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钩沉 > 正文

叶挺为何在不到一年之内两度离军出走

—身为新四军军长,叶挺为何两度离军出走

作者:

身为新四军军长,叶挺曾两度离军出走。第一次是新四军成立前不足一年的1938年10月,第二次则是在10个月后的1939年8月……是什么让叶挺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两度离军出走呢?

时任新四军军长的叶挺(图源:维基百科公有领域)

新四军军长叶挺因皖南事变被国民政府投入监狱后,曾做诗一首:“三年军长,四次辞呈,一朝革职,无期徒刑”。所谓“四次辞呈”,其中有两次系离军出走。

其首次出走,时在1938年10月,距新四军成立不足一年。直接导火索,按陈毅的说法,是副军长项英“对叶挺军长不尊重、不信任、不让其独任军事工作。一直到包办战场指挥,强不知以为知。”①

叶挺不能获得实权,有其客观原因。首先,新四军实行党委负责制,叶不是党员,项英则身为中共东南分局书记、中共中央军委新四军分会主席。其次,该军由南方八省游击队组成,叶是空降干部,项英则是三年游击战争之实际领导者。

1938年6月,叶曾前往武汉长江局,向周恩来倾诉自己有职无权,并提议另成立“新四军委员会”,以取代只有党员能够参加的“军分会会议”,作为新四军的最高军事决策机构。该提议得到了延安方面的积极回应,“同意组织新四军军委会,项为主任,叶为副。”②

但因种种原因,该委员会迟迟未能成立。至8月份,叶正式致电长江局,决定辞职。后由王明、周恩来等以项英将赴延安开会,在此期间新四军工作须请叶挺实际负责为由,予以挽留。但9月30日,项英在延安所参加之六届六中全会刚刚开幕,叶即去电表示拟请假离开部队,“返湘赣观察各方情形”③,项为此不得不中止会议提前南返。

项英南归后,虽努力挽留,但无济于事。叶终于离军出走,返回家乡广东,在余汉谋的支持下另组了一支数百人的抗日游击队。

对此次叶的出走,据曾任新四军军部秘书长的李一氓理解:

“本来叶挺在走之前,曾经下决心离开新四军,不再回来。他在临行时留给我一封亲笔信,说是‘居士不适于当一个大庙的方丈’,意思是讲不是共产党员的人,不适于充当共产党军队的军长。看来,这种苦恼也不像是完全针对某一个人的。”④

所谓“居士”,指皈依佛法而未曾剃度为僧者,喻指叶氏思想左倾但不是党员。

蒋介石以叶挺出走一事,指责延安“连叶挺都不能与你们合作,将无人与你们合作”,并拟另派军长,周恩来于1939年1月8日制定具体方针,试图彻底解决叶挺出走问题。周建议:

“叶回四军,我的解决原则,共产党领导必须确定,工作关系必须改变,新四军委员会可以叶正项副,项实际上为政委。”⑤

显然,从“项正叶副”,到“叶正项副”,此种变化背后,有对叶挺之心结所在的深切体认。但此种安排并不能彻底解决叶在新四军的尴尬处境。由周恩来亲自护送回到皖南后,1939年8月,叶挺再度以向国民政府要求增加经费和编制为由出走,滞留重庆长达一年之久,后由政治部主任袁和平亲自接回,此即所谓的第二次离军出走。

至于叶挺与项英之间的个人关系,据李一氓观察:

“叶挺军长在皖南停留的一年零几个月期间,一般说来,项英还是比较注意处理与叶军长的关系。军部的正式会议,由军长主持;前方部队的报告、请示,项英都请叶首先批注意见;叶军长介绍到军部工作的非党干部,人数不少,项英都表示欢迎接纳。项英考虑到叶军长的经历与身份,在生活上尽可能给予照顾,专门设立了小灶,项英自己却吃大灶,只是在开会时偶尔一起吃。倒是我们少数几个人,有时去叶军长那里吃一顿。我当时负责处理电报,凡属东南局的都先送给项英,凡属军队的,一般都先送给周子昆副参谋长,由他决定送给谁。据当年在机要科掌管电报登记的同志讲,在叶军长每次离开皖南前,中央给新四军的来电提到叶军长的次数也较少(党务归政委,军务归副参谋长,在中央来电中也很少提到叶挺)。”⑥

显然,职务甚高而权力过小,此种失衡,决非项英努力经营个人关系所能弥补。军务不归军长而“归副参谋长”,即是明证。

注释

①陈毅:《1938年至1943年华中工作总结报告》。

②段雨生等:《叶挺将军传》,解放军出版社1989,P306。

③同上,P307。

④李一氓口述,南北、董之曦整理:《李一氓谈皖南事变、叶挺与项英、项英问题》。

⑤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新四军文献》(一),解放军出版社1988,p106。

⑥李一氓口述,南北、董之曦整理:《李一氓谈皖南事变、叶挺与项英、项英问题》。

责任编辑: 东方白  来源:腾讯网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6/1206/846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