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军政 > 正文

反腐引发经济暗战 习近平幕后神秘人现身

据说有亲习背景的微信号“学习小组”近期解读出现在喉舌上的经济方面“权威人士”,指其获官方出版社发行单行本,是特殊待遇。所谓“权威人士”,官微解读为习近平本人,也被外界猜测或是习近平的智囊团。

神秘“权威人士”获特殊待遇

1月11日“学习小组”发文称,中共人民出版社把“权威人士”《七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五问中国经济》这两组文章汇编成书,并将于近期推出该书英文版。

文章说,这是一个极其特殊的待遇。只有在中共总书记发表讲话、中共召开党代会和中央全会、召开全国两会、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重要文件等少数重要情况下,人民出版社才会出版单行本。

1月4日,人民日报头版和二版都出现〝权威人士〞谈中国当前经济的文章。头版的标题是〝权威人士再论当前经济形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新常态〞;第二版标题是〝七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权威性人士谈当前经济怎么干〞。

点此看大图片

这一神秘“权威人士”在〝七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权威性人士谈当前经济怎么干〞中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包括处置“僵尸企业”。而处置“僵尸企业”,“必然会带来一些冲击,而且这些冲击很可能会从经济领域延伸到社会领域。”文章承认,“带来社会阵痛是不可避免的”。

此前,2015年5月25日,中共党报《人民日报》罕见的在头版头条和二版头条发表了专访“权威人士”的两篇文章,以问答形式解答中国经济热点话题。

“权威人士”是哪个?

1月4日“权威人士”文章发表后,人民日报海外版官方微信〝侠客岛〞火速对〝权威人士〞进行了解读。

侠客岛官微依旧拿毛泽东以往以〝权威人士〞的身份制造新闻说事,提示大家注意文章中〝霸气侧露〞,只有中共最高领导人才有的〝口气〞和〝文风〞,而且自问自答的说与读者想到的是同一个人。

侠客岛的文章明确指出,使用〝权威人士〞制造新闻的做法是中共一贯的策略,其出现的基本语境是,〝这件事很重要,需要由高级别领导人来发表看法,但又不方便挑明了说。〞本次这两篇人民日报文章是在〝定调子、给信心、找方向〞。

在文章的最后,侠客岛总结说:1月4日人民日报的七千多字文章,虽然长,但对中国经济有兴趣的人都应该仔细读一读,尤其是〝各地区各部门〞的管理者们。

不过,对“权威人士”的身份,媒体人还有不同看法。

《中华工商时报》副总编辑刘杉表示,发表文章的人,对中共当局宏观决策具有影响力。另有分析人士认为,“权威人士”可能根本不存在,而代表一个“集体”,应是代表习的智囊团。

2015年11月2日,《新京报》曾发文披露中南海智囊团8个特殊成员,包括经济学家吴敬琏林毅夫、李稻葵、李扬、胡鞍钢、樊纲、李光辉、辜胜阻等。而中财办主任刘鹤更被认为是习近平经济智囊中首个重要成员。

据媒体总结,1946年起中共媒体首次使用“权威人士”对外发稿,几十年来党报文章中“权威人士”这个词共出现了1770次。

有分析认为,“权威人士”配合中共政府宣传需要始终会存在,“权威人士”在代表中共当局向各界传递信号。

网友评论

微博网友_44729060:用词-权威人士,封建社会的作风,目的?不适合当今的。

baiping_51142:世界上还有哪个国家的报纸发表重要文章不用真名实姓,用什么〝有关部门〞〝权威人士〞?

还有网友指出,“不知道权威人士是谁,只要《人民日报》保证这个权威人士不是自己就行。”

也有网友认为,“权威人士和有关部门在我国都属于未解之谜,一般人搞不清”。

“反腐”引发的经济暗战

中共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2015年9月13日正式对外公布后,香港南华早报》刊发文章指出,“一部分人的权力将被转交到另一部分人的手上”。文章说,习近平反腐和改革遇到了强大阻力。既得利益者不会善罢甘休。
 
去年6、7月间,大陆发生罕见大股灾,当局派出国家队救市失败后,竟然出动公安“暴力救市”。有消息指股灾背后涉权贵集团恶意做空,他们图谋利用金融危机引发政治危机。

股灾随后引发金融反腐风暴。迄今为止,中共金融反腐已抓出金融界大批“内鬼”。

有消息称,中共高层已经将这次大陆股灾定性为一场“经济政变”。

阿波罗网于飞报道

责任编辑: 于飞  来源:阿波罗网于飞报道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6/0113/675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