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军政 > 正文

考察重庆小岗村和黑龙江 习面临“输不起的战争”

昨天午后,坊间开始有传言称,安徽省副省长杨振超被“带走了”。傍晚时分,消息得到了证实。不过,我对这件事丝毫不感到意外。在团结湖参考的周一例会上,我曾预言,本周将会有“老虎”落马,很可能还不只一个。之所以有此判断,主要是对中央纪委打虎的节奏比较熟悉。在中央巡视组开展“回头看”之后,被“看”的辽宁和山东已经率先有重量级“老虎”落马,剩下的安徽和湖南两地,问题差不多也该摸清楚了。

鼓点停下的时候,角儿自然就该登场了。

事先已经听到风声的媒体,早就细致地梳理了杨振超的一切。这让我想起了一部西班牙电影,名字好像叫做《眼光雪亮,细思恐极》。且慢,这不是团结湖参考去年底推送的一篇文章么?看样子我的记忆力真的出了问题。

放过杨振超,说些更重要的事情。前两天,习近平总书记去了黑龙江,第一站就深入伊春林区考察调研。习近平在伊春说了一些很暖心的话,主要意思是说,全面停伐之后,他很惦记林区职工的工作生活情况。停伐具有保护生态的战略意义,但在从伐林到护林的过渡期,林区的接续发展和民生问题一定要统筹安排。从这些家常话里,可以看到绿色发展和共享发展的思路。

深入林区,亲眼看一看林区职工的生活,可以了解伊春林区转型的现实,更可以表达中央对民生的关切。但这未必就是习近平黑龙江之行的全部意涵。今年以来,习近平的考察足迹有着很强的象征意味。年初,他去了重庆,虽然当时的新闻报道并没有很详细的信息披露,但此后在省部级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习近平专门提到了他在重庆的见闻,把重庆一家公司生产的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誉为“供给侧改革的成功案例”。今年四月,习近平又去了安徽凤阳的小岗村,这个举动当然也很不寻常。小岗村是中国改革的“第一个地标”,用习近平的话说,“当年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变成中国改革的一声惊雷,成为中国改革的标志”。回访“地标”,重温“惊雷”,不仅仅是要加大推进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力度,更是对改革“来路”的一种致敬,是对改革决心的一种昭示。

如果从这样的脉络去思考,习近平的黑龙江之行又是要表达怎样的关切呢?众所周知,今年全国两会期间,黑龙江发生了龙煤集团欠薪事件。“被蒙在鼓里”的省长陆昊,不得不在北京紧急召开龙煤集团脱困发展专题工作会。由此,外界开始了解到黑龙江所面临的转型难题,那就是去产能的阵痛。黑龙江的很多传统支柱型产业,比如石油、煤炭、钢铁等,都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都面临去产能和人员安置的考验。黑龙江这个老工业基地能否平稳地渡过转型期,对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样板意义。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场“输不起的战争”,去产能虽然像壮士断腕一样痛苦,却又是绕不过去的门槛。从今年以来的诸多信号看,中央高层对于“僵尸企业”态度非常坚决,那就是“拔管”。但另一方面,中央又反复强调,去产能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下岗潮,一定要做好人员的转岗就业安置。说实话,要同时做好这两件事,对于经济下行压力很大的黑龙江而言,真如同走钢丝一般惊险。

习近平考察黑龙江,当然不可能放过“去产能”这个重大课题。通过对黑龙江这个样本的调研,他可以掌握去产能的现实困难,但更重要的是,他的考察能够表达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决心和信心。

重庆是经济增长的“排头兵”,小岗村是改革的“第一地标”,黑龙江是去产能的“痛点”。

历史与现实,困难与希望,宏大目标与当下考验,莫不交织于这样的时空之间。如果沉湎于眼前的困境,难免会灰心丧气、不知所措,但如果能够认识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意义,就能够点亮火花、燃起斗志。改革不能停滞,改革不能空转,改革必须成功,只有筑牢这样的乐观预期,每个国人的福祉和荣耀才不会落空。

(文/蔡方华)

责任编辑: 王笃若  来源:团结湖参考微博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6/0526/744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