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港台 > 正文

代购需谨慎 香港千万骗案揭乱象一角

目前,大陆社交网络上充斥着香港代购、海外代购等信息,透过代购买到价格低廉的名牌商品固然好,但却不要忽视其中风险。不久前,一名香港女子请化妆品专柜小姐代购名牌唇膏,卖给大陆买家。通过代购生意与香港专柜售货员和大陆买家建立信任后,这名女子竟突然携双方逾千万元货款玩失踪,不久后又自行申请破产,疑企图洗脱责任。

据香港《明报》报道,受骗的专柜小姐表示名牌唇膏销售有限制,以Chanel为例,每人每个颜色只能购买3支,但因从事化妆品销售,可购买货量更多,故由一焦姓女子牵线搭桥请她做代购。但做了几次生意后,焦女以大陆货主拖欠款项为理由拒绝支付香港专柜小姐货款。但随后多个大陆商家亦来港举报焦女拖欠其200万元人民币货物。目前该案件已获警方受理。

个人代购在香港并不鲜见(新华社

海外代购是指由代理人而非总公司直接或者间接授权的代理商入口在境外购买货品。近年来海外代购十分火爆,一方面由于中国大陆民众消费水平普遍提高,另一方面则由国内食品、药品等不断爆出丑闻,令国民对国货信任度下降,将目光转向海外市场所致。另外,与跨境销售平台相比,个人海外代购有沟通便捷、价格低廉、缴款方式灵活等特点。故虽受跨境电商冲击,但个人代购近年来仍然热度不减。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2014跨境电商调查分析报告》显示,预计到2018年,中国的海外购物人数将达到3560万,规模将达到10,000亿元人民币。

不过,参与个人代购也存在诸多风险,除如上文所述的涉嫌欺诈行为,也容易产生偷逃关税问题。

海关总署《关于进境旅客所携行李物品验放标准有关事宜》规定:进境居民旅客携带超出5000元人民币的自用物品,非居民旅客携带拟留在中国境内的自用物品,超出人民币2000元的,经海关审核确属自用的,海关仅对超出部分的自用物品征税,对不可分割的单件物品,全额征税。

不过,由于海关抽查率低,不少代购者没有选择主动申报关税。另外,旅客过关时海关比较难以界定物品是属于自用还是用于转卖,故这也成为执法的灰色地带。

由于海外代购者甚多,不少人以为法不责众,越来越忽视相关法律法规。但其实,代购偷逃关税一旦被查处,或令代购者得不偿失。2012年北京一离职空姐就因多次大量携带从韩国免税店购买的化妆品入境,被处以走私普遍货物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

更值得留意的是,目前有许多中国海外留学生为赚快钱透过微信从事代购,但往往忽视海外相关法律法规。譬如在香港,持有学生签证人士就不得从事与本专业无关的兼职活动。故海外留学生长期从事代购,应先清楚明白当地有关法律法规,否则个人亦需承担一定的法律风险。

责任编辑: 陈柏圣  来源:明报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7/0605/940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