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中国经济 > 正文

外媒:中国经济存巨大浪费 6.8万亿美元被白扔

摘要:政府研究人员撰写的一份报告称,闲置公寓楼林立的“鬼城”、被遗弃的高速公路和被关闭的炼钢厂遍布中国全国各地。自2009年以来,政府刺激措施和亢奋建设活动已造成6.8万亿美元的投资浪费。

发改委及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的研究人员认为,“鬼城”、“空城”、废弃的高速公路和到处束之高阁的炼钢厂正是政府刺激和过度施工建设的恶果,也是2009年以来中国浪费了6.8万亿美元投资的体现。这是中国政府研究人士对此前大规模刺激成效的最新质疑。

英国《金融时报》援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徐策和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的王元的报告称,仅2009-2013年,就有将近半数对中国经济的投资属于“无效投资”。这类投资大多直接流入了钢铁和汽车制造业,而这类产业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得到的政府支持最多。

今年中国很可能创下自1990年以来最慢的年度增长,这份报告突显出,中国领导层越来越担忧投资浪费造成项目烂尾和不良贷款充斥金融体系,产生各种经济和社会后果。

报告认为,超宽松的货币政策、政府投资计划极少或根本没有监督,以及扭曲的官员激励结构,在很大程度上酿成了这些浪费。报告写道:“近些年投资效率急剧下滑,全球金融危机以后变得格外明显,产生了许多过度投资和浪费。”

总部位于中国的新兴市场咨询机构Emerging Advisors Group创始人Jonathan Anderson预计,过去五年,中国约有1万亿美元因为疏于监管和投资冒进而白白浪费,“可能相当于5%的年度GDP打了水漂”。

今年7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在《求是》杂志上的发表了文章,题为《拨开中国经济悲观论的雾霾》。文章指出,以往的增长源泉已经式微,经济发展方式必须从劳动力和资本投入驱动型,转向主要依靠创新和生产率提高驱动型。

文章写道:“在人口红利消失、制造业比较优势减弱,从而供给因素制约投资需求的情况下,刺激性政策除了通过补贴等方式保护落后产能,并不会对竞争性的实体经济产生推动作用。由于基础设施需求是由实体经济派生出来的,在实体经济没有更大投资需求的情况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需求也是不足的。所以,刺激性政策除了制造新的产能过剩之外,只会把流动性引向房地产、股市、海外资产等,最终推动经济泡沫。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泡沫经济破裂以及此后的长期经济停滞就是一个例证。”

近年,中国试图转变中国严重依赖投资和信贷的增长模式,转向在更大程度上依靠消费和服务业。但针对今年经济增长持续放缓,中国政府从4月初开始推出一系列“微刺激”政策,比如加大对棚户区改造的支持、加快铁路建设,并鼓励基础设施项目引入民资。

5月30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加大“定向降准”措施力度,对发放“三农”、小微企业等符合结构调整需要、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实体经济贷款达到一定比例的银行业金融机构适当降低准备金率,在“稳投资”的同时实行“定向宽松”。

其中投资效率问题已引起决策层重视。除了加快基建项目投资,“如何促进有效投资”一直是最近两个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关注的重点。10月以来,国务院常务会议共召开七次,其中三次都以投资为主要议题,或修订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以促进有效投资,或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在讲话中也对刺激政策有一番评论:“刺激政策本身是一个中性词,我们现在有点负面化了。如果增长下滑得过快,该刺激的还是要刺激。”刘世锦认为,在目前这个转型期,刺激的目的是为了托底,不要让它下滑的过快,而不是为了提高。

 

责任编辑: 王笃若  来源:搜狐财经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4/1128/478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