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好文 > 正文

杨圣:一个前大陆小粉红对台湾的抱歉

—一个大陆年轻人的台湾记忆

从年初的帝吧出征、洗版FB,到大选前的周子瑜事件,再到今年夏天的戴立忍事件,一次又一次的撕裂。看到那群狂热的‌‌‌‌“小粉红‌‌‌‌”,我心里五味杂陈,真的不知说什么好。因为往回倒四年,我也是个不折不扣的‌‌‌‌“小粉红‌‌‌‌”。在网络如此便捷的今天,只要你想,你可以了解任何事情;但遗憾的是,很多人已经失去了了解的兴趣。多少人用情绪代替了思考,多少人活在盲目与偏见中,可怜乎,可悲乎。

从课本里‌‌“祖国的宝岛‌‌”,到《蓝色大门》,再到美丽岛事件,做为大陆人的我,一点点补充着对台湾的记忆。

在端传媒上读到胡采苹的故事,我惊讶于她的良善与真诚,更惊诧于自己的无知。曾自以为对台湾颇有了解,却发现还有如此多盲区。二二八事件、《悲情城市》、台海飞弹危机,这些在我的记忆里不存在的东西之于他们竟是如此重要。记忆中那个亲切的台湾,此刻变得模糊。

‌‌‌‌“台湾是祖国的宝岛,那里有美丽的日月潭和阿里山。‌‌‌‌”这是我台湾记忆的起点,来自小学课本。或许是因为这句话,从小便对台湾有种莫名的亲切。

我最早记住的台湾地名不是台北,而是火烧寮,因为那里是中国降水量最多的地方。记得小时候画中国地图的时候(准确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但在彼时的我眼中,中国等同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定不会遗漏右下角那个树叶一样的台湾岛。

也是在读小学的时候,二〇〇五年,连战访问大陆。我至今清楚地记得,那天下午,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手握在了一起。我在电视机前见证了这一历史瞬间,并把它写在了日记里。那个时候我对台湾政治一无所知,只知道‌‌‌‌“国民党反动派‌‌‌‌”在一九四九年逃到了那里。

二〇〇八年,汶川地震,台湾同胞的慷慨解囊让我非常感动,那个时候觉得两岸真是‌‌‌‌“血浓于水‌‌‌‌”的骨肉同胞。说起‌‌‌‌“台湾同胞‌‌‌‌”,脑海里浮现出当时历史课本上的一张图片,一九七九年元旦《人民日报》的头版,大标题是《告台湾同胞书》,右上角是停止炮击金门的消息。说来惭愧,我是前两天才知道八二三金门炮战,这一事件从未出现在我的教科书上,也不记得有老师曾提起过。

那个时候上初中,开始读报纸,《环球时报》《参考消息》《南方周末》都是我了解外界的窗口(彼时根本不知道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恰逢陈水扁丑闻曝光,报纸的消息铺天盖地。直到那个时候我才第一次知道台湾还有民进党,才知道岛内有蓝营和绿营。报纸头版上陈水扁戴上手铐的那张照片,至今印象深刻。

记得当时非常爱看中央电视台《海峡两岸》节目,还由此记住了第一个台湾人——邱毅。最吸引我的莫过于台湾主持人迥异的讲话方式,完全不同于大陆的主播。我当时还特别喜欢模仿他们说话,尤其是那些读音不一样的地方,比如‌‌‌‌“陈水扁和(hàn)吴淑珍‌‌‌‌”。那个时候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要那么读,更不知道那叫‌‌‌‌“国语‌‌‌‌”,以为是跟东北话、四川话、河南话等类似的方言。

二〇一一年,高中二年级,青春萌动的我着迷于台剧《我可能不会爱你》,当时是在网络上同步追完了这部剧。我第一次通过电视看到台湾人的日常生活,毫不夸张地说,这部剧让我彻底爱上了台湾。那年风靡的还有电影《那些年》(我看的是盗版的台湾公映版),更是加深了我对台湾的热爱。后来还专门买过九把刀原著的台版书,送给了自己喜欢的女孩。

说来也巧,当时还送过一本书叫《对照记*1963》,由杨照、马家辉和胡洪侠合著,三位分别来自台湾、香港和大陆的作家,就一些共同的日常词汇各写一篇文章。不同成长环境下的不同记忆,尤其是杨照的台湾部分,让我非常着迷。去年在北京听杨照的讲座,第一次见到他本人,却感觉像是一位老朋友,特别亲切。

二〇一二年,我学会了翻墙。由此带来的震撼可想而知,我经历了价值观的崩塌与艰难重构。关于台湾,我第一次了解到台湾的民主进程,知道了美丽岛事件和另一个陈水扁。那年正好赶上台湾大选,我第一次知道台湾的领导人是一人一票选出来的,对比那一年的大陆政局,我当时真的有点羡慕台湾。

进入大学之后,有了更多的时间去了解这个世界。慢慢开始理性地看待一些问题,比如台湾社会和台湾民主。拜互联网所赐,我能够近距离了解台湾人的想法,借助不同渠道看到一个更真实的台湾。二〇一五年,当我看到两岸最高领导人握手时,早已没了十年前的激动,甚至一点都高兴不起来;二〇一六年,我第一次通过网络观看了台湾大选的直播,虽感兴奋,却也没了艳羡。

龙应台的《大江大海一九四九》则是另一种洗礼,它让我第一次学着站在国民党、站在外省人、站在台湾人的立场来审视自己熟知的‌‌‌‌“历史‌‌‌‌”。曾经黑白分明的敌我界限开始变得模糊,‌‌‌‌“解放‌‌‌‌”突然成了一个特别沉重的字眼,在它的背后,是累累白骨与血雨腥风,是妻离子散与家破人亡。大时代中千千万万的普通人,如蝼蚁,如草芥,被政治碾压,被命运捉弄,让人唏嘘慨叹。

过去这一年,从官方到民间,两岸的对立与隔阂不断加深,尤其是年轻人之间。从年初的帝吧出征、洗版FB,到大选前的周子瑜事件,再到今年夏天的戴立忍事件,一次又一次的撕裂。看到那群狂热的‌‌‌‌“小粉红‌‌‌‌”,我心里五味杂陈,真的不知说什么好。因为往回倒四年,我也是个不折不扣的‌‌‌‌“小粉红‌‌‌‌”。在网络如此便捷的今天,只要你想,你可以了解任何事情;但遗憾的是,很多人已经失去了了解的兴趣。多少人用情绪代替了思考,多少人活在盲目与偏见中,可怜乎,可悲乎。

我喜欢台湾的电影,喜欢《等一个人咖啡》《第36个故事》《一页台北》,喜欢《蓝色大门》《不能说的夏天》《女朋友。男朋友》,喜欢《恋恋风尘》《童年往事》《一一》。

我喜欢台湾的音乐,从邓丽君李宗盛到张悬。去年,马世芳的节目《听说》为我打开了另一扇门,翻来覆去听了好几遍,甚为迷恋。包括台语歌,虽然听不懂,但依然爱听。

我喜欢台湾的人,忘不了那年新周刊的封面《台湾:最美的风景是人》。勇敢的台湾人,在这片美丽岛上筚路蓝缕,不畏艰辛与恐惧,竭力争取自己想要的生活。

我写下这篇琐记,分享自己记忆碎片中的台湾,想让更多的人读到,特别是两岸的同龄人。我真诚希望彼此能够增进了解,超越政治与地域的偏见。不管你的身份认同是什么,台湾人、大陆人抑或中国人,抛却这些无聊的标签,我们首先应当是一个人,一个大写的‌‌‌‌“人‌‌‌‌”。我们需要学会倾听和对话,学会思考与面对各自或共同的问题,这远比无休止的谩骂更有价值。

责任编辑: 江一  来源:端传媒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6/1130/8433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