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言论 > 正文

草子:看清楚中国经济的十个事实

作者:

1、中国经济强大的外观,主要(甚至唯一)得益于庞大的外汇储备。刨去外汇储备的支撑,其他能显示中国经济强大的证据,实在是乏善可陈。

2,庞大的外汇储备,为央行大规模货币发行提供了基础货币,从根本上支撑了中国印钞—投资—增长的发展模式。没有数量可观的外汇储备,没有这一大快基础货币的垫底,中国经济就会大量失血。

3,庞大的外汇储备造就了一个从属于政府、而不是独立决策的强大的央行,进而造就了一个实力雄厚的中央政府。对他国惊人的援助,金砖银行、亚投行和一带一路的顺利推进,甚至以政府为主导的高铁等项目的对外投资,无不仰仗天量外汇储备的支持。

4,天量的外汇储备作为基础货币,为央行大量“印钞”,加剧通胀提供了抓手的同时,也间接地推高了中国的债务杠杆率,使得中国成了全球杠杆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5,天量外汇储备也是社会两极分化的间接推手。中国式的贫富悬殊虽然主要是一种体制病,但巨量的外汇储备则为这种社会分化提供了通道。以外汇储备为基础货币创造的流动性,通过各种显性和隐性的管道,相当程度上流到了大型国企、地产商、权贵准金融机构等利益集团手中。掌握了无本或低成本巨额货币资金,权贵利益集团就能无中生有,以小搏大,控制更多的高价值资产。自此,依靠资产收益还是薪资收入实现个人或家族理想,就成了横亘在中国富人与穷人中间的一道不可逾越的分界线。

6,天量外汇储备的形成,主要得益于外国资本和市场的贡献,特别是美国市场。中国的对外出口50%以上的额度仰仗外资企业,中国的贸易顺差三分之二来自美国市场。

7,在国际资本市场上买债(加上部分境外银行存款),主要是购买美债,是迄今为止中国的外汇储备唯一能产生净利润的投资专案。其他的外汇投资项目,特别是境外直接投资,总体而言没有净收益只有负收益,从平均水准看也是如此。

8,由于特殊国情体制的存在,虽然任何一届政府都会把“调结构”挂在嘴上,但在事实面前,他们迟早都会回归印钞—投资—增长的老路。在这一背景下,保持最定额度的外汇储备,就成了任何一届政府赖以生存的底线。这个外汇储备的最低额度,应该在扣除购买能源、矿产资源和粮食等刚性支出后,不低于8000亿美元的规模。

9,在中国的国情下,单纯的高杠杆率并不会让政府抛弃印钞—投资—增长的模式。债务率再高,地方债务再多,只要还有继续印钞的余地,中央政府就会为这些债务“兜底”,以延绵印钞—投资—增长模式的生命。只有连印钞的底气都没有了,这种增长模式才会寿终正寝。而作为基础货币的外汇储备的枯竭,可能是压垮这种模式的最后一根稻草。

10,可能导致外汇储备枯竭的主要因素有:新增外商投资规模不断下降:外资陆续从中国大陆境内撤走;制造业出口增长边际递减;与美国真正开始翻脸。

责任编辑: 赵亮轩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5/0521/559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