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情感世界 > 正文

现实版的越南新娘:变了味的“爱情买卖”

近来“越南新娘”再次成为了热点话题,去越南买一个新娘,甚至去越南“团购新娘”,貌似成了解救中国大龄男青年的有效良方。以5万左右人民币的代价,换一个漂亮温柔贤淑的越南妻子,真有这样的好事儿吗?我们来分析分析去越南“买”个新娘真的靠谱吗?

【越南新娘多少钱】越南“买妻”现状分析

——“越南新娘”的前世今生

近年来,“越南新娘”带上了贩卖妇女、买卖婚姻等负面色彩,并被解读为中国低阶层男性的婚姻梦。但“越南新娘”最开始的含义可不这么负面。

①最初的越南新娘:美好的中越通婚历史

原本,“越南新娘”的含义,在中越上千年的交流史里,仅仅意味着上千年的通婚,其基础是国界两侧共同的文化、习俗和信仰。中越山水相连,虽然古代两国都在边境地区设有各种关隘和哨卡,防止两国居民相互往来,但是关卡隔不断两国人民的往来和通婚。越南妇女嫁入中国广西、云南境内,中国男子进入越南谋生与越南“番妇”结婚的现象并未间断。

由于古代、近代越南处于疆域扩张时期,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对中国人入越比较欢迎,既可征收人头赋税,亦可借助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开发越南。尽管明清政府有禁止中国人跨境通婚之令,但是,中越边境小径相通无数,边民往来出入方便,朝廷虽有禁令,但边民通婚从未间断,中越边民通婚习惯一直延续至今。

②近代的越南新娘:改善生活的方式

在越南,胡志明市以及湄公河流域地区似乎可以追溯为最早的“越南新娘”发源地。当时在这一地区,大多数女性受教育水平低以至于找不到工作,她们并没有足够的信心去独自面对生活,因此她们中的一部分更希望能通过嫁给外国人的方式摆脱贫困。

这些嫁出去的越南新娘生活得好吗?曾有这样一份统计,大约有83.6%嫁往国外的“越南新娘”对婚后生活感到满意,她们会定期向家人寄回家用,有36.3%的“越南新娘”家庭因此生活水平超过了越南的平均值。从1998年至2010年,越南司法部曾受理了29.4万多例“越南新娘”嫁往国外的申请,几乎涵盖了世界上5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多的是嫁往中国、韩国、德国、加拿大、法国和美国等。由于先“嫁出去”的一部分人尝到了甜头,因此“越南新娘”现象开始蔓延至越南中部山区、沿海地区甚至北部地区,这些生活在较贫困地区的越南女性就成为目前“越南新娘”的主力军。

③现在的越南新娘:变了味的“爱情买卖”

越南新娘口碑“走红”且花费不高。由于越南的女性勤劳、朴实,个性又比较传统,因此受到周边一些审美取向相似国家男性的青睐。尤其是中国、韩国都面临着男女比例失调的问题,一些适婚男性、特别是生活在农村地区的男性很难在当地找到对象,因此就将目光转向“越南新娘”。迎娶一个“越南新娘”的花销确实相对较低,通常在几万元人民币左右,这对于生活并不太富裕的农村人口而言,算是可以接受的。

“商机”诱惑出了鱼龙混杂的越南新娘中介市场。一些机构和个人察觉到了其中的“商机”,因此在中国大陆、中国台湾以及韩国等都存有大量的“越南新娘”中介机构。近年来,帮忙介绍“越南新娘”的中介市场一直是鱼龙混杂的局面。越南警方也曾破获了几个人贩团伙,这些人以婚介为掩饰,实则进行人口贩卖活动,导致一些越南女性成为受害者,甚至受逼迫从事卖淫。

很多“越南新娘”沦为经济交易。许多“越南新娘”与她们的外国丈夫都不算是自由恋爱、自愿结合,婚姻只是为了经济利益。一旦经介绍成功,双方通常都会选择“闪婚”的方式,整个过程只需一星期左右,婚礼通常也比较简单。因此,有一些“越南新娘”并没有为婚后的生活感到快乐。而对于娶回了“越南新娘”的中国人来说,结局也未必是皆大欢喜,翻一翻国内的新闻报道,“骗婚”“逃婚”的新闻不少。通过黑中介介绍的“越南新娘”没有户口没有结婚证,逐渐成为“隐形人”,她们的权益得不到保障,孩子难以落户,将来面临入学难等问题,一旦这些“越南新娘”被遣返,她们的“丈夫”往往落得“人财两空”。

“越南新娘”从一个美好的词汇,逐渐被加上了“交易”的负面色彩,而面对越来越大的结婚成本与压力,对越南新娘抱有憧憬的中国男人范围已经从农村向城市蔓延。那么,在现实的背景下,去越南买个新娘到底靠不靠谱呢?

【越南新娘多少钱】越南“买妻”现状分析

——去越南“买妻”?其实很不靠谱!

①先看看所谓的“越南买妻”到底是怎么“买”的

流程:中国与越南的中介婚姻机构相联系(越南方面叫“养妈”),组织中国单身男士去越南相亲,在越南当地组织婚礼,并办理女方来中国的种种手续。中介可以帮忙办理护照、全程充当翻译,甚至有中介有“保质期”服务:如果新娘娶回来跑了,中介提供“保质期”,确保一定时间内还会免费挑选一个满意的新娘。

费用:以浙江某中介为例,一般会先交定金2000元(成功后定金从相亲服务的总费用里扣除)。在越南相亲到喜欢的女孩子,把双方结婚事情定下来后,交1万元钱办相关的手续,举办婚礼前须交清剩下的18000元,男方方可带新娘回国。这3万元钱包括相亲活动、女方酒席、婚纱摄影、婚前双方体检、女方单身证明及公证、女方来中国护照、签证、越南媒人礼金的费用。但实际上所付的费用远远不止这3万元,给女方父母的红包、给女方买的金戒指、金耳环、金项链以及在越南8天的生活费等等都需要自理,而且每一项都规定了最低消费。

越南娶老婆费用清单(费用共约3.5万元人民币)

●办理护照220元●公证费用830元●手续确认300元

●越南领事馆(上海)签证1650元●南京到上海所有开销610元

●南京飞南宁往返机票1880元●越南相亲费1000元

●中介及办理相关结婚证件费用15000元

●婚宴礼服摄影等结婚费用14000元

②“越南买妻”实际上违法了中越两国的法律

从越南买妻的流程来看,整个买妻是以涉外婚姻中介服务为外壳。虽然我国对涉外婚姻并没有禁止性的规定,但对涉外婚姻中介机构有明确的禁止性规定。国务院办公厅曾下发《关于加强涉外婚姻介绍管理的通知》,其中明确规定:严禁成立涉外婚姻介绍机构;国内婚姻介绍机构和其他任何单位都不得从事或变相从事涉外婚姻介绍业务。

公安部刑侦局打拐办主任陈士渠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人口不是商品,所谓的“团购新娘”有可能涉及拐卖,也有可能涉及婚姻诈骗,双方一旦发生纠纷,权益很难得到保障,难以得到有效的法律保护。陈士渠同时表示,针对一些网站和中介机构,打着介绍涉外婚姻的旗号非法盈利的行为,公安部将会同外交部、民政部,严厉打击这种非法活动。

③即使不考虑或中介想方设法规避了违法风险,还有很多风险

即使抱有侥幸心理认为可以规避法律风险,越南买妻这事儿依然风险很高。

最严重的是被骗婚,新娘跑路。“越南新娘”一家和中介勾结,嫁过去以后中介帮忙逃离,反正跑回越南男方也找不到,在越南花点钱换个中文名字又能到中国骗婚了,何况中越的婚姻状况也没联网,在中国登记的越南查不到,在越南登记的中国查不到。经常会有买来的“越南老婆”跑了的各种新闻见诸报道,比如:“越南新娘为离家出走捆绑婆婆致死被判10年”、“老父帮儿讨越南新娘,‘儿媳’自残又‘跑路’”……

相亲过程中被中介榨干钱财。因为一到越南,语言不通,基本上可以说是什么都是中介说了算了,比如你的收入、房产情况被中介成倍夸张你也不知情,“而你看上的女孩如果开始同意了,她能反悔,而你就不能了,就算等2个月你也要等(不过也只能等2个月,因为你的签证只有3个月),你反悔了就得赔钱,因为中介人能找出50个赔钱的理由”(知乎网友ShuenKUNG)。

新娘就算不跑也不省心。从经济成本来说,所谓的5万元人民币只是中介费用,且不说彩礼,以后还可能会给女方家庭经济支持,回国后的国际长途一月就能花费一千块(女方想家打电话总不能一直拦着吧)。而且因为教育程度和语言问题,基本上需要你自己一人承担两人甚至更多的经济负担,而且心灵沟通、思想交流也存在障碍,恐怕新娘很难实现你对她“温柔贤淑”的期待。

综上所述,去越南“买妻”根本就是不靠谱的事儿。

【越南新娘多少钱】越南“买妻”现状分析

——不买新娘,正经找一个越南新娘靠谱吗?首先破除误解!

当然,如果是自由恋爱,认识一个越南姑娘,娶回家当老婆,那肯定靠谱。不过你得先破除一些对越南和越南女性的残旧印象。

误解①越南男女比例严重失调

一种流传甚广的说法是,“越南因为长期的战争导致男女比例失调,越南男女性别比为3:5,甚至2:5,因而政府鼓励多妻,在越南一个人娶三、五个老婆是家常便饭”,而实际上,2014年,越南全国人口达到9000万,其中男性人口占50.2%,女性占49.8%,男女比例已经正常。

误解②越南姑娘都会中文

除了侨民和有条件学习第二外语的越南人,其他大部分是不会中文的(会中文的你也不敢要,那些大多都是职业婚骗;还有些是在中国留过学又有见识有思想的女性,但是别人条件那么好是不会嫁给你的)。越南用的是拉丁字母书写的越南字,与中国接壤的北越边境中文使用率稍微高一些,很多做小买卖的边境居民能把中文当做母语,可以用非常流利的中文对话,甚至还会粤语,就跟中国边境很多人会讲越南语一样。(ShuenKUNG)

误解③越南姑娘美女很多

哪个国家都有美女,越南也不例外。每个“买妻”广告的开头都是惊为天人的越南美女,但据网友实地感觉:从面相上来看越南姑娘和两广人比较相像,越南美女的比例不见得会高于广西。惊为天人的美女肯定也有,不过相应的也会眼界很高。

误解④越南姑娘都很向往中国

尽管中国整体物质水平比越南好,但也不是所有的越南姑娘都想嫁到中国,就像不少去美国读书的中国人最后选择回国一样无可厚非,那里有他熟悉的地方和他爱的人。别人在越南活得好好的,生活水平比中国很多地方都高,为什么要不远万里跑来嫁一个素不相识的中国男人?

责任编辑: 宁成月  来源:蚂蜂窝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4/1021/460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