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外媒看中国 > 正文

纽约时报:中共对流动人口下手

 

图:在北京一所被拆毁的学校外的家长们。用来接纳来到这座城市的民工子弟就读的多所学校已经在最近被关闭了,这迫使数千学生上学面临困境。


北京——谢振清投入了12年时间将一组破旧不堪的房屋改造成了红星子弟学校,这是一所费用低廉的民办学校,接纳了1400名来自贫困农村地区的民工子弟。就在本月,只是短暂的几个钟头的时间,由政府调度的拆迁人员就将此地碾成了一堆残渣瓦砾。

“政府对我们所做的一切是泯灭良知的,”身为红星学校校长的谢振清不无愤慨地说道,她的学生的家长们正争相敢在星期四的新学年到来之际为孩子们寻找新的着落。 “我将再也不会为一家打工子弟学校工作了。”

红星学校是属于北京的30所条件欠佳的违规自办学校之一,在官方展开的一场据宣称是针对安全和卫生条件不达标的校舍的整治运动中,近几周以来,这些学校已经接连被夷平或是关闭。一共算下来,有三万余学生在今夏被夺去了他们的教室。关注民工的倡导者警告说,在这个国家的首都还有另外130所未获当局审批的学校中有一部分可能会成为下一批遭清洗的对象。

一些观察家注意到了这场运动背后隐藏的其他动机,包括北京市政府为了填充金库而袒露出的对卖地的无止境的追逐。红星学校曾经的校址现在已经被满满当当的售价高昂的高层公寓楼盘和一个新地铁站所包围。

但有学校管理者、家长和许多北京人认为动用推土机只能算是一种基于控制人口的做法。据北京市统计局的说法,在首都1,960万居民中有超过三分之一是来自中国农村腹地,自2000年以来,这一数字增长了约600万。

诸如此类的数据令执政的共产党感到忧心,它对于城市贫民窟这个幽灵和它们构成社会不稳定的大坩埚的潜力有一种分外的厌恶之感。

虽然它们提供的教育质量可能有问题,但如红星这样的自办学校往往是低技能民工的子女们唯一的选择,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还不配有资格去享有法定的北京居民才可获得的免费公共教育。这些民工被广泛地蔑称为“外地人”,干着廉价的体力活,是他们的付出才使得中国富裕阶层有充分的条件下馆子,聘请全职保姆,以及在像上海、广州和深圳这样的地方搭乘新修的地铁线。

“中国的中产阶级不愿去目睹那种穷酸,但没有这些民工所付出的廉价劳动,他们也无法生存,”研究中国城市化政策的华盛顿大学(University of Washington)教授陈金永如是说道。

政府为了应对庞大的流动人口——和自身的恐惧——它依靠着一套要追溯至毛时代的内部的户口登记制度,这样一来,一个人要获得教育、医疗保健和养老金将得和其父亲或母亲的出生地挂钩。正如它的名称那样,户籍制度在许多中国城市造就了两种不同层面的群体:那些有法定居住权的人和那些没有的。

陈金永说,虽然城市化被列入为共产党为该国所设定的最新的五年经济规划的一个重要指标,但若不对户籍制度加以改革,期望在接下来的15年搬迁到城市的2.5亿农村移民可能会成为一个造成社会动荡的根源。 “拥有那么多二等公民的中国城市将会是危险重重的,”他说道。

获得一座城市的居留许可,也就是户口,并非不可能,但这只是针对那些钱财不菲或仗着顶尖社会关系的人,所以这些苦苦挣扎的农村移民就只有生活在一片灰色地带,在这里,看病得自掏腰包,住的是脏乱不堪的租屋,孩子们上学要到未注册的学校,接受最好也不过是质量一般的教育。迷雾般的财产所有权和繁琐的银行贷款规则意味着绝大多数农村户口持有人会被排斥于住房市场之外,即便他们能负担得起一套房产的首付。

在读完中学后所面临的挑战更令人感到忧伤,这个时候,这些民工子弟要么得返回父母家乡去念高中——于是就得和父母分开生活——要么辍学。 “这是一个残酷且不公的制度,它阻断了人们追求梦想的道路,”倡导团体农村教育行动计划(Rural Education Action Project)的研究员宋英权(音译)这么说道。

政策制定者们过去二十年来一直在讨论有关于户籍改革的问题,但除了在上海、重庆、成都和少数的几个二线城市进行了有限的试点,中国的立法机构全国人大长久以来都拒绝采取行动。

阻力来自工厂老板,他们希望这些民工维持其缺乏安全感的状态和廉价性,以便继续加以剥削,阻力也来自都市精英,他们害怕如果居住条件放宽,更大规模的农村移民将会蜂拥而至。但最难以克服的阻力也许是来自地方政府,若这些移民同法定居民享有同等权益,地方政府就会担忧要去替他们负担医疗、教育及其他福利开支。

在去年的一次罕见的协调反抗行动中,全国十多份报纸联合发表了一篇共同社论,呼吁政府开启棘手的户籍改革进程。社论宣称:“我们崇信人生而自由,人生而拥有自由迁徙之权利!” 然而,在几小时之内,社论就被从这些报社的网站上移除,几名编辑受到了处罚。

自此之后,一些中国学者一直不愿站出来就这个议题发表看法——事实上,在采写本文时,有六名专家拒绝了就此问题发表评论。有愿意讨论此问题的其他专家警告说,户籍制度的现状正引发中国领导层想要去避免的那种局面。

随着收入差距的扩大和通胀让大城市移民本就微薄的收入进一步缩水,许多民工正表现得越来越愤愤不平。 “目前环境下运行的制度仅仅只是在滋长不稳定性,”清华大学公共政策专家贾西津这么说道。 “城乡居民共同建设我们的国家,并且他们都纳税。但他们并没有平等地受益。这种不公是显而易见的。”

尽管主管教育的官僚坚持认为,将北京的这些民工子弟学校关闭是出于安全考虑,很多家长却就关闭的时间点和对孩子们不留后路提出了疑问。有些家长,特别是已经不止一次被迫转校的孩子的家长,承认他们被打败了,并说他们将要么返乡,要么将孩子送回让亲戚代养。

“如果官员不想让我们的小孩在首都上学,那么我们就都应该回到我们真正所属的地方,”一名废品收购员说道,他在这个月将他的两个已到学龄阶段的孩子送回了河南省。 “我不明白为什么我们要毫无尊严地生活于此。”

可是,更多的家庭发誓要坚持留在北京。两周前,当深受打击的父母们和他们的孩子聚集在先前学校的瓦砾丛中时,当地报纸争相去用镜头捕捉他们的绝望之情。交织在一起的众怒还反映于新闻媒体对一个由政府资助的慈善项目的报道上,也就是耗资3亿美元在非洲修建1,000所学校。

这立即引发了公众的强烈反应,由此也促使了在几个区的教育官员放宽了禁止非户籍学生进入北京公立学校的限制。尽管如此,许多家长抱怨补救措施不足或难以实现,并说在2006年一连串的学校被拆事件后所作出的承诺最后被证明只是空头支票。

 

图:李海欣(音译)是一名教师,已同丈夫在北京生活了11年,他们现在正在为儿子找寻新学校。

32岁的李海欣(音译)是红星学校的一名数学老师,她六岁的儿子也在此就读,她说当儿子亲眼看到课桌椅和学生艺术项目被埋葬于一堆残砖碎瓦中时,他受到了惊吓,静静地站立在那里。虽然她现在失业了,李海欣说,她会设法把他送到一所费用更高一点但依法登记了的私立学校中去,先借钱垫付相关费用,而不能再让他进入那种粗陋的校舍,有关当局已经表明一栋简陋的建筑物将会作为替代品去收留部分学生。

“这只是在耍计谋,”他谈到了这场针对不合法学校的行动。 “让我们面对现实,他们只是想要将我们挤出这座城市。”

核心提示:“让我们面对现实,他们只是想要将我们挤出这座城市。”
原文链接:China Takes Aim at Rural Influx
来源:纽约时报
作者:ANDREW JACOBS
发表时间:2011年8月29日
译者:牛虻

责任编辑: zhongkang  来源:纽约时报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1/0901/216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