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外媒看中国 > 正文

英媒:中共三中全会五大看点 判断习近平党内地位

点此看大图片

习李联手释放重要信号,再次显示要〝壮士断腕〞推改革。(网络图片)

在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即将来临之际,中共国家主席习近平、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分别在不同场合围绕三中全会的重要议题发表讲话,释放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信号。近日,《金融时报》就即将举行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列出五大重要看点,方便读者预测、解读这次决策会议的意义。

BBC》引述《金融时报》记者吉密欧文章写道,中共高层政要几天后开闭门会议,〝改革〞、〝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习近平的〝中国梦〞无疑会被频繁提及,但最贴近一份切实的政策议程的当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3-8-3改革方案〞。对此,文章中特列出五大看点:风向征兆、政治改革、外交关系、社会改革、经济与金融改革。

五大看点

第一个看点:吉密欧的文章建议,可以通过中共官方媒体有关习近平的报导捕捉到重要信号和征兆,藉以判断他是想当最高领袖还是准备继续沿用目前的集体领导模式。

另外,假如已经退休的中共领导人,比如江泽民胡锦涛,在会上亮相,则可以解读为老一辈对习近平的权威、掌控全党和推进政策议程的能力还没有完全的信心。

在一个关于政治改革,吉密欧建议关注是否有更多高调逮捕贪官或反腐战役升级的消息,因为这类报导释放的信号可能是他在党内的权力基础尚未完全巩固。

对于外交关系方面,吉密欧认为全会上肯定会谈〝改革开放〞,同时,中国的周边邻居会聚焦习近平在会上是否会表现出对外更加强硬的姿态;如果是这样,那或许说明他在军方和强硬的民族主义阵营中的权力基础还不稳固。

另外,社会改革方面,文章指今年早些时候提到的一些争议较少的改革是否能变成现实,比如独生子女政策放宽和户口制度改革。这方面的动态有助于读者判断习近平政治地位的稳固程度,以及其政令得到贯彻的难易。

文章指出,与其他领域一样,经济和金融领域改革的〝深度和广度〞将有助于人们〝感觉〞习近平政治基础的巩固程度,以及今后几年里他的政策被贯彻实施的难易程度。

暗潮涌动习李不惜〝断腕〞清障碍

8月27日中共官媒报导称,中共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今年11月在北京召开中共第十八届三中全会。不仅将三中全会的时间推迟到11月,成为近20年来最晚举行的一次三中全会,会议主要议程为〝全面深化改革重大问题〞及〝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等。反腐破例成为三中全会的议题之一。

分析人士认为,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在即,并将推出系列所谓改革措施,当局绝对不希望薄熙来案影响这次全会,抢了三中全会的风头,也不希望在党内人心慌慌的状态下开这个会议。

外界普遍认为,一直是中共一个〝大坎〞的薄熙来案于10月25日10时二审宣判,是中共高层为免扰十八届三中全会将薄案二审〝速战速决〞。

在李克强经济改革措施屡遭利益集团阻击,大陆经济危机凸现的大背景下,习李联手释放重要信号,再次显示要〝壮士断腕〞推改革。

经济学家何清涟表示,摆在中共当局面前的,无论是政治还是经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中共高层各利益集团之间形成了一种互相支撑的危险平衡之架构,中共要想解决经济问题,但是难关重重。

责任编辑: 刘诗雨  来源:新唐人记者柳青综合报导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3/1107/347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