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惊人之语 > 正文

前《冰点》主编李大同:我冒着天胆上了杨鹏的大作 结果出乎意料

—中国社会当前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作者:
一份“党报”,竟然敢于颠覆总书记在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的论断,这还得了?!何况,这篇文章对执政党和政府的批评是明摆着的,还说出“知识分子的许多不满,是由于《宪法》规定的言论、出版自由权利得不到保障”这样触媒体大忌的话来。中宣部如果想批这篇文章,可以上来就扣一个天大的政治帽子:严重违反党的十六大报告精神!我们还没法反驳,莫不成还能说那个报告的说法过时了吗!

2005年11月间,大概12年前,我还是《冰点周刊》主编,掌握一点传播信息的权力。我们恰好就发表了一篇文章,标题就叫《中国社会当前的主要矛盾是什么》。两个月后,《冰点》被停刊,冰点事件爆发。后来我在香港出版的关于冰点事件的记录一书中,专门为这篇文章的出笼写了一节。今天贴出来供有兴趣的朋友参阅。个人认为,杨鹏关于这个问题的表述,是中国自由知识分子最重要的思考成果之一。——李大同微信2017-10-19

11月14日晚上11点多,一篇稿子紧急传给我看。这是《冰点》编辑的约稿,明天就要拼版,作者刚刚赶写完。稿件主题重大,涉及问题太敏感了。

坦率地说,看完稿件,我的头都大了,这篇文章要是能发表出来,可说是中国媒体一件划时代的事情!也正因为如此,发不出来的概率,至少是80%!

文章作者杨鹏,是中国体改研究会公共政策研究所研究员,也是《冰点》的老作者。

标题就很吓人,《中国社会当前的主要矛盾是什么》,这是一个能在中央大报上评论的问题吗?当然不行!历来这都是党中央总书记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作报告时论述的问题,他怎么说的,就等于定了一个历史阶段的“调子”,然后全国都按这个调子“鹦鹉学舌”,谁也不敢越雷池半步。

可杨鹏岂止是越了半步,文章中提出的观点是颠覆性的、全新的!

文章开宗明义:近几年,中国社会似乎开始进入一个矛盾快速积累期,传媒天天展示着各种社会矛盾与冲突。胡锦涛总书记最近谈道:“我国的改革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在我们面前有许多必须解决而且回避不了的问题,有许多必须抓紧而不能拖延的任务。”温家宝总理最近也多次强调,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处在一个十分重要的关口。

弥漫在传媒上的“关键时期”、“重要关口”这些概念,到底意味着什么呢?这是一个需要深思的问题。

几十年来,执政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深刻地决定和影响着百姓的生命和中国的命运。

执政党最近对“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怎么说的呢?我从书架上翻出一本党的16大文件汇编,果然找出江泽民所作的报告中的这段话,心中暗暗叫苦:“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实际上,在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就作出了同样的表述,并从此开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进程。也就是说,将近30年过去了,中国社会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而社会的“主要矛盾”却没有任何改变?任何一个心智正常的知识分子,都不会认可。

杨鹏分析道: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这样一种情况无比困惑:持续的经济增长似乎使社会矛盾和冲突愈来愈多。由此,我们不得不反思我们固有的判断,不得不承认: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正在悄然发生根本性的转变,而我们必须把新的主要矛盾辨识出来。今天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呢?我认为是:公众日益增长的公共品需求同公共品供给短缺低效之间的矛盾。

为什么是这样?他解释说:“文革”结束时,最大的社会问题是物质产品短缺,老百姓缺衣少食,物质生活水平极其低下,人人渴望着少搞点政治斗争,多改善点物质生活,因贫困引发的怨恨弥漫整个社会。面对这种情况,“上善若水”的态度,就是将社会的主要矛盾确定为贫困,将政策的中心转到发展经济上来,就是要给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供激励因素。

人们认识到物品短缺是由于政府垄断了生产和分配所造成的,因此有了放权让利,有了市场经济,有了自由竞争,有了对私有产权的包容,有了对外资的开放。而今天,经过20多年市场化改革和经济的持续增长,缺衣少食、上无片瓦已不再是社会矛盾的主要起源,私人物品极度匮乏已不是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起因。虽然私人物品匮乏的现象仍然在一些区域或人群中存在,但是,我们可以说,私人物品极度匮乏成为社会主要矛盾的时代结束了。是市场经济、自由竞争和全球化解决了改革开放初期和中期的社会主要矛盾。

他认为:一个主要矛盾的结束,却催生了新的主要矛盾。10多年前所言的主要矛盾,在“端起碗吃肉”的情况下淡化了,而今天的主要矛盾,却在“放下筷子骂娘”的情况下凸显了。为什么吃饱了还要骂娘呢?也许是恨贪官太多,也许是恨司法腐败,也许是恨土地被征占,也许是恨找不到工作,也许是恨有冤无处诉,也许是恨教育医疗收费太高,也许是恨社会不安全······所有这些抱怨,都是冲着公共品短缺而来的。

那么,什么是“公共品”?“公共品就是花费纳税人的税款,由公共权力部门提供的、服务于社会公共利益的物品或服务。国家公园、国有道路、自然保护区等有形产品是公共品;公正的法律、政策和秩序等无形服务也是公共品。公共品供给的高效与公平,是保证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条件。”

很明显,以上“公共品”的提供者只能是政府,中国政府在公共品的提供上做得如何呢?杨鹏直言不讳,做得很差!

司法不公和法律白条问题,是合法法律权益得不到保障;MBO的国有资产分配问题,是公共资产没有公平地市场化;农民土地维权问题,是农民合法的土地权益得不到保障;村民委员会选举矛盾问题,是农民合法民主政治权利得不到保障;教育腐败问题,是受教育者不能公平分享到基本的公共教育资源;医疗腐败问题,是患者享受不到现代社会应有的医疗保障;住房压力问题,是社会低收入群体得不到基本住房财政资助;民营企业家抗议国资垄断权的问题,是企业家公平竞争的权利得不到保障;环保事件的出现,是民众合法的环境权益得不到保障;知识分子的许多不满,是由于《宪法》规定的言论、出版自由权利得不到保障;律师们的不满,是司法不独立和判决被暗箱操纵······

将所有这些问题集中起来,我们可以看出今天中国的诸多矛盾,是由于法定的权利得不到保障而引发的,是公众认真要求兑现白纸黑字的法律条款。此外,社会普遍痛恨的官员腐败,是公共品供给问题;社会普遍批评的行政低效,是公共品问题;社会普遍关注的财政支出黑洞,是公共品问题;社会普遍质疑的官商勾结,是公共品问题;社会普遍要求推进的官员问责制,是公共品问题;社会普遍要求的有更多的民主参与权,是公共品问题。总之,我们可以断言:公众日益增长的公共品需求同公共品供给短缺低效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公众需要一个高效廉洁、平等参与、公平透明的公共领域。

他的结论是:今天中国公共品的短缺现象和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由中国社会工商业的进程所带来的,它开始集中表现在公共品投入产出的关系上,集中表现在公共品的供求关系上,集中表现在要求公共领域的“大分工”的压力上。面对工商社会的复杂多变、专业性极强、数量庞大的公共品需求,传统的纵向一体化管制的供给体制完全不能适应。权力集中起来,但却承担不了责任,以至于演化成现实中的“推责揽权”,使权力与责任严重不平衡,使公众急剧增加的公共品需求得不到满足,这便是中国今天的主要矛盾。正是这个主要矛盾,“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如果这样的判断有一定道理,那么我们就会明白,面对今天中国的主要矛盾,不是那种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说教所能解决的,不是那种随机调整一下政策方向所能解决的,也不是那种简单调整一下政府部门的职能所能解决的。它需要的,是公共品供给领域的“大分工”,而有限有效政府的确立,便是这种“大分工”的结果。

无疑,从编辑的角度看,这是一篇极富思想性和创见的好文章。这篇文章如果发表在一份专业性较强的学术刊物上,不会有多大风险,学术讨论嘛,但也不会有多大影响。然而如果发表在中国青年报上,性质就完全不同了,这就成为了时评:对当前中国大政的评论。一份“党报”,竟然敢于颠覆总书记在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的论断,这还得了?!何况,这篇文章对执政党和政府的批评是明摆着的,还说出“知识分子的许多不满,是由于《宪法》规定的言论、出版自由权利得不到保障”这样触媒体大忌的话来。中宣部如果想批这篇文章,可以上来就扣一个天大的政治帽子:严重违反党的十六大报告精神!我们还没法反驳,莫不成还能说那个报告的说法过时了吗!

看完稿件,我呆坐了不下十分钟。最后决定动手编辑。理由异常简单,编辑可以枪毙破文章,但无权枪毙好文章。如果这篇好文注定不能发表,我们至少不能主动当“刽子手”。

原文8000多字,限于版面容量,我删节到5000字左右,保留了所有核心论述和“敏感字句”。

第二天,上版出清样,送分管副总编辑审阅。我们以为即便不会被枪毙,也得给删个七零八落。结果让我们惊叹,一个字没动!这绝对是不合乎总编辑的“把关”理性的,太让我们纳闷了。也许,那天《冰点》周刊的长篇封面特稿是《向新加坡学什么》,风险也不小,总编辑的注意力全放那边去了······

11月16日,《中国社会当前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发表在《冰点·观察》版上,引起了巨大轰动。在许多BBS上,这篇文章被转贴后,点击数迅速过万,一开始多数读者都不相信这是中国青年报发表出来的,得到确认后,不少网友甚至问道:“新闻自由了吗?”

我好奇地在网上搜了一下,到底有多少网页登了这篇文章,结果吓了我一跳,GOOGLE上显示:竟有141万个网页!这篇文章,不久即被《南方周末》评为全国媒体“2005年度最佳时评”。

责任编辑: 江一  来源:微信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7/1206/10359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