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军政 > 正文

党媒:冯小刚又和中纪委共振

冯小刚的大片,又与中纪委最新精神共振了。

一年前他主演《老炮儿》,在中纪委全会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被发言人引用:《老炮儿》最精彩的一段是向中纪委举报,“我这不是报警,是举报”。这部电影里,群众把纪法分开给解释了,报警是法,举报是纪律。

一年后他导演的《我不是潘金莲》,上映时又赶上了大事: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两者之间,有什么关联?电影提出了一个深刻的问题:看上去各级官员并没有贪赃枉法那样的违纪行为,可上访群众偏不认同,还把事情越闹越大。原因很简单,面对群众来访,官员第一时间想到的更多是如何保住自己的乌纱帽,而不是真正沉下心来真正给群众解决问题。用当下流行的话说,就是不作为。

不作为的问题,怎么破,谁来破?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给出了方向。王岐山书记近日在北京山西浙江调研时就说——

“成立监察委员会,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今后,公职人员行使公权力的每一个动作,都有人来监督。巧合的是,电影中的官员人设——省长、市长、县长,恰恰都是政府部门的公职人员。

事实上,比电影剧情信息量更大的,就是岐山书记的调研讲话。长安街知事APP发现,新华社刊发的报道千字文,已经大致点明了改革的路线图。这张路线图中,最关键的动作有三个。

2014年10月,黄晓薇空降山西任省纪委书记。此前,她的职务是监察部副部长。她在山西的打虎成绩有目共睹,而在当下,大家似乎对她的履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因为,山西正是此次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之一。

近期,黄晓薇以省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的新身份到省检察院调研,与有关同志就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进行了研讨。

国家推进重大改革之前,一般都会采用试点的工作方法。试点的地区,改革条件相对成熟。王岐山说,在北京、山西、浙江先行先试,充分体现了中央的信任。党委要担负起主体责任,一把手负总责,纪委是专责,联系本地区实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改革全面铺开和制定国家监察法提供实践基础。由此可见,试点地区是中央慎重选择的,肩负推开改革的重要任务。

要试点,就必须有领导机构。王岐山的最新身份,是中央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他领导下的小组对试点工作进行指导、协调和服务。

陪同王岐山调研的有中纪委副书记吴玉良、杨晓渡,监察部副部长肖培、陈雍

根据官方媒体报道,山西、浙江、北京均已成立深化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省(市)委书记骆惠宁、夏宝龙、郭金龙分别担任所在省份深化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山西忻州、长治等地级市也成立了相关领导小组,各项试点方案等工作正在准备进行中。

从试点机构设置上就能看出:党委担负主体责任,一把手负总责,纪委是专责。

但凡谈到改革,大家最关心的就是人的问题。因为一改革,就涉及到机构整合,一整合就涉及到队伍稳定。

那么,新组建的监察委员会,到底要整合哪些机构呢?首先要明确一个概念,监察委实质上是反腐败机构,成立监察委,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也即是说,原先政府序列中监察局、预防腐败局的职能基本被监察委员会囊括在内。

在岐山书记调研的画面中,各地参会的领导人员主要有如下几位:省委书记、省委副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纪委书记、组织部长、政法委书记和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省委书记、副书记、纪委书记等主责、专责领导自不用说。人民代表大会产生省监察委员会,产生后又涉及人事安排,人大主任和组织部长自然要参加。政法委书记和检察长是两位关键人物,因为机构整合中最大的亮点,就是政法部分职能的转隶。

此前的制度设计中,反腐败机构涵盖党务(纪委)、行政(监察、腐败预防、审计)以及司法(检察机关的反贪、反渎和职务犯罪预防)等机关。对于监察委员会职能的新设计,王岐山此次明确了三个关键点:

一是成立监察委员会,作为监督执法机关与纪委合署办公;

二是整合行政监察、预防腐败和检察机关查处贪污贿赂、失职渎职以及预防职务犯罪等工作力量;

三是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就试点工作作出有关决定后,试点地区先完成检察机关反贪等部门的转隶。谁在改革的盘子里,一目了然。

财新网报道,改革试点启动后,山西省委组织部要求各级检察院反贪污贿赂、反渎职侵权、职务犯罪预防等三个部门在改革期间人事冻结,干部调入调出和提拔全部停止;相关单位将上述三部门机构设置、领导职数、人员配备等统计汇总后报省检察院。

省委专职副书记兼任政法委书记的情形,近年来已经逐渐减少。从检察机关职能调整角度来说,打虎女将黄晓薇此次兼任,对于推动改革试点、加快整合步伐定将起到关键的协调作用。

有小伙伴会问,这次改革,怎么很少见到法院院长出面。这个问题,《老炮儿》已经回答了:纪法分开。

转变职能、整合力量,绝不是简单地增加机构、增加编制、增加人员。关键的关键在于:凡是有利于党的领导的就必须坚持和加强。也就是说,要通过改革,让监察委员会这个反腐败机构硬起来。

纪委硬不硬?正国级老虎都拿下了,能不硬么。国监委能不能硬?那就得看改革的制度设计了。

在当下的行政体系中,监察部门是政府组成部门,与其他部门平级。根据此次的改革方案,监察委员会由省(市)人民代表大会产生。“产生”这个词颇有意味。因为,在设置法、检两院的过程也用到了这个词。《宪法》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对产生它的国家权力机关负责。

此外,监察委员会将作为行使国家监察职能的专责机关,与人民法院作为国家审判机关、人民检察院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的表述类似,监察委员会相对于现在的政府监察部门,站位是更高的。

熟悉我国法律的小伙伴一定知道,法、检是要在人代会上报告工作的,法、检部门的中高级领导人员也都由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任免,其独立性可见一斑。

值得关注的是,监察委员会产生后,党的领导不是削弱了,而是加强了,可以预见,未来试点地区的监察委将有望通过监督执法等来遏制权力滥用,通过与纪委合署办公来推动党纪与国法的紧密衔接;监察委履行监督、调查、处置职责,与执法、司法机关有机衔接、相互制衡,实现依规治党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实现对公权力监督“全覆盖”。

简而言之,纪委监督全体党员,监察委员会监督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委员会设立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党的领导,这就是一个填补监督盲点的动态平衡过程。

“有理想但不能理想化”,王书记的一句话道出推动改革的艰难之处。《我不是潘金莲》设置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结局:多年后,因女主角李雪莲告状而丢官的县长偶遇李雪莲。李告诉他当年告状的真实原因,县长怔住了,一句话都没有说。事实上,当年李雪莲拦住他的车时,他一听是来告状的就欺骗李说自己不是县长,并迅速钻进政府大院躲起来。试想,当年如果县长接下这个“烫手的山芋”,认真听听李的倾诉,或许自己就不会丢官,李也不会“闹了十年”。

监督,是外力;行使公权力的态度,是自觉。冯小刚的电影总能引起共鸣,道理很简单:走了群众路线。

责任编辑: zhongkang  来源:长安街知事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6/1128/842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