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军政 > 正文

“红通”首犯回国 港媒:或牵出现常委张德江

11月16日下午,潜逃海外13年的红色通缉令头号嫌犯杨秀珠在“众目睽睽”下由中共两名女警押解下飞机。港媒此前披露,杨秀珠被遣返回国后,或牵出江派常委张德江。陆媒报道,杨秀珠从卖馒头的营业员最终变成副厅,仕途飞黄腾达时曾往市委书记脸上扔纸巾送礼用车拉等往事,但仕途在2013年戛然而止,并开始了13年7个月的海外逃亡生活。

港媒《动向》2015年5月号援引杭州市一名退休官员的话称:“杨秀珠出逃时间是省委书记张德江调广东后半年之内,说明靠山已去。她是浙江本土帮,但后来攀上张书记。张书记一走,本土帮也会有人报复她,毕竟她的升迁是以‘出卖’许多本土帮为代价的!”

浙江一名知晓官场内幕的人士透露,习近平曾过问省委组织部“宣传杨秀珠的文艺作品是不是有些过头”,当时的负责人回答“这是德江书记树的一个典型,全国妇联也支持”。当地曾播出一部吹捧“女能官”的电视剧,就是以杨秀珠为原型。

报导称,张德江是在江泽民“以腐败换团结”大背景下由吉林平调浙江的,到浙江后团结杨秀珠那样的贪腐剽悍官员,能够压住浙江本土势力。杨秀珠任浙江省建设厅副厅长及浙江省城市化办公室主任,都与省委书记建立工作汇报关系,尤其对张这样由农业大省调来的书记,“听汇报,学经验”也属正常公务活动。

报导称,杨秀珠曾任省级官员五年,肯定握有省级老资格官员的黑材料,被遣返后为求轻刑,揭露一众老官已是明摆着的事情。

从卖馒头的营业员变成副厅

从经营馒头、包子、馄饨开始,初中文化的杨秀珠,最终以官至厅级、涉案2.5亿元、潜逃12年成为传奇,且过去多年,从未真正淡出公众视野。

原浙江省建设厅副厅长杨秀珠最新的头衔,则是“红色通缉令百人名单第一人”——在2015年上半年国际刑警组织中国国家中心局公布的对100名涉嫌犯罪的外逃国家工作人员、重要腐败案件涉案人等的红色通缉令中,名单首位即杨秀珠。

现年70岁的杨秀珠是地地道道的温州人,从早年的食品店营业员到副市长,再到省建设厅副厅长,继而遁逃海外,这个前女性高官是这座城市里最为知名的“传奇人物”,尽管声名狼藉,但关于她的谈资仍纷纷扰扰,持续至今。

据观海解局记者注意到,据《三联生活周刊》报道,温州市政府的一位官员说,杨秀珠当副市长的时候,当年的恶劣脾气不改,能够坐在桌子上对她的“马仔”破口大骂,有时就因为开会迟到的小事。这位官员说,他亲耳听见的时候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比如杨秀珠骂她提拔起来的规划局长,“短命鬼,老娘到了你还敢迟到”。

曾往市委书记脸上扔纸巾送礼用车拉

观海解局记者注意到,据《三联生活周刊报道》杨秀珠这个温州女子保持了她的底层特色,就是没拿官场规则当回事。曾经和她一桌吃饭的马津龙亲眼看见她团起餐巾纸往市委书记脸上扔,“仅仅是一言不合”。习惯官场表面文章的人可能会受不了,“尤其是几乎所有的人都在书记长书记短地唱赞歌的时候”。

还有一次更重要的场合,杨秀珠也是如此表现,那是她选举副市长被多数人大代表反对的场合,当时的市委书记还在努力为她拉票,沉着脸的她当众大声斥责书记:“棺材都抬到桥头了,还说什么说。”

与一般人在官场上的小心谨慎不同,她的很多行为甚至可以说是官场大忌:温州电视台的记者们都记得,杨爱出风头,在看见摄像机对准自己后,她会推开旁边的市委书记,抢在一众人前;她在当副市长期间,还出钱请某制作班底来拍摄一部反映她改革成绩的电视剧,名字叫《丰碑》,在温州大放特放。

“那时候,我倒不觉得她多爱钱,因为在温州,反对她的人太多了,一般人在那样的环境下都会小心谨慎,多少双眼睛盯在那里。我就是觉得她爱权,爱出风头。”对改革关心的马津龙实际上并不关心杨,但是觉得她作为官场上的特例比较有趣,因为她颇有打破一切表面化文章的气势。

在民间流传的故事中,杨讨好上级的故事始终带着几分乡土风味,并不是多么出奇制胜的法宝:上面有人下来,她会立刻在温州的华侨饭店布置一间房间,里面挂满各种名牌服饰,让领导和领导夫人去挑选衣服。杨在小汽车里面装了冰箱,凡是进省就给省干部带名贵海鲜。她当了省建设厅厅长之后,并没有停止送礼的步伐,“每次回温州,都是一卡车一卡车地往省城带礼物”。杨的这种表现在温州当时被视为正常。

责任编辑: 林亿  来源:阿波罗网林亿报道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6/1117/836399.html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