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大陆 > 正文

北京新地标“钉子”引民众讥讽反思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了望塔工程于2011年开始施工建设,目前主体建设已基本完毕,进入内外装修阶段。了望塔是一个由五个高低不等独立塔构成的工程建设,其中最高的塔高为244.35米,最低为186米。近日,有网友讥讽:这分明就是五颗巨型钉子!据报道,该建筑位于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中心区的东北部...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了望塔工程于2011年开始施工建设,目前主体建设已基本完毕,进入内外装修阶段。了望塔是一个由五个高低不等独立塔构成的工程建设,其中最高的塔高为244.35米,最低为186米。近日,有网友讥讽:这分明就是五颗“巨型钉子”!

据报道,该建筑位于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中心区的东北部,西侧与中轴景观大道相接,占地面积约66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8900平方米。工程由五个高低不等独立塔构成,目前工程已突破200米。日前有网友在微博中发布对比图并爆料,奥林匹克公园了望塔的实景图,像极了几颗钉子合并在一起的样子。

面子工程 离百姓太远

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了望塔的建筑规模不难想象其所消耗的财力物力人力。实际这种大耗纳税人血汗钱的“面子工程”在中国已经不是什么稀奇事了。

其中最著名的要算是“北京五大新地标”:国家体育中心(俗称鸟巢)、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国家大剧院(大蛋)、北京首都机场新航站楼(新国门)和“殃视”新楼(大裤衩)。

据悉,这五大新地标总造价超过五百二十八亿人民币。然而,“鸟巢”目前无法正常使用;“水立方”的使用寿命可能还不如鸟巢;国家大剧院最多只能容纳2416个观众;首都国际机场存在诸多不方便和管理混乱问题;“殃视”新楼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质疑声不断。

据统计,假如把这笔钱用在教育上,将建成二十六万四千所希望小学,能保证中国每个乡村都有学校。

隐患诸多 让专家瞠目

“鸟巢”开工半年后全面停工,因为专家发现原设计方案有严重错误。目前的“鸟巢” 没有顶盖,在冬夏两季和刮风下雨时都无法使用,而且其保护膜一触即破。

“水立方”在2004年被专家叫停,因为其设计方案存在的问题比“鸟巢”更加严重,而且维护费用相当昂贵,专家指最后很可能会被拆掉。

……

设计怪异 令国人蒙羞

对于国家大剧院,国际权威杂志《建筑评论》用“粪团”来形容;“殃视”新楼被人戏称为“大裤衩”。

今年1月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评出的“全球最丑10大建筑”中,沈阳方圆大厦排名第9名,后来又在今年4月再次入围《卫报》世界最丑建筑评选,排名第4。

苏州300米高的“秋裤”东方之门。

河南伊川正在建设中的北大门“红腰带”。

破坏传统 使文化断根

“殃视”大楼的建筑师荷兰人库哈斯被人称作“极端现代派”,他认为“割裂文化,颠覆传统即是美”,于是搞出了这么一个“反建筑、反自然、反文化”的怪物,完全是现代变异建筑观对人性的践踏。

回顾历史,就会发现这位设计师的思路恰巧与中共历史所做所为的本质不谋而合。

十年文革期间,红卫兵们喊着“砸烂一切旧世界”的口号,开始了疯狂的“破四旧”运动,各地红卫兵竞相效仿,洗劫寺院、道观、佛像、庙碑……中华传统文化遭受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浩劫。

北京大学一位不愿公开身份的考古学教授在接受大纪元记者采访时表示,“破四旧”是中共以一种冠冕堂皇、公开的方式进行的,“许多非常珍贵的文物、古迹,一夜之间就被毁了,至今无法统计。”

实际上,在中共治下的今天,这种悲剧还在继续发生。

中国古代建筑四合院如今在强拆中也不能幸免,当局以“美化北京,为奥运做贡献”为借口,强征拆除。

今年6月份,在西平铁路泾川段建设过程中,位于甘肃平凉的泾州古城遗址遭到严重破坏,当地文保部门曾两次发出紧急停工通知,均被无视。

本月18日,距今有150多年的历史上海沈宅,一夜之间被夷为平地。

……

回归正统 顺民心所向

中共60年统治本已把中华传统文化破坏殆尽,如今又孕育出了这诸多的“怪胎”建筑,哗众取宠的目的没达到,却引来民众一片骂声。中国百姓在经历数次浩劫后已经逐渐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中共的毁灭和破坏行将就木。

有网友这样评论:大裤衩实在太难看了,真不知道在里面工作的人能有好心情吗?破坏风水哦。

还有网友评论:是妄图用五颗钉子来转移大众视线,从而减缓大裤衩的压力么!

另有网友说:天安门前有个纪念碑和纪念堂,北部又多了五颗钉子,龙脉被两头堵了。据说是个座落在中轴线最北端的嘹望塔,这五颗钉子将把北京中轴线上的龙牢牢的钉在耻辱架上。

大纪元曾发表评论文章《点评鸟巢鸟蛋大裤衩等北京新地标》,作者在最后写道:“毫无疑问,当人类走回应有的道路后,这些怪胎不但是建筑学上最好的反面教材,也是中共盘剥百姓血脂为其涂脂抹粉的罪证。”

希望之声国际广播电台岱融综合报道。

责任编辑: 吴量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2/1026/265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