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存照 > 正文

进退两难 习李只能混吃等死

时至今日,进退两难,现政府如果强行打压房价,经济马上就垮了,如果不管,未来将会死得更加难看更加彻底。所以没有法子,只得得过且过的混日子,混吃混喝的等死!等待毁灭一日的降临!

房事两难:

中国经济陷入两难,如果打压房事,GDP更难保7,如果放任楼市上涨,泡沫会越来越大,所以总理提出自由经济区,放鬆金融管制等行政手段以求激活经济,效果如何还待验证,但李嘉诚不看好,他用出售大中华资产表态了。

美国国债两难:

美国国债买与不买陷入两难现在,中国已经陷入了“两难境地”:假如继续买入美元国债,从经济角度上看,将是一件非常愚蠢的事,因为美国国债回报低,只较日债稍好;但如果停止购买美国国债,甚至沽出的话,美元就会再进一步贬值,中国同样损失惨重,即所谓“买又惨,不买又惨”!

闲置土地监管两难:

【地方政府收钱容易吐钱难闲置土地监管陷入两难】近年来因地方政府原因导致的闲置土地并不少。来自国土部的统计数据证实,54%的土地闲置系政府原因,企业自身原因造成闲置的占46%。“相当数量的土地被故意囤积或倒卖,开发商通过炒作房价、地价赚取暴利。

国企两难:

政府怎样才能既限制垄断又能保证私有企业与对手竞争的自由呢?这个问题已经被证明是一个两难困境。管制(regulation)的基本内容是制定政府条例和设计市场激励机制,以控制厂商的价格、销售或生产等决策。

房价两难:

【房价压力太大】中国当前真实GDP增速6-7%,考虑采购经理指数通缩2%实际通胀率应6-7%,经济已滞胀。另总债务105万亿,年利息5-7万亿,已超GDP年增额。这将致增长趋慢,债务趋多。短期内需扩大无望、外需被低工资国家抢,中国转型升级压力巨大。转型升级的空档期,游资要找地方呆着,所以房价…

消费拉动两难:

路透社:中国央行维持货币政策中立】央行受到中央政府和债务缠身的地方政府的游说,尽管CPI创十月最高,仍坚持货币政策中立。目前,政策制定者正面临两难境地,政府希望通过消费拉动经济而物价上涨挫伤购买力,但采取措施遏制通胀又将打压新近显现的经济恢复势头。

反腐两难:

“经济观察报·2012年度观察家年会暨第二届中国改革峰会”于12月19日在北京召开。北京大学教授张维迎在发表题为“反腐败的两难选择”的演讲时指出,如果对存量腐败“算旧账”,则可能使反腐败成为权力斗争的工具,他建议以“十八大”为界,搞特赦、算新帐。

政府拨钱两难:

让基层官员来花,基层官员经常陷入两难境地。花吧?达不到政策条件;不花吧?说你完不成任务。完不成任务就得受批评,迫使你完成任务,否则就摘帽儿;一摘帽儿吧,贪腐特权全没了。留给基层官员的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造假,就是诈骗。条件不够,创造条件也要完成花钱的任务。

基建投资的两难:

既有政府失灵也有市场失灵的问题。前者指政府投资的低效率和财政和公共债务的约束。后者指很多基建设施是自然垄断或者有较大的正面外部性,完全让市场主导会有投资达不到全社会最优水平的问题。

发展两难:

以单一国度而言,连续30年经济高速成长的、14亿人口的中国,绝对构成了全世界最有吸引力的市场。因此,世界各大国、各大经济体不论内心想法如何,都得给中国三分薄面。但是,如果一直不遵行普世价值观,长期剑走偏锋,把人口和购买力作为筹码,挑战国际社会,迟早会陷入内外交困、进退两难的麻烦中。

责任编辑: 郑浩中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3/1010/3403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