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国际新闻 > 正文

白宫的宫斗戏:北京或许是最大的赢家

作者:

笔者在专栏中曾经谈到特朗普总统决定空袭叙利亚,很多人据此解读美国的举动是要威慑朝鲜。到底是不是,昨天公众号的文章已经着重解读,在此不再一一重复。但是今天的内容是要介绍最近热闹上演的白宫宫斗戏,从一个侧面来谈谈美国政府内的权力决定关键人物。

上周《纽约时报》曾经透露了一个政治八卦,谈到美国白宫内的“宫廷争斗”。最初,是有记者透露,总统特朗普批评女婿库什纳,说他在表决医疗改革时,不在现场而去打高尔夫球,因为这个疏忽大意使得特朗普政权的重要改革遭到失败。当时,读到这个消息后,大家还担心库什纳因为这次的重大失误,会不会遭到边缘化。紧接着在一周后,白宫突然传出消息,特朗普总统的“亲密”战友,白宫首席战略官(高级顾问)班农被赶出了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这位战友到目前为止,为特朗普总统制定了“美国第一”的方针,以及提出“禁止中东7国居民入境”的方案,特朗普新官上任的三把失败之火都是班农的“杰作”。

《纽约时报》的详细报道中,本次策划赶走班农的幕后黑手,就是之前被记者爆出“玩忽职守”的大女婿库什纳。为何特朗普总统苦心积虑想修正奥巴马法案没有成功,就是因为班农的政治手法鲁莽,强硬,使得包括执政的共和党在内都出现了激烈的反对者,如果这样情况继续下去,特朗普政权不但不能获得美国执政党共和党的支持,也不能获得美国国民的支持,所以库什纳联合之前被班农赶走的各种势力,把班农赶出了制定美国重要安全政策的国家安全委员会,换句话说让他离开了美国的权力中心。

一贯反对特朗普的美国媒体以《纽约时报》《美国有线新闻网》为著名。其中《纽约时报》认为特朗普唯一没有兑现的竞选承诺就是对北京的严厉态度。甚至认为总统是板子举得高,之后轻轻地放下。并且,政权开始时的外交方向模糊性,与北京关系紧张,而当特朗普与俄罗斯修好打算失败时,美国立刻修正了与北京的关系。这样快速的修正都是因为总统受到了女婿库什纳的影响,

美国媒体还透露库什纳家族与华人资本正在接洽的消息。(因为这个报道,库什纳家族宣布停止接洽)并且日本媒体也报道,总统大女儿正在教孩子学习中文,由此认为特朗普总统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在暗中与中国改善关系。这一切的布局者就是特朗普大女婿库什纳。

4月7日,美国白宫总统发言人发了一张照片,是描写特兰普总统正在接受美军空袭叙利亚的军方报告。其中最令人关注的是白宫首席战略官(高级顾问)班农也在场,但其位置已经远离权力的中心主桌。本次中心人物就是主张空袭叙利亚的是接替弗林担任美国总统国家安全助理的麦克马斯特,反对的就是主张“美国第一”孤立主义的班农。当班农被赶出国家安全委员会以后,原来与军方相关的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以及国家情报长官都回到了委员会中。

这张照片引人注目的是,坐在主桌中心,在特朗普右手方向的就是总统大女婿库什纳。最近美国一系列的外交,军事举动背后都有他的身影。如北京领导这么快能够访问美国,就是库什纳从中斡旋的结果。这张照片这样的位置安排是暗藏白宫的意图在内,有好事的美国媒体利用这张照片,认为在会议上,班农与库什纳之间正在怒对,双方的意见是对立。实际上,班农已经不是国家安全委员会的成员,本来这么重要的场面他是不用前来参加,可是他就坐在特朗普总统的背后,不知道是总统同意他参加,还是他自己决定自己参加,这样的“局外人”参加,不能不引起库什纳的“愤怒”。

继续分析照片,副总统彭斯外访以外,国防部长马蒂斯,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等都不在场,他们正在另外会议室举行会议。其实,这张照片与之前让奥巴马总统名留美国历史的,击毙拉登行动的照片相似,也是纪录美国历史的重要瞬间。

照片中唯一的女性,就是特朗普女儿的好友,出身摩根大通的总统助理,高级顾问(经济担当)的鲍威尔。这位女性是新的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的明星式存在,她熟知中东的政治,又知道白宫的政治,还具有女性的细致,因此深的新的美国总统国家安全助理的赏识。

因为“俄罗斯门”,前美国总统国家安全助理弗林离去,美国政治外交的方向突然发生了变化,原来政权内高喊与俄罗斯和解的势力消失,特朗普政权内的政治力学发生了戏剧般的变化。笔者认为大通摩根势力在政权内抬头,而这个势力就是被日本右翼称为与北京友好的势力。而特朗普女婿库什纳在赶走了政权内极端势力班农后,需要其他势力的援助,这就有了军方干部,金融专家都聚集到他左右的报道,甚至上周传出,大女儿伊万卡也将没有报酬地参加政权的工作,这一举动更使白宫内的特朗普亲友帮成为主流,与特朗普不客气的媒体《纽约时报》,把库什纳称为特朗普内阁的“影子”国务卿。

相比牛仔气息重的特朗普总统,以及美国茶党,右翼的班农,库什纳在美国特朗普政权内是一位理性人物,如果可以成为一个纠正政权偏差的角色,特朗普政权或许是可以有所为。

责任编辑: 江一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7/0411/911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