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军政 > 正文

王健林回应央行行长指控 习选择金融整顿还是防经济政变?

6月22日,中国首富王健林创办的万达集团出现股债双杀局面。有报道称央行副行长、外管局局长3月表示,不欢迎对外扩张虚拟资产,有企业对外资产转移,影射这些都与万达有关,王健林随后做出回应。学者何清涟指出,“影子银行”搅乱中国金融,“金融整顿”和“防经济政变”是两套不同的方法,是按“一行三会”的专业思路走,还是按“经济政变”的思路走,是个不容小觑的问题。

此外,王健林曾公开回应称,2014年在万达上市前习近平的姐姐和姐夫已低价清空全部万达股份。

周四(6月22日),万达集团下属的一系列证券同步爆跌,其中深圳交易所上市的万达影业跌幅高达9.87%,市值缩水超过66亿元人民币。

与此同时,万达商业地产股份有限公司发行的多个公司债价格出现大幅波动,放量下跌。

财新网独家报导表示,银监会于6月中旬要求各家银行排查包括万达、海航集团、复星、浙江罗森内里在内的数家企业的授信及风险分析,排查对象多是近年来海外投资比较凶猛、在银行业内敞口较大的民营企业集团。

针对此事,万达集团在中午发布消息,称"今日网上有人恶意炒作建行等银行下发通知抛售万达债券一事,经了解建行等行从未下发此类通知,网上炒作属于谣言",声明中还表示"万达集团经营一切良好。"

外管局局长不欢迎对外扩张虚拟资产,点名部分企业对外资产转移

面对狂飙突进的海外并购,今年初监管层频繁对海外收购“敲警钟”。

编辑部在北京的海外党媒多维网22日文章称,万达投资的产业不是“实业”也让王健林的首富之路始终存在着政治危机。与安邦、海航集团等相似的是,万达积极的对外扩张战略侧重在中国政府不欢迎的虚拟资产上。

文章称,今年3月,央行副行长、中国外管局局长潘功胜在接受媒体质询时明确表示,中国政府正关注部分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非理性行为。在访谈中,潘功胜点名部分企业通过收购商业地产、酒店、影城、娱乐业、体育俱乐部来从事资产转移。而这一系列的“案例”似乎都与万达有所关联。

另外新京报22日报道称,今年两会期间,央行行长周小川亦强调,海外投资存在一些过热的情绪。“进行一定程度的政策指导,我们认为是有必要的,也是有成效的。”他表示。

5月12日,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首次针对海外并购表态。他表示,国家外汇管制是暂时性的,在外汇管制期间,万达的海外并购会选择性地放缓,并精挑细选优质企业。

王健林首次回应习近平家人入股万达传闻

BBC中文网报道,2015年10月30日报道,王健林29日应邀在美国哈佛大学的“哈佛公开课”上演讲时,主持演讲的哈佛商学院教授Willy Shih特别就《纽约时报》的有关报道向他提问,因此王健林做出了回应。

王健林表示,2009年8月,万达集团旗下的万达商业地产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万达商业)为筹资做了私募,委托当时中国最大的银河证劵和中金公司操作,私募价格每股13元,总募资40多亿元,创造了当时中国民营企业私募规模的新纪录。

其中,齐桥桥与邓家贵控股的北京秦川大地投资有限公司和十几家公司一起参与了私募,入股万达商业的价格与建设银行投资公司、中国泛海建设等完全相同。

他说,由于种种原因,万达商业直到2014年12月才在香港挂牌上市。在上市前两个月,邓家贵以低价把所持有万达商业股票全部转让,上市时,邓氏夫妇已不是万达商业的股东。

王健林还说,“这件事邓家贵先生是牺牲了巨大利益的。投资熬了6年,眼看可以赚大钱而不赚。其实这件事证明的不是腐败,恰恰证明习近平主席治国严,治家更严。”

何清涟:从“金融整顿”到“防经济政变”

学者何清涟今日在美国之音刊文称,中国政治经济词汇中,“金融整顿”一词常见,隔上一阵就要出现,只是被整顿的对象有点不一样而已。“

经济政变”这个词,却是2015年中国股市大跌之后出现的新词,专门针对那些能够在中国资本市场翻云覆雨的资本大鳄,名单内部掌握。

金融整顿处于“进行时”

新一轮金融大整顿正在推进。从今年2月开始,先是号称“超级白手套”的资本大鳄肖建华被抓,继之于3月开始放话要整顿金融市场,5月份公布监管措施,再到最近邓府孙驸马吴小晖被抓,整顿之网一步一步在收紧。

何清涟指出,在中国金融行业赚钱,不取决于操盘者分析关于风险和收益匹配的模型与各种市场信息,而是依靠杠杆使用、利用信息不对称运作市场这两招来赚取利润。

如果权力够大,既可通过获取信息抢占先机(金融市场,尤其是证券市场,买进抛出的时间决定企业的生死),又可以获得优质(低息)贷款,有了权力杠杆,金融的收益几乎是几何级增长,成为吸引资源的黑洞,不断吞噬社会(他人的)财富。

如今,金融整顿的对象当然是这些能够借用权力杠杆,在资本市场上翻云覆雨的资本大鳄。

日积月累“影子银行”形成的定时炸弹,转变为“经济政变”

何清涟表示,随着近年来金融牌照管制的逐步放开,央企金控、地方金控、民营金控、互联网类金融混业经营机构加速“跑马圈地”,金融混业经营、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结合成为重要趋势。

据券商中国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至少成立了25家金控平台,这四大类金控平台依托银行“逐鹿天下”,被称为影子银行系统,涉及的业务有银行、金融租赁、保险、证券、基金、期货等各领域,分由中国人民银行(央行)、证监会、保监会、银监会等俗称“一行三会”分别监管,因为是混业经营,行业监管总有空隙可钻。他们近年来发行的各种理财产品为中国金融埋下了无数炸弹,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披露,中国的影子银行体系,在2008年以后发展迅速。

何清涟认为,中国天量的货币发行,使得社会产生了大量融资贷款需求,而传统银行无法承载这些金融需求,所以,非银行的金融中介开始大举介入。从2008年以来,影子银行业务增长三倍多,在整个社会融资增长总量中占一半,甚至超过了传统银行贷款。迫使中共当局下定决心整顿金融系统的主要是民生银行爆出30亿元假理财产品案,以及国海证券的“萝卜章”事件。

何清涟指出,面对负债累累、千疮百孔的金融系统,习近平今年4月25日主持政治局集体学习“维护国家金融安全”时,提到金融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高度重视防控金融风险,更明确提出党管金融。当时就有分析认为,这实际把金融风险防控,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

“一行三会”

何清涟强调,如今中国的金融系统是“权力杠杆”撬动下的市场运作,所谓“党管金融”,似乎是说要控制住权力杠杆,但实际操作中,中国近几十年的经济,往往是“一放就乱,一管就死”,金融系统更是如此。近三个月来和风细雨式的金融整顿似乎成效不大,6月20日,央行行长周小川在陆家嘴金融论坛上放出硬话,指出,对那些高杠杆、低资本、不良贷款等现象均不得宽容,如果金融不稳定往往会出大乱子。中国“一行三会”高层在陆家嘴论坛齐齐发声,释出金融去杠杆的信号。

比较诡异的是,香港《经济日报》(中共资深喉舌媒体)对此发表文章称:对于中国出现股灾,普遍分析认为,背后更可能有外国势力做空中国;亦可能有国内大鳄或权贵,乘机捞取经济及政治利益、甚至发动“经济政变”,将中国影子银行系统多年积累而成的各种定时炸弹,归结为“经济政变”。

何清涟分析认为,问题不容回避。即使是“党管金融”,性质不同的问题,也必须有不同的处理方法。整顿金融系统是一套技术方法,处理“经济政变”又是一套方法。十九大前夕,北京面临各种挑战,裁军、整顿情报系统、处理借助于海外舆论平台发动的内部权斗,焦头烂额之余,在命脉攸关的金融整顿上,是按“一行三会”的专业思路走,还是按“经济政变”的思路走,实在不是个小问题。

阿波罗网林亿报道

责任编辑: 林亿  来源:阿波罗网林亿报道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7/0623/950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