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国际新闻 > 正文

不再跟随中共?越南宣布废除户籍制度 全球仅3国顽抗

日前越南宣布废除参考中共而来、实施四十多年的户籍制度,目前全世界仅剩中华人民共和国、朝鲜和贝宁还在实行户籍制度。英媒分析认为,这表明越南正在拥抱民主价值。中共的户籍制度除了造成大量黑户外,还带来了各种社会问题。

这项大变革发生在越南将举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APEC)的前夕。美国总统特朗普、中共国家主席习近平都可望参加。

BBC记者范娥5日报道,越南政府选在这个时间点宣布改革,可能是想传递一个讯息──越南正在拥抱民主价值,而且未来将有更多改革、更加开放。

越南政府宣布废除户籍制度,不再玩弄地域歧视的把戏,政府总理刚刚签发了112/NQ-CP号决议,决议宣布正式取消居民管理系统当中的户口簿制度,这是越南政府精简机构的一个大举措。

在户籍制度下,个人须登记一个固定住址,个人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险、卫生、购房、就业等等都与个人的户籍息息相关。

越南的户籍制度参考中国的制度而来,1975年越南统一,成为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户籍制度也在当年于全国全面推行。

户籍制度设立之初,是要控制人口从乡村向城市流动,因此人民的就学、就业与社会福利都与户籍有关。而政府也藉户籍制度控制政治异议份子。现在越南政府表示,将透过数字化身分证号码来管理人口。

随着经济发展,国家不再实行计划经济,越来越多的乡村人口摆脱户籍的牵绊向城市寻求发展,但户籍制度让他们成为城市的“二等公民”,衍伸出其他问题。越南和中国都一样,逐步修正、更多的是放宽户籍制度。

越南在2013年宣布,居住在首都河内的居民,如果居住满三年、有工作证明、购有房产或是与有城市户籍的亲戚同住者,就可以获得永久居民身分。

阿波罗网报道,网友即管笑说‏:越南终于废除害人的户籍制度,现在全世界还有三个国家实行户籍制度,朝鲜,贝宁,还有一个是?

经济学家胡祖六博士也曾严厉抨击这种户口管理制度,“我们的户口制度的延续,尽管80年后人身可以进行进行衡量流动,你还是二等公民,不能真正享有子女就学,没有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的覆盖,像北京没有户口不能买房子,只能住棚户、住贫民窟。这种制度既不效率也不公平,所以我认为户口制,我只能想像人类只有奴隶制可以相比。”

中国的户籍制度

中国自1958年颁布《户口登记条例》及配套制度,正式实施户籍制度,限制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城乡分离的“二元经济模式”从此在中国发展。

在严格的户籍制度下,1960、70年代自动流动的人口几乎没有。城市生活的必需品、粮食都是凭户口凭票证供应,没有户口等于无法生存。

但在经济发展下,“非农业户口”获得的利益远大于“农业户口”,在特定工作需要城市户口的情况下,户籍制度也限制了阶级流动的可能性。

1980年代后户籍制度松动;2014年开始,中国进一步修正户籍制度,各地取消了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的分别,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

阿波罗网报道,评论人士蔡慎坤表示,中国、朝鲜和之前的苏联是在全世界范围内仅有的几个实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的国家,这种从苏联政权移植过来的畸形户口政策,并没有随着苏联政权的倒台而终止,在中国倒是越来越形成了所谓的产业化利益化,诸如各地推出的买房送户口,以及所谓的蓝印户口、积分户口、暂住证、居住证等等,无一不是在制造各种不公平的户口歧视政策。

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国约有1,300万人口没有户口,成为俗称的“黑户”。根据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研究员万海远等人在2014年七、八月份的调研,这些黑户中60%以上是超生人员,其他还包括没有主动上户口、弃婴、未婚生育、相关证件丢失、户籍办理程式繁琐或基层部门不作为等多种原因导致的无户籍人员。

总量在1,300万左右、占总人口1%的中国人没有户口,这已经成为中国人口管理的一个怪现状。

1958年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第二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应当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履行户口登记。

但是,对于各地计生部门来说,急需一个抓手来推进计划生育工作。虽然条例明令不允许给公民登记户口设置任何附加条件,但在具体工作中,又开了一个自相矛盾的口子:公安部门作为各级人口和计划生育兼职委员单位,在新生儿落户时又要履行相关职责,即要求出示其父母《计划生育服务证》,非常不公平。

户籍制度除了造成大量黑户外,还带来了各种社会问题。

中国、朝鲜和之前的苏联是在全世界范围内仅有的几个实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的国家,这种从苏联政权移植过来的畸形户口政策,并没有随着苏联政权的倒台而终止,在中国倒是越来越形成了所谓的产业化利益化,诸如各地推出的买房送户口,以及所谓的蓝印户口、积分户口、暂住证、居住证等等,无一不是在制造各种不公平的户口歧视政策。

阿波罗网林亿综合报道

扩展阅读:陶短房文章:贝宁的“户口制度”

在中国网络上流传着一句话,称“全世界除了中国,仅有朝鲜和贝宁仍存在户口制度”。对于邻国朝鲜,人们虽如雾里看花,好歹也能瞧个热闹,而地处西非几内亚湾沿岸的小国贝宁,则是绝大多数国人不甚熟悉、甚至连国名都未听说过的陌生去处。

贝宁真的有“户口制度”么?如果有,那又是怎么一回事?

所谓“贝宁户口制度”,其法定名称为“贝宁国民身份证制度”(le système de carte nationale d'identité),贝宁公民年满18岁者都必须申办国民身份证,未满18岁者如父母或法定监护人签字同意,也得申办国民身份证。

贝宁国民的身份证

事实上,非洲许多国家都有身份证制度,有的较为严格、规范,有的则显得粗疏、随意,但身份证、公民证之类个人证件,在一些工业化国家也是有的,和户口制度是两码事,何以贝宁的“国民身份证制度”会被人比拟为“户口制度”?

首先,贝宁的国民身份证办理手续繁琐,要求严格。

按照《贝宁共和国国民身份证管理办法》,办理身份证的地点必须在常住地的县级或镇级公所。

办理人必须携带本人出生证明原件及经过认证的复印件、经过认证的学历证明、经过认证的本人职业证明(就业者需由雇主开立证明,在校学生需由就读学校开立证明,失业和退休人员则需持能证明自己失业、退休状态的证明,以上证明均需公证),已婚妇女需携带结婚证明,寡妇需携带配偶死亡证明,未满18岁者需由法定监护人陪同并签署书面同意书,在境外出生的贝宁公民需携带国籍证明原件,归化者需携带入籍证明原件,到指定县(镇)公所办理,并一次性缴纳手续费2400西非法郎。

其次,办理贝宁国民身份证必须严格锁定在常住地,所谓“锁定”,即原则上应在出生证明所记载的出生地所在县(镇)公所办理,如果常住地变更,则需由原住地和现住地两地县(镇)公所出具同意书及证明材料——这一条的确和“户口制度”颇为相似。

第三,国民身份证和许多待遇挂钩。比如,如果一个贝宁公民想在经济首都科托努的银行开设账户,申领信用卡,开设公司,申请住宅电话、互联网服务或记名手机服务,上公立学校,在公立医院就诊并享受医疗保险,等等,就需要把国民身份证的登记地址变更为科托努范围内,并在科托努市指定的公所重新申办。

理论上,这种常住地的变更是自由的、无需向任何人报备的(贝宁宪法最新的1990年版已加入“公民有自由迁徙权利”章句),但因为前述“待遇与国民身份证登记地点挂钩”的原则,如果不在新居住地申领新的国民身份证,实际上这个“新居民”无法享受和原居民平等的权利,甚至正常的工作、生活和事业都会遇到很多不便。

而要申请新居住地的国民身份证、尤其经济首都科托努或政治首都波多诺伏等“大地方”的国民身份证,可并不容易:首先,迁入地和迁出地公所都需开立准入、准出证明,而这往往需要请出行政主官或本区议员这样的“大人物”作书面担保;其次,重新申办国民身份证需和第一次申办一样走程序、准备资料,贝宁是一个贫困国,那些偏远地区或农村的申领者面对无数公证要求(每项都要收费)和一次2400西非法郎的办证手续费,往往望而生畏,而许多材料准备起来也十分困难(有人曾在贝宁“泛非网”抱怨,他为了在科托努作生意申请当地国民身份证,结果仅小学毕业证书就折腾了三年,因为他小学毕业已30多年,当年的学校早已关停并转、面目全非了)。

很显然,这一套体系,也的确和“户口制度”有几分相似。

“国民身份证制度”最初脱胎于殖民时代的管理体制,由于贝宁情况特殊(波多诺伏和科托努系欧洲殖民者新建的中心城市,而当地曾长期存在土著的达荷美王国,和本土中心城市阿波美,殖民者感到有必要、也有可能将“欧洲居民点”和“土著居民点”以某种形式隔绝开);贝宁独立后政局长期动荡,1972-1989年期间曾宣布推行马列主义,并引入朝鲜顾问,“国民身份证制度”按照朝鲜体制做了某些修订。由此可见,“国民身份证制度”带有某些“户口制度”的色彩和特点,并非偶然。

然而从1989年12月7日放弃马列主义、1990年12月2日通过“建立民主、法治、多元化新国家”的共和国宪法原则至今,已有20多年之久,“国民身份证制度”的弊端早已凸显无疑,且不符合宪法中“迁徙自由”原则,自1990年至2006年,贝宁政府、议会多次提案,要求改革“国民身份证制度”,但至今却雷声大雨点小。这又是为什么?

首先,贝宁是个穷国,技术、资金条件跟不上,“国民身份证”长期为硬纸质地、手工留底的原始状态,如今也不过改成类似中国一代身份证的塑料单卡,无法实现全国资料联网,一旦让国民身份证和常住地“脱锁”,就必须耗费可观人力、财力彻底更新设备、系统,并从根本上改变现行管理、登记体系,这对于贝宁而言是难以负担的,且遭到经办行政部门、官员的抵制。

其次,正如许多评论者所指出的,现行体制赋予迁入、迁出地(尤其大城市等热门地区)基层行政主官、议员很大的“准入准出权”,这也成为权力寻租的理想途径,因此“国民身份证制度”改革总会受到地方既得利益者的阻挠。

面对这种无奈,一些有心人采取种种方法规避其不便,如找本地“人头”出面代为注册公司、账户等,有分析家指出,贝宁是整个西非女性法人代表比例最高的国家,繁华的科托努米赛博商业街和占地面积达20公顷的“糖瓜瓜”市场(Dantokpa),房东和店、摊老板绝大多数都是“胖大妈”,个中原因,固然有该国历史上妇女在反抗殖民者战斗中立功、地位高于邻国妇女的因素,“国民身份证”制度下,已婚妇女通常会在身份证登记的常住地“一住到底”,而男性则很可能因工作、学习或其它原因“背井离乡”,由前者挂名可免却很多麻烦,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责任编辑: 林亿  来源:阿波罗网林亿综合报道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7/1106/1020830.html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