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生态 > 正文

中共用水电代替煤电的沉重代价

科学考察报告说金沙江固有的鱼类绝大部分已经消失,而长江中的主要鱼类数量也急剧减少,鱼苗数不足过去的1%了。图为三峡大坝。(AFP)

海外环保网站日前发文谈中国水电代替煤电的代价。作者认为,虽然水力发电产生的温室气体较少,但中国要用水电替代煤电,大力建水坝也有很多风险,将付出沉重代价。

海外环保网站《中外对话》7月27号发表署名贝丝-沃尔克和刘琴的文章《水电代替煤电的沉重代价》。文章指出,中国最近发布的国家气候行动计划指出,要落实温室气体排放在2030年前达峰的目标,需要大规模实现由煤炭消费向非化石能源消费转移,要在2030年之前将非化石能源的使用比例提升至20%左右。这对中国沿海大型城市和矿区环境来说似乎是利好消息;由于中国长期以来依赖化石能源,这些地区的空气、水源和土壤都遭受了严重污染。但是,这一目标将有可能促使在生态脆弱的西藏地区新建一批水电大坝。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抵消其减排计划所带来的环保效益,对贫穷的西部地区而言尤为如此。

四川成都的地质学家杨勇就此指出,中国需要减少煤炭使用量,但是水电代替煤电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

“中国传统上煤电比重很大,中国的煤炭的储藏量也很丰富,一下子要大量减少煤电比重很困难。”

杨勇指出,煤电虽然污染较为严重,但是它也有优于水电的长处:

“煤电可以用来调峰,也就是补充水电枯水期的低峰和太阳能在夜间的低峰发电期。”

杨勇认为,关键是要合理配置各种能源的使用量,取长补短:

“水力发电在枯水期需要煤电来补充,煤电发电平稳,没有起伏,可以用来补充水电的起伏。如何配置水电、煤电以及核电等各种能源,国家需要有一个总体的分析和规划。”

目前中国的煤电和水电是各自为政,都在无序发展,杨勇说,

“煤电仍在快速发展,因为各地用电量在增加。而水电也以清洁能源的招牌,突飞猛进。这两者之前应该有一个协调发展,双方进行互补。”

《中外对话》的文章指出,相较于煤炭,水力发电产生的温室气体较少,但用水电替代煤电也会带来一些巨大的风险,包括:水电的发电率较低;枯水期需要更多储备煤电;电网系统落后;以及在国际河流上建设大型水坝有可能引发与邻国的冲突等。

杨勇对此表示赞同,他认为,水力发电不是绿色救星,也有很多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

“比如,建造大坝的地质风险和对当地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还有放水淹没一些农田和草场都有一些负面影响,这是不能忽略的。”

中外对话的文章指出,在目前中国大陆的能源结构中,水电是仅次于煤电的第二大能源。到2020年,中国水力发电装机容量将从如今的3亿千瓦增加至3.5亿千瓦。目前全世界共有8万座大坝,中国占了半数,超过美国、巴西、加拿大的总和。

杨勇认为,大量发展水电会减少煤电比重,但是不能无序发展,要合理配置各种能源,取长补短。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提高中国企业的能源使用效率,关闭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

责任编辑: 白梅  来源:自由亚洲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5/0729/591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