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社会观察 > 正文

有这么一个国家 75%人口是华人

中国之外,全球华人比例最高的地方,就是新加坡了。截止2010年,新加坡全国共有280万华人,占该国总人口的75%。平均4个新加坡人就有3个是华人。

新加坡地处马六甲海峡南端出口,掌控世界最主要的交通要到咽喉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国家历史:

新加坡历史可追溯至3世纪,当时已有土著居住,其最早文献记载源自3世纪东吴将领康泰所著的《吴时外国传》,据新加坡学者许云樵考证,蒲罗中是马来语“Pulau Ujong“之对音。”蒲罗中“是新加坡岛最古老的名称,意为“马来半岛末端的岛屿”,比淡马锡(明朝把新加坡称作“淡马锡”)早一千多年。1320年,元朝派人到一个叫“龙牙门”的地方寻找大象,这或许指的是吉宝海港。

1330年前后,一名叫汪大渊的中国人到来,称这个居留地为“龙头”,并说已经有中国人在此居住。最早把新加坡叫做淡马锡(或海城)的称谓出现于1365年的《爪哇史颂》。[5]新加坡岛开始受到重视是在14世纪,来自室利佛逝的王子拜里米苏拉在该区域建立了马六甲苏丹王朝,后来葡萄牙人在1613年焚毁了河口的据点。此后的两个世纪内并没有关于新加坡的史料。

经过英国殖民统治和日本占领时期之后,新加坡于1948年3月20日举行了第一次选举。并于1963年5月脱离英国统治,加入马来西亚联邦。1965年,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正为一个自主的国家,并于1965年9月21日加入联合国同年10月新加坡加入英联邦。

华人历史:

新加坡是中国之外唯一以华族人口占多数的国家。新加坡早期的贸易和作为商业中心的发展见证了殖民地内庞大的华人社群的成长。华人主要来自广东、福建、海南等中国东南沿海省份的粤语、闽南语、潮州话、琼语、客家语丶福州话群体,其中4成是闽南人,其次为潮汕人、广府人、客家人、海南人和福州人等。

十九世纪开始,由于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人民饱受战争、饥荒与贫穷之苦,在不得已的情况之下,部分中国人不得不离开家乡,只好决定飘洋过海到“石叻”(新加坡)来寻找新生机。当新加坡港口全面开放后,大批的中国贸易商船如约而至。许多生活在中国的人民也纷纷来到新加坡,寻找新的发展机会。到了1821年前后,新加坡的华人已从最初的几十人发展到1200人。各地的商船为新加坡贸易商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他们将中国的丝绸、锦缎和茶叶运到新加坡,销售给欧洲的私营商人,然后将来自印度的商品带回中国。新加坡河上的驳船码头和中国城(牛车水)已成为东南亚商船贸易活动的中心及全世界的贸易集散地。

新加坡开埠后不久,华人先辈便在俗称“山仔顶”(朱烈街)、吻基(驳船码头)或称“十八溪墘”、“十八间后”(沙球捞路)、“猪仔场”(克拉码头)、“水仙门”(谐街)、“皇家山脚”(里峇峇利路)、“大老爷宫头”(指位于菲立街的粤海清庙),以及大坡二马路的“新巴刹”(马真街)等地开设胡椒、甘蜜等土产店,这些地区既成为商业活动中心,也成了昔日华人聚居的地方。19世纪初、中期,华人在当地成为经济开发的奠基者和先锋力量,不仅为当地经济发展立下汗马功劳;同时社会地位和影响日益提高,有些华人还受到殖民当局和当地苏丹、天猛公的倚重,于后涉足于政坛,成为华人社会合法的领导人。

语言

新加坡是一个多语言的国家,拥有4种官方语言,即英语,马来语,华语和泰米尔语。基于和马来西亚的历史渊源,《新加坡宪法》明定马来语为新加坡的国语,主要是尊重新加坡原住民所使用的语言。由于内在和外在因素的考量,新加坡采用英语,作为主要的通行语和教学语,因为新加坡种族多、语言杂,四大族群中,没有一种语言有近半数的他族人懂得,选择任何一族语言做为主要语言,均会引起他族的不满。英语虽本为殖民地的语言,但有过半数的各族人懂得,较易为各族人所接受。

新加坡华裔的籍贯相当繁杂也趋于多样化,华人民间也通行各种汉语方言,基本上40岁以上的新加坡华人都通晓几种方言,包括闽南语(福建话)、潮州话、广府话、客家语、福州话、莆田话和海南话等。为了扭转不同籍贯的华人使用方言的习惯,政府在1979年推广“讲华语运动”,这个运动推行了30多年,当前很多的华人能说普通话。虽然新加坡多年来努力不懈地推展讲华语运动,但政府仍保留方言新闻这一块,听众至今仍可在早上三个时段从958城市频道收听到6种方言新闻播报,让听不懂普通话的年长者,能掌握国家大事或时事新闻,不至於脱节。

文字

新加坡官方使用与中国大陆一致的简体汉字。但在1969年至1979年间曾短暂拥有自己的汉字简化标准,民间以简体字为主但偶尔也会出现繁体字与简体字混用的现象。新加坡的官方文字为英文,因此公函、商务往来和其他经济业务性质的书信通常以英语为主

新加坡华裔籍贯与人口结构(2000年)

方言群体祖籍地总数

福建人(闽南人)厦门、漳州、泉州、同安、南安、安溪、惠安、晋江、龙海1,028,490

潮州人潮州、汕头·、潮安区、潮阳区、揭阳、饶平、澄海区、普宁、惠来526,200

广府人广州、南海区、番禹区、新会区、中山、东莞、恩平、开平、肇庆、

顺德区、台山、鹤山、佛山385,630

客家人梅州、梅县区、梅江区、蕉岭、五华、兴宁、大埔、

丰顺、平远、韶关、河源、惠州198,440

海南人文昌、海口、琼海167,590

福州人福州46,890

兴化人(莆仙人,莆田人)莆田、仙游23,540

上海人上海21,550

福清人福清15,740

其他省份其他省份91,590

责任编辑: 陈柏圣  来源:今日头条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6/0525/744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