945年的上百万,扩大约29倍;“解放区”增至19 片,管辖近亿人口,约占全国人口1/5。如此实力为夺取国民党政权打下雄厚基础。

(二)八年抗日战争,中国军民伤亡3500多万,财产损失及战争消耗达5600余亿美元。抗战胜利,中国赢得世界四强地位,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废除了与美、英等国的不平均条约,蒋介石政权使中国站起来了!当时,国家元气大伤,本该休养生息,和平建国,无奈中共领导集团武装夺取国民党政权的意志毫不动摇。在蒋介石一再邀请下,毛泽东虽然赴重庆进行国共谈判,达成《双十协定》,规定了“政治民主化、军队国家化及党派平等”的原则,还签署了《关于军队整编及统编中共部队之基本方案》,但是,毛回到延安向干部报告重庆谈判情况时却一口咬定:“人民的武装,一枝枪、一粒子弹,都要保存,不能交出去。”中共的那些关于“军队国家化”的签字,原来都是假的。毛去重庆谈判,唯一的收获是,他看穿蒋“搞民主没雅量,搞专制没胆量”,益发鼓起他反蒋夺权的野心。

(三)国共内战,中共号称歼灭蒋军800万,而中共1945年只有兵力百万,显然不足,翻一番至200万,再增加是 300万,兵源只有能从农民中挖掘。1947年颁布的土改政策,显示了中共的全盘性谋略。政策决定:对地主实行肉身消灭,以激发贫困农民斗志;对富农实行经济消灭,以增加贫困农民分地、分财份额;对中农土地实行削平政策,以满足贫困农民绝对平均主义要求。甚至刨坟头、挖地财,这些丧尽天良的事都干了。一切都打乱重分的土改政策,满足的是农村懒汉、二流子愿望,农村流氓无产者的气焰由此陡张,他们正是毛泽东依赖的主要对象。于是,兵源有了,军粮有了,为部队运送给养的劳力也有了。毛泽东凭这些实力将国民党政府赶出大陆,武装夺权成功。

上述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时的毛共头目所为清清楚楚表明,他们既无民族气节,也无与政敌和解的意念,心目中牢牢刻印的只是一个“权”字。“文革”时流传很广的“权权权,命相连,夺权夺权夺大权”正是他们的心声。林彪说,有了政权就有一切,丧失政权就丧失一切。这句箴言从侧面印证了“权”的至关重要。明乎此,也就可以明白,中共党纲所写“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是一派地地道道的谎言。


(2011.6.30)

网友作品 贱党伪业

责任编辑: zhongkang  来源:新世纪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1/0630/209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