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大陆 > 正文

财新网曝光“首骗”后 澎湃新闻发社论要求陈光标证明

—澎湃新闻【社论】陈光标有义务证明自己的“事迹”

陈光标这些年肯定是做了些善事,媒体称有熟悉他历史的人说,他总共可能捐了两三千万元,但对照陈光标自己宣扬的20亿元,悬殊得有点惊人。他有责任证明给自己带来巨大荣誉的那些“善行”。比如,最为社会熟知的,汶川地震期间,他率几十台工程机械奔赴灾区,甚至打通了通往核心灾区的道路,有这回事吗?

“陈光标”的图片搜索结果

关于陈光标到底是“首善”还是“首骗”之争,在前阵子闹得沸反盈天之后,又归于平静了。

似乎,陈光标毫发未伤,只是陈光标高调地起诉了媒体,以及开了一个不接受记者提问,并有“经销商”强势帮腔的新闻发布会。

围绕陈光标的争论,虽因慈善而起,但很多具体事由其实和慈善的关系不大,而是事关诚信、商业伦理乃至法律。比如,最近较为关注的陈光标瘦身是否因为“切胃”,这就和慈善无关。

做慈善当然是好事,甚至高调宣扬自己做慈善也没问题,但任何人都不可能因为做了慈善,就免于批评、免于监督。陈光标这些年肯定是做了些善事,媒体称有熟悉他历史的人说,他总共可能捐了两三千万元,但对照陈光标自己宣扬的20亿元,悬殊得有点惊人。

所以,陈光标选择性地拿出一些票据,说自己做过善事,很难和媒体实现有效质证。他有责任证明给自己带来巨大荣誉的那些“善行”。比如,最为社会熟知的,汶川地震期间,他率几十台工程机械奔赴灾区,甚至打通了通往核心灾区的道路,有这回事吗?

尽管类似质疑满天飞,但陈光标一贯的回应方式确实很难令人满意。他以善于“慈善炒作”而著称,无论是主动“制造新闻”,还是回应质疑,核心套路是一再重复、高调宣扬他做过的善事,但对于媒体关注的核心问题,要么避而不谈、要么语焉不详,“上头条”的技能可以说是炉火纯青。最终的结果是,陈光标始终保持争议,始终吸引眼球,他也毫不犹豫地用“首善”的名人身份去招揽生意,推广产品。

“陈光标”的图片搜索结果

慈善归慈善,生意归生意,这在陈光标身上似乎完全不适用。这对于慈善,恐怕是弊多利少。

现在,即便是陈光标的铁杆支持者,最常说的理由也是——“不管他是骗来的、抢来的,至少他捐了钱”。如果陈光标所垂范的慈善不过是所谓的“劫富济贫”,难道不是对一个文明社会的巨大反讽吗?因为做过善事,就不去关注可能的谎言和欺骗,这是陈光标争议中最需要警惕的思维误区。

关注陈光标的慈善问题,并非只是对捐款数字的斤斤计较,而是关注他的诚信、关注真相本身,因为这是一个社会更基础性的问题。一个不讲诚信、不重伦理的社会,高调空谈慈善岂不有舍本逐末之嫌?

鉴于围绕陈光标的争议如此之多,在慈善之前,先把事实和法律问题谈清楚,针对专业的质疑,陈光标应拿出能验证的证据来,包括捐款凭证、对账单、对公章真伪的检验。大可不必抛一些大词,就算抢占了道德制高点。

责任编辑: 王笃若  来源:澎湃新闻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6/1009/816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