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人物 > 正文

万里弥留之际 李瑞环激动要求一人到场

—刚去世的这位老省长,万里和习仲勋为何力挺他?

2015年7月15日中午,北京医院一间病房里,81岁的李瑞环正守在病榻前望着99岁的万里。眼看自己这位老领导失去意识,李瑞环突然想起一个人,他转头问:“王郁昭到了吗?赶紧让他来!”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原中共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安徽省原省长王郁昭,因病于2016年7月17日凌晨1时5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公开简历显示,王郁昭1926年2月出生于山东省文登县。“文革”后,王郁昭先后担任安徽滁县地区(现安徽省滁州市)革委会主任、地委副书记、地委书记,在万里的支持下,滁县小岗生产队首创了“大包干”,拉开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

中共原安徽省长王郁昭日前病故。据报,他与去年去世的万里关系密切。(网络图片)

中共原安徽省长王郁昭日前病故。(网络图片)

1982年,王郁昭出任安徽省委常委。1983年3月,任省委副书记,次月出任安徽省长。1987年,王郁昭调任中共中央书记处农村政策研究室、中共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副主任。1990年,王郁昭转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1993年任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中心主任、曾任王郁昭秘书的赵树凯回忆,王郁昭晚年谈到自己的从政道路,他认为有两个人对他影响最大,一个是曾任安徽省革委会副主任的杨晓椿,一个是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万里。“万里影响了他从政生涯的路线轨迹,影响了他改革中的作为,也影响了他的思想。”

获万里支持开展“大包干”

“既然群众都愿意,就应当允许他们去实践”

1977年6月,中央任命万里为安徽省委第一书记。此时的安徽,全省287,238个生产队中只有10%的生产队能维持温饱。万里调任安徽,当时有“救火队长”之称。

当时,王郁昭是滁县地委副书记、革委会主任。之前,王郁昭与万里素不相识。1978年2月,也就是万里到安徽之后大约半年,王郁昭被任命滁县地委书记。

1978年,被称为“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的小岗村18名村民冒着“杀头”的风险,立下生死状,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中国农村土地改革的序幕。

当时,这种属于“资本主义”的生产经营方式,犯了大忌。

一天晚上,万里专门约见了王郁昭,听他详细介绍农民们私下包产到户的情况。王郁昭知道,自己汇报的这些工作,冒着很大的风险。据媒体报道,当时万里对王郁昭说:“既然群众都愿意,就应当允许他们去实践。”

同年10月,万里再次对滁县改革表示支持:“省委没有决定的,只要符合客观情况就去办……滁县地区关于联系产量责任制的三个材料,可以大胆试行。”

1980年早春,万里调离安徽之前,又来到滁县,王郁昭陪他走访了小岗村。万里离任时,新任省委第一书记并用了一句农村俗语来表明心迹——“前边的乌龟爬条路,后边的乌龟跟着爬”。

中南海与中央领导座谈

“王郁昭同志有一个最大的贡献,在农村改革中带了头”

1983年3月26日,安徽全体省委常委被接到中南海,参加中央领导的集体谈话。出席谈话的中央领导有万里、习仲勋、胡启立、宋任穷等。时任中组部部长宋任穷宣布新的安徽省班子,省长是王郁昭。

之后,万里说:“安徽的班子酝酿了很久,解决得最晚,为什么晚?慎重。”他特别对王郁昭的任用做了说明:“王郁昭同志,他文化水平高一些,研究了多次。因为也有人不大同意,理由是批邓当中有点问题。(1976年,全国掀起“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王郁昭在省里一次会议上曾做过“批邓”发言。)当时在那个条件下,不算什么问题。当时各省都发了通电,那是毛主席说要批邓的。中央认为,在那个历史条件下不算什么问题,不影响对他的信任和使用”。

万里又说:“王郁昭同志有一个最大的贡献,在农村改革中带了头,创造了很多好的经验。在凤阳县实行大包干到户,现在全国都搞开了,这一条是有很大贡献的。但是,不要骄傲,要闯出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农业发展道路,还要继续探索。搞社会主义,我们还在探索,我们每走一步,都要小心谨慎。”

此次谈话中,习仲勋也做了讲话,他充分肯定了安徽带头搞农村改革,随后,也解释了“批邓”问题:“最近,邓小平同志在反映某一位同志问题的来信上做了批语:当时批邓,谁都得批。他的这个批语很重要。”习仲勋又说:“这个班子定了,但还会有各种议论,你们要有这个精神准备,我们还会接到许多来信,你们不要受外界干扰,首先你们班子要顶住。今后有这方面的材料,再来信,我们即一看了之,甚至看都不看。”

王郁昭在若干年后谈到,他当时在会上听到中央领导人专门解释“批邓”的事情,非常感动,以至于当场流泪。

据赵树凯回忆,中纪委曾接到关于他的举报,举报的内容,也是上述“批邓”的问题。

1987年5月,中纪委派出工作组到安徽。调查组到合肥后,先与王郁昭见面并说明来意,王郁昭表示积极配合,照常工作。

1989年秋的一天,也就是调查结束两年多以后,中纪委约请王郁昭谈话。谈话就在中纪委所在地的一个会客室里,内容很简单。与他谈话的中纪委副书记说:“关于当年有人举报你的问题,我们早就查清楚了。但是,拖到现在才谈话,很是对不起。我们调查的结果,你没有问题,不需要做任何组织处理。谈话拖了两年,很对不起,向你表示道歉。”

晚年编辑《万里文选》

与万里讨论反腐败

1987年,王郁昭调任中央书记处农村政策研究室,而同年秋天十三大之后,万里基本上离开国务院,不再分管农村工作,于次年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此后,王郁昭与万里的工作联系,主要是编辑农村工作重要文献选编和编辑万里文献。1993年夏天,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决定编辑出版《万里文选》。经时任政治局常委李瑞环协调安排,王郁昭担任编辑组副组长。

王郁昭调任北京后,王郁昭时常会去探望万里。赵树凯曾回忆,有一次,王郁昭探望万里回来的路上,我问谈什么了,他说:“也没有谈什么,就是闲聊,谈到反腐败。万里说,现在的问题是反腐败部门本身也腐败”。

据媒体报道,2004年,安徽小岗村大包干纪念馆奠基,此时已退休的万里,给自己立下了“不问事、不管事、不惹事”的“三不”规矩。为邀请万里为纪念馆题写馆名,王郁昭去了万里家里,对万里说:“这个题词你要写,你不写谁写?只能由你来写,别人写都不合适。”万里听了王郁昭的话,说:“好吧。”让秘书拿了一张白纸,再找了一块硬纸板垫在腿上,坐在沙发上,写了“大包干纪念馆”几个字。

2015年7月15日中午,北京医院一间病房里,81岁的李瑞环正守在病榻前望着99岁的万里。

眼看自己这位老领导失去意识,李瑞环突然想起一个人,他转头问:“王郁昭到了吗?赶紧让他来!”

王郁昭得知消息他即刻赶到医院,但还是晚了25分钟。他让人把自己从轮椅里搀起,深鞠一躬。

责任编辑: 于飞  来源:新京报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6/0721/773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