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教育育儿 > 正文

新华字典可以扔了 百年语文第一书重新面世

陈丹青感叹:“现在的孩子要能看到这部书,不知该有多高兴呢!”——有了它就可抛弃新华字典。【物】,新华字典解释是:东西;“我”以外的人或环境,多指众人。字课图说释义为,凡生天地之间者皆曰物,分动物、植物、矿物。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

 

1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

刘树屏编新星出版社

这是中国第一部中西合璧的百科字典,释字趣味横生,插图精美绝伦。

 

1

 

 

百年语文第一书重新面世

 

1

 

 

这是中国第一部中西合璧的百科字典,释字趣味横生,插图精美绝伦。

胡适童年读着这套书成长。胡适曾说,中国自有学校以来,第一部教科书,就是《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以下简称《澄书》),这一部读本在中国民教育育史上,有着历史性的价值。

在影响方面,不只是胡适,知名人士丰子恺梁漱溟、李四光、夏衍、袁牧、竺可桢、茅盾等都受惠于这套书。

时隔112年,《澄书》重新出版,再次发挥它的光热。“这是一件想起来就足以兴奋的事。”在《澄书》导读中,媒体人、作家胡赳赳写道。

作者

简介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的创制,得益于二人:一位是“澄衷蒙学堂”的创始人叶澄衷先生(1840—1899),一位是澄衷蒙学堂首任校长刘树屏先生(1857—1917)。

叶澄衷是清末沪上巨贾,晚年时将家产捐了个干净,热心赈济、救贫和办学,创办“怀德堂”、“忠孝堂”、“义庄”等慈善机构,倾巨资创办“澄衷蒙学堂”,对教育事业贡献良多。

刘树屏先生,运用博古通今之学问,倾力编撰而成此书。刘先生书文俱好、能办事,民国后隐居不出,民国六年辞世。

流传

民国小学堂的通行教材

《澄书》给胡适的印象深刻。中年时,他曾在一代名医陈存仁的陪同下,到上海造访澄衷学堂旧识,会见任职过校长的谢观。

胡适说:“这一部读本在中国民教育育史上,有着历史性的价值。”胡适问谢,是否还能觅到一部。谢说:“我本来有两部,一部在进商务编译所时,作为编著《共和国民教育科书》的参考资料;一部藏在家中,我可把这部送给你。”据陈存仁观察,胡适得书后,“摩挲了很久”,还写了屏条送给谢先生以示感谢。

《澄书》于1901年初版,作为有史以来第一部学校语文课本,“其精神传承直接影响了后来的《国民字课图说》,同一时代还影响了《共和国民教育科书》”。从晚清到民国,这条线索可谓一脉相承,“如果要找语文教科书的根,就得找到《澄书》这里”,胡赳赳说。

该书总共分为8册,第一册是“检字类字”,相当于索引,其他七册为字课图说的正文,共选取了3291个汉字,插图762幅。扉页刊“苏州吴子城绘图,本学堂印书处印”。当时以石版印刷流通,很快成为全国各小学堂的通行教材,“几十年间,其扩印之多、流布之广,版本之杂,一时无二”。

扉页所刊“苏州吴子城绘图”,“吴子城”是旧时民间对苏州内城的称呼,而目前可以考证,“苏州吴子城”乃民间画匠的化名。尽管是画匠作品,其书法与绘画艺术的典雅呈现,却令人赞叹不已。所绘图画分布各卷,风雨雷电、风土人情、世界各国、人文意趣等皆在笔下。

在版式上,《澄书》也一改线装书通常规范,采用“六宫格”,“使之具有图文合参、学养并重的含纳之趣”。因此种种,《澄书》至今是收藏家的珍爱之物。

认知

至高无上曰天

《澄书》处在西学东渐、思想杂出的旧学、新学接壤之际,因此在书中留下了特殊的记号,如:卷一中印有五十一幅世界和中国地图的插绘。

全书第一个字是“天”,简说部分仅13个字,“腆平声,至高无上曰天。天地,青天。”

“至高无上曰天,这就讲出了宗教概念,让孩子对天有所敬畏。接着,它讲物理的天,天,积气也,气包乎地。这是中西结合,循序渐进地建立了人与天地万物的联系。”出版人高晓岩说。

又如对于电的解释,也很有意思:“阴阳二气薄而生热,热而发光曰电”,“电速三倍于光,每秒约行五十七万英里。动植及金类多有含之者。今所用,则人造之电也”,讲到了人可以发电。

再由电的概念扩大到雷:“阴阳二电摩荡空际,鼓击而成声者为雷。雷声必在电后者,光行较速于声。如施放火炮,先见火后闻声也。避雷之法,勿近铁器,勿着湿衣,勿倚高墙,勿开窗户。屋高设防雷杆,可以引电入地”,为小学生提供了有用的防雷知识。

除了自然知识,在社会诸多方面,也加入了西方知识。

如对“议”字的阐述,“谓欲事合于义,必群相论议也。因引申为风议谏议之议。今中国有事上闻,辄归部奏;泰西各国则归上下议院公议”,字里行间,申明了西方的议会制度。

现在来看,小学生从此识字,会感到有点困难,但仍然符合幼儿的认知规律,胡赳赳认为,“当时学习的孩子受益匪浅。”

《澄书》不只是教人认得几个字,而是涵盖了语言、自然、地理、历史、物理、化学等多学科知识,被称为“一部小型的百科全书”。在胡赳赳看来,现代教育分工太细,“语文只是语文,数学只是数学”,但其实,认知是一体的、全方位的,“你没办法分开”。《澄书》正是提供这种一体式的认知。

反响

伸张儿童的心灵自由

《澄书》是适合父母带着孩子阅读的亲子读物。对于儿童来说,这套书大有用处,对于为人父母者,亦能发挥作用。“最好是每天认识一个字,全部读完,差不多要10年。”胡赳赳如是建议。

在网上,网友“半闲空间”也提出:“昔时发蒙之作,现今的家长们尤应补修,欲教育好"下一代",当先挽救缺少教育的"这一代"。”

在澄衷学堂,“性灵说”是被积极倡导的:“训蒙以开发性灵为第一义。教者了然于口,听者自了然于心;即或秉质不齐,亦宜循循善诱,不必过事束缚,以窒性灵”。

《澄书》正是在这样的主张下产生的,它致力于培养人格,伸张心灵自由。

胡赳赳认为,今日之学校教育,听话与服从上升为第一要务,心灵之自由、性格之淳然,反而如窒如盲,“回望历史,反观自身,《澄书》做到了一部原典该做到的品性。”

胡赳赳一再说明:“有些语言,你以为你在使用,但是你不知道它的本来意思,你根本没有擦亮它。我们总是轻飘飘地使用,一旦你找到汉语的重量,你就不会这样,你就会心生敬畏,下笔会感到有千钧之力。”

在微博上,学者余世存感叹:“中国人的文化标准中有一条即是认字,故传统教育中能认字就是有文化的人,因为汉字中有做人的道理,有哲学、心理学、医学……”。

余世存认为,当代人虽然读了大学,但多半不会认中国字了;文字跟数字一样,在我们这里只是被利用的工具,我们还未生活在尊重其价值的文化里。综合

附录

澄衷学堂与《澄书》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里有3291个汉字,762幅插图,内容涵盖天文地理,自然现象,山川河岳,地方小志,乐器武器,花鸟鱼虫,矿物金属,日常生活,农业洪业,动物植物,人类活动,语言文字。

“澄衷学堂”从兴办到1949年的五十年间,先后培养了数千学子,其中著名人士便有丰子恺、胡适、李达三、李四光、钱君陶、夏衍、袁牧、竺可桢等。茅盾曾回忆,他童年所用的启蒙教材,也是由母亲为他选定的《澄书》。1902年秋,“澄衷学堂”第一任校长刘树屏出任安徽芜湖观察使,校长一职遂由总教习蔡元培先生代理。

49年后,澄衷学堂渐革变为如今著名的上海澄衷中学。

责任编辑: 郑浩中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4/0216/3725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