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家庭生活 > 正文

被窝有多脏?真相吓死人

早上舍不得离开舒服的床铺,这样的情节可能越来越多地发生。

然而,有个矛盾的真理永远成立:懒惰,是要付出辛勤作为代价的。

譬如,你知道自己每晚所躺的被窝究竟是个怎样细菌横生的肮脏存在吗?

如果每晚让你躺在垃圾堆里睡觉,会有什么感觉?

人的一生,有大约三分之一(每天8小时),在床上度过。但你所躺的床铺,可能实际上就是藏污纳垢的“垃圾堆”。不信?往下看。

人类睡眠过程,就等于皮肤做了一次锻炼,表皮会进行再生,新的皮肤取代旧的,老的皮肤脱落成为死皮。这些死皮中有不少就落在床上。它们,是许多细菌生存的“食物”。

但死皮只是饭前的开胃小菜一碟,床单就像一张“网”,还会捕捉各种各样的奇怪物质。

例如,身体的油脂、唾液、全身沾染的污渍灰尘、体液、甚至尿液和粪便。

除了人身上的废物,研究还发现,每年一个人会在床上留下接近10万毫升(平常矿泉水167瓶的量)的汗水,所以床铺的环境属于潮湿状况,容易滋生真菌。

数据显示,一周不洗,每6平方厘米的枕头、被单和床单上可能产生300~500万CFU(菌落形成单位)的细菌,如果一个月不洗,这个数目则会接近1200万。要知道,一张床单大约4平方米,即6666个6平方厘米,那么至少8亿细菌与你相伴而眠。这还没算上被单、枕头,每晚“拥抱”着你的细菌单位总计可达20亿……

而调查显示,许多勤于家务的人也只每个月更换一次床单被单而已,更多人一个冬天才换一两次。

睡在隐藏无数脏污的床上,只要心理过得去,通常不会有大碍,毕竟睡垃圾堆的流浪汉也能生存。

然而,如果人身上存在抓痕或其他开放性伤口,又或者身体状况不佳、免疫力低下,就有可能在床铺上受到感染。

你的床上可能住过的10大恶心东西

曾有一段视频风靡YouTube(不要问这是什么,遵纪守法的小九也不知道),讲的是“可能活在你床上的10大恶心东西”,其中包括——

01.宠物

宠物外表很萌,但可爱的它们,却可能大大增加床铺上生长蠕虫、动物病菌和跳蚤的风险,曾有一名9岁男孩因此感染黑死病夭折。如果萌宠着实都无法让人与“恶心”划等号的话,放心,之后9位不会让你失望。

02.金黄色葡萄球菌

研究在枕头和床单上发现耐甲氧西林金黄葡萄球菌,这是一种“超级细菌”;它们通过伤口或者口腔侵入人体,可能引起血中毒(败血症)或者令人体功能停止正常运作,二至五成的病例无法治疗。

03.大肠杆菌

这是一种可能致命的病菌,可能潜伏在枕头上;其引发的病症包括发热、流感样症状,影响脑部和肾脏。

04.蚂蚁

这种昆虫谁都认识,它们偷偷爬上食物链最顶端,从蚯蚓到人皮什么都吃;蚂蚁也会侵入人类的床铺,其毒液会引发严重过敏反应——全身过敏。

05.烟曲霉菌

这是一种生长于人造床上用品的真菌,他们能感染肺部和大脑,引发曲霉病,免疫系统较弱的人更容易染病。

06.有毒气体

现代床垫中含有许多挥发性有机物,其中某些物质是清洁剂的成分;有毒的气体可能引发偏头痛、神经疾病、甚至癌症,婴幼儿风险最大,研究证实现代婴儿床比过去的产品,有毒物质多4倍以上。

07.虱子

肮脏的床铺可能受虱子侵袭,生存期长达4周;它们夜间也会吸血,会诱发皮肤痕痒或者伤寒。

08.芽枝霉菌

芽枝霉菌会在潮湿的床单上滋生。它们影响皮肤和呼吸系统,吸入霉菌孢子可能诱发哮喘和肺炎,或者引发甲藓,症状是皮肤受损、指甲破裂。

09.尘螨

研究发现,床铺上可能生长着10万到1000万的尘螨;它们以吞食死皮为生,其排泄物可能引发哮喘。

10.臭虫

在你睡眠期间吸血,每晚可能叮咬500次;它们可能传播疾病,例如引发心脏炎症,曾有一个病患甚至因此患上威胁生命的铁缺乏症。

已经知道床铺究竟藏着多少污垢,那么,怎样清除它们?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专家推荐,最少每周都需要清洗被褥一次,使用55~60摄氏度的热水,而且要选择合适的洗涤剂,否则可能在床上用品上增加新的化学物质。

注意,洗完床上用品的洗衣机,最好加杀菌剂“空洗”一遍,以确保彻底清洁床褥枕头们留下的残余垃圾。

床上用品不仅得勤洗,最好还是在阳光下晒干杀菌效果最佳,因为紫外线能有效杀灭微生物。其中枕头宜使用高温熨烫,杀死残留的细菌。

根据指引,床单、被单和枕头的清洁要点如下:

1.每周清洗至少一次,如果不能做到,至少也要经常清洗。

2.每年清洗枕头内芯两次;每隔两年更换一次枕头。

3.每隔7年更换一次被褥,可以降低细菌感染度。研究表明床上用品也有“7年之痒”:新的床具每平方英寸面积上只有300万单位细菌,用了两年则会增加到900万,5年后卫1350万,而用过7年的床上用品已经积累1600万细菌!

4.别让宠物上床,不要在床铺上饮食。

责任编辑: 李冬琪  来源:39健康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7/0406/908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