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中国经济 > 正文

专家解析:希腊快破产,欧洲福利主义失败?图

程晓农认为,希腊债务危机的直接原因是欧盟建立了跨国大锅饭制度,差钱的国家可以不断伸手向欧盟中央银行借钱;等到借了巨额债务还不上了,希腊就开始赖帐。欧盟目前为了自救,断然盖上了大锅饭的锅盖,希腊就完了。但是,欧盟如果今后一视同仁,那么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的经济也可能会因为援助不够而垮下来;如果今后对其他成员国网开一面,早晚还会砸了跨国大锅饭。

希腊本星期未能偿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6亿欧元贷款,成为首个对IMF“赖帐”的发达国家。希腊总理齐普拉斯更打出公投牌,以退出欧元区来要挟欧盟对希腊提供更大的帮助。但是此举不仅赔上希腊的国家信用,更激怒了法德等欧盟大国,拒绝在公投前继续和希腊谈判。作为一个人口一千万出头的小国,希腊债务危机为何引发全球股市震荡?希腊多年深陷债务泥淖,是否标志着欧洲福利主义的失败?希腊危机,将如何影响二战以来欧洲长期追寻的一体化梦想?

参加今天讨论的三位嘉宾是:独立评论人士曹长青;普林斯顿大学社会学博士,转型问题学者程晓农;政论作家、时事分析人士陈破空

曹长青认为,希腊危机是雅典福利社会主义政策的恶果。希腊的国营成分在八十年代就高达GDP的45%,是美国的三倍,英国的二倍多。国营意味着官僚,低效,是灾难的同义词。希腊的福利是欧洲最高的之一,有薪假期多,退休年龄早,导致国家负担沉重,恶性循环。希腊的危机和灾难再次证明福利社会主义是害己害人的。另外,希腊危机也和法国和德国有很大关系。赖帐的流氓哪里都有,关键是债权人的默许纵容。希腊所以敢耍赖,是因为法国德国百般忍让和妥协。所以希腊危机的表层原因在雅典,深层责任在巴黎和柏林。

曹长青表示,欧元区大国法德所以不按常规惩罚赖帐,是因为他们担心希腊一旦退出欧元区,多米诺骨牌效可能导致欧元区解体。而欧洲一体化是欧洲精英的乌托邦梦想。欧洲各国政体有异,领导人不同,经济水平不同,人均收入不同,税率不同,强行成为一个整体,违背人类政治和经济发展规律。希腊危机再次证明,乌托邦是不会长久的,因为它跟现实脱节,跟常识脱节,跟人类历史进程所展示的自由精神(而不是所谓平等)、自由竞争(而不是大锅饭)、独立精神(而不是一体化)背道而驰。

程晓农认为,希腊债务危机的直接原因是欧盟建立了跨国大锅饭制度,差钱的国家可以不断伸手向欧盟中央银行借钱;等到借了巨额债务还不上了,希腊就开始赖帐。欧盟目前为了自救,断然盖上了大锅饭的锅盖,希腊就完了。但是,欧盟如果今后一视同仁,那么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的经济也可能会因为援助不够而垮下来;如果今后对其他成员国网开一面,早晚还会砸了跨国大锅饭。

程晓农说,希腊经济破产的最根本的原因源自希腊的国民性。希腊民众长期以来一方面有强人情结和政府依赖症,另一方面又缺乏自立精神,喜欢吃大锅饭,逮到免费午餐就不放。结果,希腊这个国家的民主法治脆弱,不是老权贵家族当家,就是左翼政党用福利支票赢得选举;国有企业挤压私营竞争,公务员成了最佳就业岗位,全国10%的劳动力吃财政大锅饭;人人逃税,政府只好法不责众,假装看不见;老百姓不交税,却盼着早早退休,好吃上财政大锅饭。本国大锅饭掏空了,就扒着欧盟大锅饭不松手。他们从来不问自己一下,世界上真有免费午餐吗?

程晓农进一步表示,希腊危机对中国的深刻教训在于社会文化层面,从希腊的国民性可以看到中国国民性的影子。西方的经济社会学研究30年前就发现,南欧国家的民众从价值观到经济行为都很象亚洲的中国人。值得反思的是,为什么当年经济基础不如希腊的波兰、捷克加入欧盟以后没有步希腊的后尘,一个关键原因是,它们与共产主义划清了界限,因此也同时高度警惕福利社会主义模式的危害。中国会不会吸取欧洲的经验教训,只能拭目以待了。

陈破空表示,福利主义和社会主义是欧洲的灾难之源,从西班牙到希腊,先后验证。希腊总理一方面向国际债权人表示,愿意让步,接受后者的纾困条件;另一方面,却又呼吁国内民众通过公投对国际债权人的纾困方案说不。这是典型的两面手法,玩政治。希腊总理勒索欧洲,自有他的算计。德国、法国等欧洲大国可能担心,希腊退出欧元区,可能引发欧洲货币联盟瓦解,阻碍欧洲的经济和政治统一进程。

陈破空说,其实德、法等国更应该担心,如果希腊无法从欧洲得到它想要的好处,可能转而投向俄罗斯。因为共同的东正教,希腊与俄罗斯向来交好,希腊反对制裁俄罗斯,并总是在与欧洲各国谈判的同时,寻求俄罗斯的援助。俄罗斯正处于经济困难时期,当不了希腊的救世主。但希腊危机形成的欧洲裂缝,极可能让俄罗斯趁隙而入。由此影响世界地缘政治。提到正在欧洲访问的李克强,陈破空认为,一贯奉行实用主义的中国,绝不可能向希腊伸出援手,但北京并不希望欧盟分解,因为北京当前正在谋划,如何联欧制美。

责任编辑: 白梅  来源:美国之音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5/0704/580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