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大陆 > 正文

揭上海外滩踩踏悲剧根本原因:政府麻痹失职了

已连续举办3年的上海跨年迎新重头戏—“外滩灯光秀”,今年改到外滩源举办,然而很多人表示对此并不知情,赶到外滩跨年的人数仍然很多。不过,随着灯光秀的取消及相应安保强度的降低,往年被各种安保措施严密控制的外滩,此时却已经成为一个相对“自由开放”的空间,汹涌的人流隐藏着危险,等到监控发现问题,支援警力入场为时已晚。警方存在对人流量预估不足的情况,虽然迅速组织了500名警力参与疏导人流,但由于现场人数过多,还是没能阻止悲剧的发生。

外滩踩踏悲剧三大主因

昨天,上海市黄浦分局指挥中心副指挥长蔡立新对媒体表示,对于“12·31”上海踩踏事件,警方存在对人流量预估不足的情况。虽然迅速组织了500名警力参与疏导人流,但由于人数过多,还是没能阻止悲剧的发生。

多位当晚在事故发生地执勤的工作人员表示,连续举办3年的外滩跨年灯光秀突然停办,众多不知情游客仍涌向外滩。除警方承认的问题外,现场安保力量缺乏,当晚未像往年一样实行交通管制措施,也是促成该起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

无交通管制措施

昨天,在“12·31”上海踩踏事件发生地—上海外滩陈毅广场,不断有群众赶来敬献鲜花寄托哀思。上海有关部门也取消了所有跨年活动,一起为这场事故中的死难者祈福。

在事发现场的东侧是高于地平面四五米的外滩观景平台,向东可以观看上海浦东夜色,向西可以对视外滩西洋建筑群。西侧是中山东一路,事发当晚却并未封路限行。

一位外滩风景区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道,往年举办外滩灯光秀跨年迎新活动时,前来观看的游客需要经过4道管控“防线”才能到活动核心区—外滩观景平台。这些“防线”会由武警、公安、协警以及志愿者共同组成,人流过马路时也会有开关闸措施。“而实际上,往年即使是持票游客和像我这样有工作证的人,也不能上到外滩观景平台上,因为那是给媒体摄像组留的直播机位。”

据了解,从2012年新年元旦起,上海开始连续3年在外滩上演国内最大规模的跨年3D灯光秀。那3年的交通管制措施极为严格,外滩附近的中山东一路、北京东路、四川中路等周边区域的路段禁止一切车辆通行,黄浦江东金线轮渡双向停航,黄浦江人行观光隧道关闭。在外滩附近的地铁2号线、10号线的南京东路站都会封站。

而事发当晚,往年的这些交通限行措施均被取消。“我们事后分析,可能有很多浦东陆家嘴的人乘地铁来到浦西,由于不封站,地铁流带过来的人很多。”风景区管理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说。

安保力量严重不足

据了解,往年上海外滩组织跨年灯光秀的时候,当地警方都会制定相应的大客流安全预案。“其实我们外滩在联防联动上做得还比较好,比如我们在重大活动时会调用我们的城管协助警方维持秩序,甚至包括我们搞绿化、搞保洁的工人也都是平安志愿者。”外滩风景区管理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说。

在外滩风景区综合管理和应急联动指挥室,外滩所有监控探头采集的画面都可以看得一清二楚。派驻这里的警员介绍,在外滩有重大活动时,这里是控制人流的指挥中枢,工作人员通过这里观察到外面的人流情况,指挥外面的警力及时调整。“比如说在新年倒计时时,警方会根据情况适当在中山东路的车行道放行一些没有票的观众进来,但这都是可控的。”

据了解,事发当晚公安方面也曾根据这里观察到的人流情况,迅速组织了500名警力参与疏导,但为时已晚。昨天一位正在和平饭店外执勤的武警表示,当晚由于人员密集度已达峰值,他们很难观察。“也是在出事后许久才得知,人群中发生了踩踏事件。人太多了,我对面十米左右的车都看不见”。有现场警员也证实,今年武警在外滩投入的兵力少于往年,原因是跨年灯光秀已经取消。

风景区管理办公室人员介绍,事发当天,按计划他们的安保力量分成两班,从早上10点一直工作到第二天凌晨2点,而执勤范围是从外滩源、外白渡桥、陈毅广场、金融广场一直到十六浦,一共就只有三四十人。“在重大活动时,我们是辅助力量,那天我们在现场的人已经被淹没在人海里了,根本无法工作。”

人流达到外滩峰值

景区管理办人员介绍,在停办外滩跨年灯光秀前,他们和警方曾多次看过现场录像。“公安一直提出来,这种大客流的人流集聚活动危险性特别高,太容易失控了,所以他们一直希望停办。今年,这一提议终于被采纳,2015年迎新跨年灯光秀被转移到附近的外滩源小规模举办,而且需要凭票入场。”

“连续办了3年的灯光秀突然取消,虽然当地媒体已报道了这个消息,但很多人不看,而且到现场的多数都是外地人,外滩是他们跨年最想去的地方。”在该工作人员看来,事发当天的人流已经绝对达到外滩峰值,但却没有相应的安全组织预案保障。“警方确实高估了媒体此前对停办外滩跨年灯光秀的宣传力度,而低估了当天的人流量。”

专家:麻痹大意“心防”懈怠

悲喜之变有时只在瞬间。36个曾为庆祝跨年活动而雀跃的鲜活生命,已经永远无法看到新年的阳光。与很多人一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安全管理资深专家张弘对这个事情感到“震惊”。他说,作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上海的城市社会应急管理在全国是比较先进的,而且还经历过世博会安保长达7个月的常态化历练,想不到却发生了如此严重惨痛的事件。

警察未能及时进入核心区域

据介绍,考虑到人流量众多等问题,今年外滩没有组织大型跨年迎新活动,取消了往年举办的灯光秀,一个小型灯光秀在另外一个地方通过卖门票的方式举办。所以,这意味着,此次跨年庆祝活动是属于市民自发的。上海相关部门称安排了700多名警力到场。黄浦公安分局指挥处指挥中心副指挥长蔡立新说,23时30分后,从监控探头中发现陈毅广场上下江堤的一个通道上发生人员滞留的情况,立即调集值班警力赶赴现场。

在到达中心区域后,警方发现部分群众已出现身体不适情况。整个组织工作先后调动了500名左右的警力,先期到场的警察立即采取了救援救护工作,打开通道,用警察工作车辆及时运送伤员。

不过,警方也承认,由于当天人流密集,23时30分发现客流异常增多时,警察未能及时进入核心区域。由于是采取强行进入的方式,所用时间比正常时间要多。蔡立新称:“整个事件从我们发现这种情况到把人流分散开来,开展救护工作,大约是在5分钟到8分钟的时间。”

根本原因是政府麻痹大意

张弘通过多年研究得出一个判断:如果以一国之力或一个地区之力来举办一个特大型的活动,出事的可能性反而小。政府作为主办方会高度重视,长时间准备。从近些年发生的类似事故看,往往是非政府主办的、民间性的一些活动,如灯会、展览会和一些体育赛事,容易发生这样的事故。例如北京密云灯会踩踏事故、杭州西湖烟花大会烟花窜入看台烧伤百人,再早的如太原迎泽公园踩踏事件等。

从这个角度看,他认为不是能力问题,根本原因是政府麻痹大意,“心防”懈怠了,而“心防”应该是放在第一位的。对这个活动可能发生的短时间内大量人员的聚集可能产生的后果预案不够,“这是非常要命的事情。”

海恩法则指出:“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其实,公开的多个信息都已经透露出危险的信号,但是都被管理者忽视了。

截至2014年12月31日22时37分,上海地铁全网14线337座车站已共计运送乘客超过1000万人次,打破全网客流最高纪录,更轻而易举地“击败”上年同日的889.8万人次。31日21时,不少网友已在微博上晒出照片,由于人流规模不断增长,导致外滩附近人山人海,几乎已经难以挪动。

此外,专家分析,大型活动中公安机关负有监管责任,对可能发生的事故应事先提出警示和警告。有关方面对可能发生的事故,预案中没有考虑到。

人多是决定性因素

在关于事件原因的还原、分析中,有两件事情最令人关注:一个是观景台“有的想上、有的想下,形成对撞”;另一个是所谓“撒钱事件”。

张弘说,从观景台出口发生的拥挤来看,那里发生了力学上的“成拱效应”,想进去的人和想出来的人挤到一起,牢牢堵住,两头顶起来了。

“上海外滩观景平台地形狭长,陈毅广场的台阶结构也不利于人群流动,对这些高危地带,应有应对大人流量的特别预案,事先作出更为充分的分析和评估。包括警力配备、志愿者力量、各种保障措施等。”复旦大学城市公共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滕五晓说。

事发后,有目击者称当晚发生了“撒钱事件”,引起很大骚动。这个说法引起极大反响,一时间,似乎“撒钱者”成了罪魁祸首。但多位现场目击者的说法和判断互相矛盾,甚至冲突。

昨晚上海警方公布抛撒疑似“美元”的调查结果,该疑似“美元”为外滩18号一酒吧代金券。视频监控显示距离踩踏事件现场约60米的外滩18号疑似纸张高空飘落后,引发少数群众捡拾,未发现人群挤压,且此事发生在拥挤踩踏事件之后。

张弘认为,人多是决定性因素,其他都是触发性因素。“别说有刺激性行为,这种时刻,只要有人突然倒地,就有可能发生连锁踩踏。”

他说,最重要是环境预防不够。从上海此次事件的画面来看,外滩地区人员稠密到无法立足,能容纳人的地方基本全是人了,找不到一个可以疏散的区域,那么应急通道在不在?有没有预留疏散的区域?一旦发生人员拥挤怎样协同?从环境设计角度看确实存在很大问题。这种大型活动,对人数要控制,行走路线、疏散路线不能出现堵塞和堆叠。而且,必须保证公安、救护等应急队伍进场畅通无阻。

应常设安全管理部门

滕五晓说,对特大型城市而言,安全管理应该设立一个常态化的职能部门,其有能力统筹涉及城市安全的各个重要部门,并监督、保障安全措施的执行到位。“现场拥挤、混乱、失序的场面,手足无措、慌乱焦虑的人群,也暴露出我们长期以来在应急演练、安全教育等方面的缺失。”

由于发生踩踏事件,包括一些地方表示要取消类似大型活动。张弘认为,这是因噎废食,关键是相关部门的预案、保障应对措施要跟上。

责任编辑: zhongkang  来源:北京青年报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5/0102/494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