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惊人之语 > 正文

茉莉:他“正在摧毁整个联合国” 的秘密被揭穿

—“正在摧毁整个联合国”

作者:
令资深职员们感到吃惊的是,潘基文闭口不谈那个地区发生的危机和后续行动,而是大谈当地的儿童如何向他献花,邀请他的晚餐和酒会如何,媒体又怎样报道他的行踪。英嘉评论说,同事们为此深感挫败,因为这个韩国人根本就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危机,他更热衷于旅行世界各国获取荣耀,喜欢踏上如欢迎国家元首般的红地毯。

在去北京出席大阅兵之前,美国人就警告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说:“不要对中国军队挥手!”因为人们都还记得,那个耀武扬威的军队手上沾着一九八九年镇压学生的血迹。日本网友则向潘基文呼吁:“我们日本是被国民党打败的,要庆祝抗战胜利,你就应该去台湾啦!”

身为联合国秘书长的潘基文如此丧失原则,自降身份去与中共屠夫李鹏苏丹战犯总统巴希尔一起阅兵,对联合国促进和平人权的宗旨与理想是一个多么大的羞辱。

与此同时,潘基文的前下属——联合国前副秘书长英嘉—布里特‧阿勒纽斯(Inga-Britt Ahlenius)接受瑞典电台采访,再次尖锐地指控她的前上司潘基文严重失职。此时欧洲正面临巨大的难民灾难,人们惊呼:“联合国负责人到哪里去了?”

出书痛陈上司无能

前几年,一些联合国高级职员在办公楼走廊窃窃私语,给潘基文取了一个绰号:“机会先生”(Mr Chance)。坚持原则无所畏惧的瑞典英嘉女士也同样获得一个绰号:“Ms Fearless”。

英嘉曾是联合国高层的第三号人物——联合国内部审计负责人。二○一○年七月,英嘉刚完成了她的五年任期,立即和一位曾给联合国主编过《新闻快报》的瑞典著名记者尼克拉斯合作,开始撰写一个长达五十页的报告,激烈地批评她的前上司潘基文。

《机会先生:联合国在潘基文任期内的溃败》(Mr Chance——the UN's decay under Ban Ki-moon)于二○一一年在斯德哥尔摩出版。该书回顾了联合国的历史以及所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尖锐地指出:潘基文是一位有严重缺陷的联合国领导人,他的无能和失职损害了联合国的事业,并威胁到该组织的未来。

英嘉为什么要如此严厉地指责潘基文?要了解这一事件,首先要了解瑞典和联合国的特殊关系,以及英嘉本人不同凡响的个性与职业道德。作为一个中立的小国,瑞典人最盼望一个独立而强大的跨国组织,因此长期不遗余力地支持联合国的建设。在纽约联合国大厦,挂着瑞典人达格‧哈马绍的画像。一九五三年,哈马绍从第一任联合国秘书长——挪威人特里格夫‧赖伊手里,接受这个被称为“一个不可能的工作”的艰难职务。在那个巨变的时代,哈马绍出色地完成了开拓性的使命,直到他于一九六一年在刚果以身殉职。

一九三九年出生的英嘉毕业于斯德哥尔摩经济学院。她从瑞典最大的商业银行开始其职业生涯,一直做到瑞典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此后,英嘉还担任过多个国际职务,主持过世界审计组织审计准则委员会,还曾是欧洲组织最高审计机构的理事会主席。无论在瑞典本国还是在欧盟,英嘉在反腐败和健全财务监督制度方面都享有盛名。令英嘉声名大噪的一场战役是:九十年代中期,在审查欧盟委员会的管理不善和任人唯亲时,英嘉等人的问责报告导致了该委员会辞职。

以这样辉煌的职业履历,怀着与前辈哈马绍同样的忠诚、理想与使命感,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英嘉于二○○五年四月去联合国任职,负责内部督察。当时联合国还是来自非洲的安南任秘书长。一年半之后,来自韩国的潘基文接任秘书长之职。据英嘉说,这个韩国人一上台,就解雇了大批前任秘书长安南雇用的管理人员,任用自己人。英嘉本人因是联合国大会任命的副秘书长,潘基文无权解雇她,得以留任下来。在联合国做了五年的监察工作,接受采访的同事们一致承认说:英嘉工作勤奋、严谨、敬业,几乎完美无瑕。

但坚持公开透明工作原则的英嘉却遇到了大麻烦。她按照成功的欧洲经验,在联合国从事内部监督事务。在该书中,英嘉指责潘基文试图削弱她的办公室行使监督任务的独立性,指潘基文利用自己的权威搞“黑箱操作”,并阻止英嘉行使聘请高级职员的职权。英嘉记叙了这个国际组织“腐烂的过程”,指潘基文要对他手下的部门财务混乱、缺乏透明度负责,因为潘基文不愿制订“问责制”,使“资深员工可以逍遥法外”,也使联合国的事业运作不灵。

喜欢红地毯的“机会先生”

潘基文是第二位来自亚洲的联合国秘书长。在他之前,有来自缅甸的吴丹担任过十年秘书长。吴丹在联合国工作期间,创建了各种机构,成功地斡旋国际冲突制止战争,因此在国际舞台上深受爱戴。

英嘉清楚地记得潘基文初上任的一个场面。那一次,潘基文从亚洲某个危机地区回到纽约,向高级顾问们讲述自己的旅行经历。令资深职员们感到吃惊的是,潘基文闭口不谈那个地区发生的危机和后续行动,而是大谈当地的儿童如何向他献花,邀请他的晚餐和酒会如何,媒体又怎样报道他的行踪。英嘉评论说,同事们为此深感挫败,因为这个韩国人根本就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危机,他更热衷于旅行世界各国获取荣耀,喜欢踏上如欢迎国家元首般的红地毯。

获连任联合国高位

为什么潘基文能够担任联合国高位?我们先看一则维基解密网站披露的机密电文:“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及日本等国于二○○七年说服联合国停止使用‘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的措辞。”这则消息里面有两个看点。第一,潘基文上任才几个月,就在台湾加入联合国的问题上,无视“中华民国”的主权,轻率表态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一边。第二,在美国等民主国家表示不满并要求联合国更正时,潘基文又赶紧承认自己的言论“太过火了”,并承诺将不再使用“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的措辞。

潘基文之所以在针对台湾的不当表态后又立即更正,原因很简单,中国和美国都是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他的秘书长位置就是那些大国给的。

英嘉在报告中对潘基文指责:他完全无视原则,对超级大国低三下四。正是这种“风吹两边倒”性格,使潘基文在英嘉等人的揭露抨击下,仍然于二○一一年获得连任。中共官方的新闻宣称:“潘基文任期内坎坷艰辛,连任关键在于中国等国的支持。”

这样一心保高位的人,完全不是瑞典、瑞士和挪威等民主小国所期待的联合国领导人。英嘉和同事们不禁怀念前任秘书长安南。安南在任时至少敢于质疑美国的伊拉克战争。面对重重国际危机,很有魄力的安南常常展开公开讨论,和同事们一起处理难题。

在早期的联合国秘书长中曾出现过一些非常高尚的伟大人物,例如前面提到的瑞典人哈马绍。哈马绍在五、六十年代尖锐的国际冲突中不畏强权,坚持联合国的独立性,导致苏联赫鲁晓夫公开逼他下台。一九五六年,哈马绍建立第一支联合国维和部队,提出了著名的中立维和三原则。秘鲁人佩雷斯‧德奎利亚尔在任秘书长时期,曾为促进国际谅解和共同安全作出巨大贡献,使联合国获得一九八八年的诺贝尔和平奖。

使联合国失去存在的意义

从潘基文不顾劝阻登上天安门城楼为中共专制者长脸的事件,人们看到一个非常悲哀的现实:当今联合国丧失了原有的独立性和道德权威。七十年前成立联合国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国际安全与和平、民主与人权、公民自由和政治自由。而现在,成为专制好友、大国傀儡的潘基文,已经把人权和政治自由等宗旨丢到爪哇国去了。《华盛顿邮报》曾透露:“潘基文上任仅一年,就提拔了六十六名韩国人到联合国总部任职。”

在英嘉看来,潘基文的错误不仅仅是忽视联合国内部的监督管理,更涉及到一个根本问题,即潘基文在大国面前妥协的表现,违背了联合国成立的初衷。目前联合国有一百九十二个成员国,需要有一个超越国界的组织去解决危机,但现在这个组织已经不起作用了。一些本应是由联合国负责的问题,因为领导人无能,而转移到其他区域组织去了,例如G20(国际经济合作论坛),二十国集团自己召集会议商量如何解决经济危机。为此,择善固执的英嘉坚称:作为联合国的负责人,潘基文是一个灾难,他正在摧毁整个联合国,使联合国失去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勇敢的英嘉并不是第一个揭露潘基文的人。早在英嘉出书之前,挪威常驻联合国代表莫娜‧尤尔(Mona Juul)于二○○九年撰写了一份机密备忘录,该备忘录称潘基文“懦弱”、“没有魅力”、“缺乏决断力”、“没有奉献精神”,“总而言之,不是一个称职的领导人”。尤尔还提到世界各地发生的危机,如缅甸、斯里兰卡、刚果民主共和国、达尔富尔、索马里、巴基斯坦和津巴布韦,她说潘基文没有认识和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她没有看到潘基文捍卫人权或支持裁军。

大国需要弱势联合国领导人

为了这本书的出版,英嘉和记者尼克拉斯采访了很多人,其中不少是联合国的职员和外交官。一些至今仍然在联合国任职的人士大都只能匿名提供资料(他们从外地搬家前来纽约工作,孩子大都进了私立学校),但有不少已卸任的前职员公开署名作证,最敢说话的是历任瑞典外交官,此外还有一些美国议员。

尽管英嘉五十页的尖锐批评引起多方关注,国际舆论都认为英嘉的批评值得认真对待,但潘基文只是让人在纽约总部开了一个新闻发布会,声称最近针对他的指控是毫无根据的。联合国发言人宣称:“我们知道,这本书已经出版了,我们在过去的一年中已经处理了这些问题。我们没有进一步的评论。”他们拒绝回应英嘉一书的指控是否确实的具体问题。

事实上,这本书材料翔实、有理有据,潘基文根本无法回答。他知道只要讨好了中美两个超级大国,无论这些诚实的欧洲小国人怎么说,他都不必太担心,因为他正是那些大国所需要的弱势领导人。

英嘉和她的同仁针对的并不是潘基文个人,而是在捍卫联合国的原则与宗旨。令大家认识到,世界需要有一个超越国界的组织,能以道义的权威形象来领导国际社会,去帮助那些饱受战争蹂躏或遭受自然灾难的国家和人民。联合国必须有一位独立、高尚而有能力的领导人,而这个领导人应该是通过公开透明的招聘程序选出来的。

《争鸣》2015年10月号

 

责任编辑: 赵亮轩  来源:争鸣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5/1005/624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