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外媒看中国 > 正文

外媒转文谈赵紫阳与胡耀邦的关系

图片:1989年六四镇压发生前夕,赵紫阳在天安门广场看望和劝说示威绝食的学生(1989年5月19日法新社)

图片:1989年六四镇压发生前夕,赵紫阳在天安门广场看望和劝说示威绝食的学生(1989年5月19日法新社) Photo:AFP

今年是1月17日是中共前领导人赵紫阳去世10周年。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版转载文章,谈及1980年代中共总书记胡耀邦和赵紫阳之间的关系。有海外学者认为,胡赵时期是中国大陆政治最宽松的时代,他们是中共党内最后的理想主义者。

《金融时报》中文转载的《赵紫阳软禁中的谈话》节选是该书作者宗凤鸣陪同中国《经济时报》总编施滨海1995年与被软禁的赵紫阳的谈话,焦点集中在赵紫阳和胡耀邦之间关系上。

胡耀邦从1981年开始担任中共总书记,赵紫阳任中共总理。1986年底,胡耀邦因为学潮被迫辞职,赵紫阳接替他任中共总书记直到1989年六四事件。赵紫阳为反对军队镇压民主运动而被撤职并被软禁一直到2005年去世。

文章中赵紫阳承认,自己和胡耀邦在工作上确实有分歧,主要集中在胡耀邦有时越过国务院对中国经济做出指示,引起内部混乱。赵紫阳透露,1984年赵紫阳给邓小平陈云写信提出了这个问题。后来胡耀邦不再插手经济问题。之后有传言说,赵紫阳在1986年底胡耀邦下台这件事上起了重要作用。赵紫阳对来访者表示,他的信主要针对政府管理的制度问题,而并不是针对胡耀邦。1989年赵紫阳下台之后,曾经把这封信的附件交给胡耀邦的家人,也取得了他们的谅解。

美国中文杂志《北京之春》名誉主编胡平就此表示,这封信件后来曾经公开发表过,

“84年赵紫阳给邓小平和陈云写过一封信,后来他谈过这个信的内容,在他《改革历程》的书中也刊登过信的全文。”

1980年代初毕业于北京大学的胡平是当年中国知名的自由学者。他介绍说,八十年代是中国政治最宽容的年代,从未听说过赵紫阳和胡耀邦有任何大矛盾,

“因为刚从文革中出来,包括掌权者都身受文革之害,也有反省。当时对这两个人的印象,都是他们是中共的开明派,当然当时感觉是胡耀邦开明程度更高一些。”

在美国的政治学者李天笑博士介绍说,中共建立的政体原本类似内阁制,主要的内政外交由国务院总理负责。到江泽民执政后期,逐渐转向更接近总统制,由兼任国家主席的中共总书记负责全面工作,总理的政治角色大为降低。当年胡耀邦和赵紫阳各分管一部分工作,不易产生问题,

“当时两个人一个是负责政治,解放了一批干部,提倡思想解放,另一个人负责经济改革和放权等等。双方是相互配合,和邓小平的改革开放大方向配合得相得益彰。”

赵紫阳在谈话中也透露,当年中共党内决策的内幕:基本上所有的人事安排和重大事务都由邓小平和陈云两人决定,包括胡耀邦和赵紫阳都只是负责落实执行。1986年中国发生大学生要求民主和惩治腐败的学潮,中共元老认为,学潮起是胡耀邦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不利,而迫使他辞职。

赵紫阳表示,邓小平决定换掉胡耀邦总书记职务的主要原因是,胡耀邦接受香港《百姓》杂志采访时,没有对说胡是党内开明派进行反驳解释,也没有对邓小平继续担任军委主席的议论做出说明。

施滨海问赵紫阳,如果在1989年64事件的时候,你向叶利钦那样站上坦克,会出现什么样的局面?赵紫阳表示,那意味着内战,受苦的是老百姓。我们欠中国老百姓太多,我无法做出这种选择。

李天笑博士分析说,虽然赵紫阳、胡耀邦堪称中共党内开明派,但他们也很公开与中共公开决裂,

“他这个话,显示一方面是看到了中国老百姓受的苦难,另一方面,他们还自己一个‘党性’的局限。”

胡平认为,胡耀邦和赵紫阳基本上坚持了参加中共革命的初衷,代表了中国共产党内部最后一批理想主义者,

施滨海在谈话中透露,现任中国全国政协常委的胡耀邦之子胡德平认为,胡耀邦和赵紫阳在中国改革开放大方针上非常一致,胡耀邦辞职之后,也拒绝了中共左派联合他一起攻击赵紫阳的请求。

胡耀邦1989年4月去世,引发中国大陆大规模民主运动。赵紫阳2005年1月17日在被软禁的家中去世,本周六是他逝世的10周年。

(记者:石山;责编:嘉华)

责任编辑: 白梅  来源:自由亚洲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5/0116/501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