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言论 > 正文

习近平:可圈可点的730天

习近平给中国社会的失望群体以希望,也为习近平争取了时间,赢得了蜜月期。

2012年11月15日,中共18届1中全会上,习近平当选新一任中共领导人。习近平主政届满两年之际,他在中国国内的政治蜜月依然胶着,民间的“习大大”热有增无减,《人民日报》把习近平赞为“中国的新设计师”。国际上,习近平被视为是毛泽东邓小平之后中国出现的又一个强势领导人,美、俄、日等国都在从不同视角重新打量中国。

BBC中文网记者白墨邀请了在香港的时政评论员张炜和在北京的时政评论员韩德强一起,首先就习近平执政两年来的作为做一个盘点。

张炜曾在八十年代任天津经济开发区主任。八九年离开中国后,曾在英国剑桥大学等多个学术机构讲学、研究,现居香港。韩德强有“中国新左派领军人物”之称,是网站“乌有之乡”的创办者之一。现任北京航空管理学院教授。

记者:首先,习近平主政届满两年,他最主要的“政绩”、给世人印象最深的“大手笔”有哪些?

张炜:江泽民胡锦涛相比,习近平上台是有备而来。他从80年代开始就从基层做起积累经验和政治资源,为接班作准备。所以他一上台就立刻展现出个性。无论从巩固个人权利还是维护中共执政,他都做了几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首先是大力反腐。习近平的反腐改变了两个规则,一是“刑不上常”的规则,二是通过中纪委对地方垂直领导,派出中央巡视组,改变了“政令不出中南海”的局面。通过改变这两个规则,习近平大大巩固了自己的权利,这是他作为一个政治家的成功之处。

第二是不失时机地打出了“全面改革”这张牌。提出了“让市场决定资源配置”。这个概念过去是不敢提的,过去只能说“发挥市场的作用”。他还提出“把政府权力关进笼子”,这些主张都是朝着有利经济发展的方向走的。这张牌给中国社会的失望群体以希望,也为习近平争取了时间,赢得了蜜月期。

在国际舞台上,习近平表现出积极进取的姿态,一改邓小平的“韬光养晦”策略。

在国际舞台上,习近平表现出积极进取的姿态,一改邓小平的“韬光养晦”策略,特别是对日本有意表现出强硬的态度,希望通过日本这个棋子改变中国在国际战略格局上的位置。

韩德强:习近平上台后作的最明显的也是难度最大的一个动作就是反腐,令人刮目相看。反腐已经成了“风暴”了,全国上下弄得“官不聊生”。

第二个值得欣赏的是他在外交上取得的成就。中俄成为真正的战略伙伴,中国的活动余地大多了,与美国讨价还价的余地也大多了。与普京的联手除了机遇,更是主动的选择。从自由主义政治哲学角度,这是两个独裁者惺惺相惜,而从老百姓的角度,俄罗斯的老百姓喜欢普京,中国老百姓喜欢习近平,你不是要民主吗?这就是民主。

记者:中共每一代领导人都讲反腐,到了江泽民、胡锦涛时代更是一上台就高举“反腐”大旗,把“反腐”重要性提到了“亡党亡国”的高度。那么,习近平的反腐与江、胡的反腐有何不同?

张炜:首先力度不可同日而语。他在一年半的时间里抓出了59个部以上领导干部,这个速度和力度是过去没有见过的。其次是我前面提到的,习近平的反腐改变了两个规则,改变规则就给下面的百姓以希望,起到了振奋民心的作用。

而从对反腐意义的个人认识上,习近平与江泽民和胡锦涛有很大不同。习近平作为“红二代”,他是抱着“保江山”的历史使命来反腐的。而江和胡都是一种“看家”的心态。

韩德强:习近平的反腐与他的前任的反腐,从老百姓的感觉来讲是太不一样了。现在当官的吃饭不敢吃,泡澡不敢泡,豪车不敢坐,这种感觉过去没有过的。

记者:习近平的“败笔”之处呢?换句话说,他暴露出的力不从心或“软肋”之处?

张炜:习近平反腐的目的是“保江山”,而不敢对产生腐败的制度本身下手。这就给他留下了一个很大的风险——他的反腐得罪了中共的整个官僚系统。

习近平还表现出政治上的人格撕裂。他想把毛泽东与邓小平二者柔和起来,但他不是被扯到毛的一边,就是被拉到邓的一边,从目前看,他是滑向毛的一边。

韩德强:从老百姓的角度看,习近平还是有点鞭长莫及,中国社会的许多“潜规则”还是没有改变。老百姓还是抱着一种观望的态度。

记者:习近平入住中南海730天,世人看到了一个怎样的习近平?或者说,习近平希望人们看到一个怎样的习近平?

张炜:习近平希望向世人展示的,是一个有抱负的、进取的,要使中国中兴、使党中兴的一个强人领袖形象。习近平上台两年,已经树立了这个形象的雏形。习近平的目标,是要做“毛泽东+普京”。

韩德强:习近平赢得了左、右政治势力的支持,不同政治光谱的人都从习近平那里找到了自己需要的那段光谱。

记者:那么,习近平是否已经树立起绝对的政治权威?今后八年中将会面对怎样的挑战和变数,他是否能继毛邓之后成为“习伟人”?我们在明天(14日)的《习近平:后八年的挑战和变数》中继续分析。

责任编辑: 刘诗雨  来源:BBC中文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4/1114/4718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