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军政 > 正文

挺习党媒:习近平“妄议中央”刺向谁?图

作者:

习近平一句“妄议中央”,不出意外地成为各路舆论场口耳相传的热门话题。谁在妄议中央?是官方此前公布的“新四人帮”,还是另有其人?中央究竟可不可以议?“妄议”与“议”的边界在哪里?标尺掌握在谁手中?这些问题,首度披露的习近平关于反腐的讲话并没有给出明确答案。

天子脚下,莫谈国事。习近平那段被众媒体推荐至头条展示的讲话,大抵传递了这样的宏旨。不妨先来回顾内容本身。“一些人无视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为了自己的所谓仕途,为了自己的所谓影响力,搞任人唯亲、排斥异己的有之,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的有之,搞匿名诬告、制造谣言的有之,搞收买人心、拉动选票的有之,搞封官许愿、弹冠相庆的有之,搞自行其是、阳奉阴违的有之,搞尾大不掉、妄议中央的也有之,如此等等。”以“仕途”和“影响力”作为目的之后,缀了值得一书的“七大”手段。之所以最后提及的“妄议中央”成为最热点,在于这是“第一次”公开亮相。

民众开始沸腾了!为什么?因为据考证,妄议中央,相当于欺君罔上;2015年的最热词,跑不了了,即便新年才刚刚开始;这话的意思是,有人要另立?来个“妄议中央”罪又何妨?或振奋或揶揄,总归都是小弦切切如私语。微博认证名为“尹鸿伟记者”的网友搬出实例奉劝大众——普通人不要妄议君主。实例包括:2014年11月23日,泰国警方发言人普拉育表示,泰国中央调查局局长彭帕及副局长柯维已被逮捕,罪名是“冒犯君主”;此前一周,一名电台主持人被控诋毁王室,被军事法庭判处监禁五年;11月初,一名24岁的学生也因为同样的罪名被判刑两年半;另还有一名28岁的音乐家,更被判监15年……

如果将妄议中央的主语圈定在官场,那么习近平指向的,无疑是周永康徐才厚令计划之流,以及无数个自十八大以来被打落的苍蝇。但是如果将主语扩大至普罗大众,那么妄议中央者,便可能是那些针砭时弊、与中央唱反调的自由民主派。放在更小的范围内,妄议中央者,甚至有可能是坐在电脑前点击键盘表达对政治对社会不满的弱势群体。所以民众之沸腾,除了表达对圈定主语后的大快人心之感外,又何尝不是在表达另一种抽离主语后的担忧和焦虑?

政治原本可以成为每个人的副业,但是在“妄议中央”被当局打入冷宫后,这样的副业恐怕会因为容易惹祸上身,故而遭遇全面围剿和抛弃。人们有理由相信,习近平挥出的皮鞭,打向的是蛀虫是巨贪,但是当中央成为不可议论的对象,那么下放到操作层面,谁能保证各个层级不会将范围进一步扩大化?血的教训,无远弗届。为避免“妄议中央”引发的舆论躁动,或是别有用心之人将不明真相地群众带跑偏,人民日报旗下的微信公众号也是蛮拼的。一篇应时应景推出的《反腐过头了?!继续反腐当破除三个谬论》,可谓此前反腐四大宏论,也即拐点论、终点论、反扑论和上限论的深化和延续。

在三个谬论中,首当其冲的反腐过头论,是对终点论、上限论的反驳。“反腐岂能设上限、定终点,贪腐分子当然应该有多少查多少,违法违纪当然应该无论位多高、权多大都一视同仁,腐败不除反腐败当然应该持续。腐败分子,有的抓有的不抓,一时查一时不查,人民群众不会答应,党纪国法更不允许。”连习近平也强调,反腐不定指标,上不封顶。持“反腐自黑”论者,要么是认为反腐揪出一大批蛀虫,会让百姓质疑为何党内有这么多人贪腐,要么是觉得贪官落马后曝出的诸多贪奢淫逸内幕,会影响公众对党的信心。这种逻辑经不起推敲,一戳就破,因为讳疾忌医,藏着捂着,养痈成患,势必会酿成更大的危害。至于反腐无用论者,大多受“无官不贪”刻板成见的影响,认为腐败根子除不掉,“无论如何反腐败,其结局都必定是越反越腐败。”三大谬论之外,定然还有更多坊间论调,党报微信公众号弃而不书,也是在拿捏和度量。

中纪委五次全会将在四个方面做出新的安排:层层传导压力,各级党委要真正扛起责任;作风建设到了节骨眼上,越往后执纪越严;继续保持高压态势,重点查拟提拔的干部;哪有问题就巡视哪,谁问题突出就巡视谁。

当然,最大的籍由,非习近平抛出的强势反腐论调莫属。除了“妄议中央”,语录中亦不乏点睛之笔——反腐天塌不下来;有人搞匿名诬告、制造谣言;巡视要派出“侦察兵”;对领导同志工作过的地方,不能投鼠忌器;很多腐败分子都是以外逃作为后路;有的地方“塌方式腐败”;作风问题依然突出,表现形式不一样;有人腐败恶性,令人发指;当干部就不要发财,想发财就不要当干部;为什么说当官是高危职业?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可以说,中纪委负责拉开巨幕,世界民众前来围观这场饕餮盛宴。结果如何?且听中纪委即将给出的答案。

责任编辑: zhongkang  来源:多维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5/0113/499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