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动态 > 正文

周晓辉:中纪委发文透十九大将有巨大变化?

作者:
从中纪委一再的暗示看,十九大很可能将有大事发生。而如果习近平果能承天意、顺民心,在十九大推行总统制,并进而抛弃中共,将是国家、民族之福。

在中共十八届七中全会和十九大即将召开之际,中共中纪委监察网站10月7日在重要位置发表了这样一篇文章,文章前有一栏目名称“字里行间”,题目为《变革:革故鼎新,守正出新》。既然告诉外界是“字里行间”,那就是说某种不好直接表达的意思没有直接说出来,但读者大可通过全篇文字找到答案。

文章开篇即引用习近平在7月26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一句话,引出“变革”一词,并对其进行从古到今的解释。《说文解字》对“变”的解释是“变,更也”,《小尔雅》中则说:“变,易也”。是以“变”的本义为变化、改变。《易经》中还有:“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对此,文章称,“变,是从穷到通的关键,事物的发展遇到阻滞,要继续前进就必须寻求改变。”联系到当前政治态势,北京高层似乎以此在暗示,十九大将会寻求某种变化,因为变化之后才能通达、持久。会是什么样的变化呢?

在解释完“变”之后,文章又解释了“革”。《说文解字》称其本义是去除动物皮上的毛。在此基础上,“革”又引申出变更、革新等含义。文章认为“事物在变革中求发展,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至于变革应遵循的准则,文章引用《易经》之语:“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对此句,文章的解释是“变革应当顺从客观规律,符合社会国情,顺应人民意志”。不过,这句话确切的解释应该是:成汤顺应天命与世间人心所向,革除了夏桀的天命。“革”,去除、改变;“命”,天命。

在分别解释了“变”与“革”后,文章又将其合在一起解释,称“变革”既可作动词,表示革故鼎新的过程,也可作名词,表示由此产生的巨大变化。而变革之道是:诸如度量衡、礼法、徽号等事项,应当顺时而变;而亲近亲属、敬重尊长等人伦道德规范,不可随意改变。

这段话字里行间大有深意。请注意:即将的巨大变化中,人伦道德不可变,变的是度量衡、礼法、徽号等。

度量衡,是传统上对计量长度、容量、重量单位的统称,但其在先秦时期是最早的权力象征。西周时期,“市”由各级官吏严格管理,他们手中掌握的度量衡器,不仅是唯一的标准,而且也是一种权力的象征。开市之后,有质人执鞭度“巡而考之,犯禁者举而罚之”。

礼法,指社会上通行的法纪和礼仪。徽号,是礼制名。中国古代尊崇皇帝、皇后的称号为“尊号”或“徽号”。臣下以尊崇名号进给皇帝,或嗣皇帝尊前皇帝为太上皇、前皇后为皇太后、前皇太后为太皇太后等,皆谓之上尊号。皇帝的称号有四种:尊号(徽号)、谥号、庙号和年号。

再与当前的形势相联系,北京高层传递的很可能是:中共十九大的变革包括改变代表国家最高权力的首脑的称号以及相应的礼仪。此前,坊间一直有习近平要改为“主席制”或“总统制”的传闻。由于主席制早在中共毛时代已有之,习近平如果实行,说不上是变革,也说不上是巨大的变化,惟有推行“总统制”,不仅改变了首脑的称号,而且礼仪也将发生变化。

应该说,北京高层对于“革故鼎新,守正出新”的想法并非突然有之。习近平在今年2月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就提到过“革故鼎新、守正出新”,《中国纪检监察报》还分别在7月和8月发文阐释了“革故鼎新”与“守正出新”。

文章称,“革故鼎新”的意思是破除旧的,建立新的,是统理国政的首要之务。古代先哲一致认为,“顺天应人”是革故、改革、革命所应遵循的准则。而习近平所说的“必须顺应世界大势”“必须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就是“顺天应人”的道理。何谓“世界大势”?民主潮流是也。

而“守正出新”语出老子《道德经》的“以正治国,以奇用兵”,此后演化为“守正出奇”,后来又有人改“奇”为“新”,用来表达恪守正道、坚持原则,却又不固守常规,能突破思维、推陈出新的意思。文章认为正道有多层含义,从治国理政上来讲,可以理解为“王道”“仁政”等,从修身齐家上来看又可以解释为德、仁、义、礼、法等多方面的内涵,但是总的来说可以用正确的言和行来概括。

从中纪委一再的暗示看,十九大很可能将有大事发生。而如果习近平果能承天意、顺民心,在十九大推行总统制,并进而抛弃中共,将是国家、民族之福。

责任编辑: 江一  来源:中文大纪元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7/1009/1006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