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国际新闻 > 正文

全球粮价飙升G20开紧急会议 强调不要恐慌

G20官员计划于本月末讨论会议安排,会议可能在9月底或10月初召开

 

据《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 )周一(8月13日)报道,由最大经济体组成的20国集团(G20)的高层官员们正在讨论召开一个紧急会议,以尽量协同应对由美国干旱引起的粮价飙升。

  《金融时报》援引四位知情官员称,G20官员计划于本月末讨论会议安排,会议可能在9月底或10月初召开。

 原文链接:http://www.marketwatch.com/story/g-20-looks-to-act-over-surging-food-prices-ft-2012-08-13


G20将协调应对粮食价格飙升

20国集团(G20)将采取行动来努力协调各国对粮价飙升的应对。此前,作为全球第一大农产品出口国的美国遭遇半个世纪以来最严重的旱灾,导致粮食大幅减产。

G20与联合国(UN)负责农业事务的高级官员正在讨论召集一个新的应急论坛的会议,原因是玉米价格现已升至历史高点,超过了2007-08年粮食危机期间的水平。

上周五美国政府称,该国农民因旱灾被迫放弃的玉米种植区面积超过比利时和卢森堡两国面积之和。这番言论进一步加深了市场对玉米价格上涨的担忧情绪。美国农业部(USDA)大幅下调了玉米产量预期,并预言明年玉米价格将继续创下纪录高点。与此同时,玉米期货价格上涨3.1%,至每蒲式耳8.4375美元的历史最高水平,不过随后有所回落。

本周一,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将赴玉米种植区爱荷华州进行为期三天的寻访。在总统选举即将到来之际,他将加入到一场关于粮食作为食品还是作为生物燃料价值更高的激烈争论中。

G20官员计划在8月27日这周召开一次电话会议,就举行上述会谈进行讨论。据四名了解该会谈的官员表示,该会谈或将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举行。

官员们强调,计划举行的会议并不是恐慌信号。恰恰相反,官员们表示此次会议是为防止出现出口限制和囤积居奇等政策而采取的努力,2007-08年间此类政策使农产品供应不足的局面演化成为30年来首个全球性粮食危机,导致12个国家发生暴乱。

计划中的会议将是快速反应论坛(Rapid Response Forum)的首次会议,这一新成立的组织旨在“促进决策层官员就国际市场异常情况尽快展开讨论”。该论坛是G20支持的农产品市场信息系统 (Agricultural Market Information System)的一部分,该系统在法国的提议下于去年成立,被视为是对2007-08年粮食危机的关键应对措施。一名官员表示,鉴于美国粮食生产状况恶化,G20成员国“支持举行会议”。

联合国很可能利用本次会议之机呼吁举行有关生物燃料政策的国际讨论,特别是要求美国、欧洲以及其他国家废除由政府指定的生物燃料生产目标。

不过,有几大因素对政策制定者来说是个安慰。其一是作为亚洲关键农产品的大米的价格水平保持稳定;其二是木薯等非洲当地主食作物的产量在过去五年中显著增长。

美国干旱推升全球粮价

美国农业部日前进一步下调了今年玉米、大豆等农作物的产量预期,表明持续干旱已对农业收成造成更大的影响。由于美国是世界最大的农业出口国,减产预期将进一步推高未来国际市场的粮食价格。

  56年来最严重的干旱

  美国南部和东南部平原大部分地区在2011年就遭遇了较为严重的干旱天气,导致该地区产出减少,抛荒率上升。今年入夏后,干旱天气持续蔓延和恶化,并不断向整个农业带扩散,随之演变成56年来美国最严重的旱灾。

  根据美国干旱减缓中心的数据,美国本土已有三分之二的区域遭遇了中度以上旱灾,为历史最高水平。美国农业部日前再次追加受灾地区,至此美国共有33个州的1496个县受灾区。

  实际上,从历史气象数据来看,每隔15至20年,美国都会发生一场范围较大的干旱灾害,上一次是在1988年。受暖冬影响,美国农民今年比以往提前实施了耕种,结果干旱来袭正值玉米、大豆、小麦等农作物的生长关键期,威胁了它们的收成。

  截至8月5日,美国预期收成为“非常差”和“差”的大豆作物比重上升至39%,超过1988年的受灾程度,玉米作物的这一比重上升到50%,牧草的比重增至59%。

  农业减产不可避免

  虽然现阶段还很难精确计算干旱灾害造成的损失,但干旱天气损害了玉米、大豆等作物的生长和成熟,美国主要农作物产量毫无疑问会受到影响。农业专家指出,玉米作物已经完成授粉阶段,而这期间水的吸收对其收成的影响最大,干旱灾害造成的损害已不可挽回,而大豆作物的授粉阶段较晚,受到的影响可能会小些。

  美国农业部10日发布最新的预测报告说,受持续干旱和高温影响,今年美国玉米产量预计为108亿蒲式耳(约合2.74亿吨),比去年下降13%,是2006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基于8月1日的天气状况,玉米单位产量也将进一步降至1995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大豆方面,预计今年产量为26.9亿蒲式耳(约合7290万吨),比去年下降12%。基于8月1日的天气状况,大豆单位产量也将降至2003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为了减少旱灾的影响,美国农民不得不提前收割遭受破坏的农作物,牧民也开始宰杀和出售受牧草质量下降而影响的牛群。

  全球粮价或再攀升

  美国是全球最大玉米出口国,占到世界出口总量的近一半,同时也是大豆和小麦等农产品的主要供应国。受旱灾威胁其农作物收成影响,国际粮价近期也持续飙升。

  自5月底美国旱灾开始,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玉米价格已上涨约50%,突破每蒲式耳8美元,大豆价格也上涨近30%,升至每蒲式耳16.5美元附近,均接近或创下了历史最高水平。此外,联合国粮农组织日前发布的一项涵盖55种食品的价格指数在7月份上涨了6.2%,为2009年11月以来的最大涨幅。

  全球粮价持续上涨引发了担忧,世界银行日前警告称,美国、俄罗斯、印度等主要产粮国的旱情已在推动国际粮价上涨,将威胁到世界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

  艾奥瓦州农业教授布鲁斯·巴布科克说,任何进口粮食的国家都会受到粮价上涨的威胁,特别是一些非洲国家,甚至要比美国本土受到的影响还大。

  专家指出,美国农产品直接挂钩世界粮食市场,随着美国农业部大幅下调今年农业产量预期,可以预见未来全球粮食供应会更加趋于紧张,粮食价格还会进一步上涨。更为严重的是,农作物专家预计,随着旱灾的蔓延,美国农业产量预期在未来有望进一步被下调。

  花旗集团商品战略家斯特林·史密斯指出,全球玉米、大豆的供应都会出现紧张,其中大豆的情况可能需要两个生长周期才能恢复,预计大豆价格将以强劲势头进入下年。高盛公司、麦格理集团、瑞士信贷也都预计农产品的价格涨势将持续下去。(完)


美国干旱灾害蔓延32州

美国农业部1日发表声明说,由于干旱影响范围继续扩大,又有12个州的218个县被确定为主要自然灾害受灾区。

  截至目前,在2012作物年度,美国农业部已经把32个州的2584个县确定为受灾区,其中1452个县为干旱受灾区。这些受灾区的农牧主可向政府申请低息紧急贷款。旱灾发生后,美国农业部已将此类贷款利率从3.75%降至2.25%。

  根据最新干旱监测数据,美国本土受中等以上干旱影响的区域已扩大到三分之二。截至7月29日,美国预期收成为“非常差”和“差”的大豆作物比重上升至37%,玉米作物的这一比重上升到48%,牧草和牧场的这一比重高达57%。

  美国农业部当天还宣布,向参与土地休耕计划的农牧主释放额外的约380万英亩(约2306.6亩)休耕土地当作紧急牧草和放牧区域。同时,农业保险公司也已同意为农民2012年的保险费用提供30天的宽限期,这期间不会产生利息罚款和未付保险款。

责任编辑: 郑浩中  来源:本站综合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2/0815/257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