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网闻 > 正文

供养一个北京 榨干整个河北

作者:

(一)

来看两则新闻:

河北天然气供应“橙警”石家庄保定开始限气

根据河北天然气预警级别,全省天然气供应缺口为10%至20%。石家庄已停止所有工业企业生产用气和所有社会车辆加气服务。廊坊保定等“禁煤区”,部分“煤改气”村落尚未实现通气,只能使用电暖器或空调取暖。

经济观察网记者董瑞强11月28日,保定新奥燃气有限公司向各用户单位发布《关于限停供应天然气的通知》(下称《通知》),该公司在《通知》中称,中石油天然气销售北方分公司通知,自10月21日起,天然气供应资源将无增量。河北省发改委决定启动全省天然气需求侧管理机制,于11月28日零时起进入全省天然气供应橙色预警。这意味着河北省天然气供应已处于严重紧张状态。

“煤改气”并非新词,早在前两年,华北各地已经陆续开始实行“气化”计划,但实行效果仍不理想。业内人士认为,气源紧张、配套资金落实不到位、基础设施不完善、农村的低收入水平等因素是制约“煤改气”发展的瓶颈。然而2017年冬,“煤改气”的进程在河北省以近似运动式的狂热全面推进。原因是今年是《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收官之年,为了预防冬季将要面临的雾霾,环保部在年中接连出台文件督促煤改气进程,河北各县市也纷纷跟进了“死命令”,于是不考虑天然气承载能力、不考虑设备更新成本、不考虑底层民众生活成本的“运动式环保”轰轰烈烈地展开。

根据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14),早在2013年我国供气缺口就已经多达100多亿立方米,其中华北地区缺口尤为严重。今年在华北城市农村全面推进煤改气,这一缺口更加无法弥补。但是,这个华北地区,特指河北地区或“环首都贫困圈”。因为首都是不可能断气停暖的,首都人民是不可能挨冻的,这是要命的政治问题,那么供气不足,就只好辛苦一下河北了。看下面两张图,北京无论是“煤改气”还是“煤改电”都倾斜了大量资源;然而河北的医院,这种人命关天的要地,都要开始限气了。

相比于北京享受到的福利,河北农村为环保要付出的代价显得太过惨痛:

资源(不仅仅是自然资源,还包括人力、物力、财力、市场的广义意义上的资源)过度向首度倾斜,这种事情已经是再平常不过了。《北京河北两村庄仅一路之隔养老金相差近7倍》(北京青年报2014年08月11日):

蘧家磨村的村民经常会跟郑家磨村比较:这边政府的护林补贴一亩才300元,那边一亩3500元;这边村干部月工资400多,那边1200多;这边60岁以上的农民才有养老金,每月只有55元,那边男的60岁以上、女的55岁以上就有养老金,每月350元呢……

基础设施建设上,房山区的村级建设提供人、财、物全方位支持;涞水县村级基础设施建设只能依靠村集体收入和村民自筹。村道改造上,房山区村四级公路每公里补助40万元;涞水县每公里仅补助10万元。农业补贴政策上,房山区农民享受国家种粮补贴每亩220元,良种补贴每亩100元;涞水享受国家种粮补贴每亩57元,良种补贴每亩10元。新农合方面,房山区农民2010年每人每月财政补助470元,最高报销达到18万元;涞水县每人每年财政补助140元,最高报销4万元。对于村委会前面的这块牌子,蘧家磨人其实并不关注,他们最想知道的是,为什么申请低保这么难?每人55元的养老金够干什么用?

因为家庭困难,去年李思英申请了低保,按河北省每人每月80元的标准,全家一个月多了320元。但不知什么原因,李思英说这笔钱今年突然没有了。比李思英还要困难的王绍江和张树芝老人,申请低保却被村里拒绝了。王绍江说,原因是他们家里还有羊,可以维持生活。就在蘧家磨的村民还在为保障发愁时,郑家磨村的村民则感到村里的待遇越来越好。一位村干部说,养老金今年从310元提高到了350元,享受低保的村民每人每月470元,村里80岁以上老人每月还有100元钱的养老券。

不管是蘧家磨村,还是郑家磨村,村民几乎还没听说过“京津冀一体化”的概念,但其实俩村的民间交往一直没有间断。“我们有时会到郑家磨村买药,坐公交车去良乡看病。”李思英是蘧家磨村外来的媳妇,她说,嫁过来的20年间,只有个别蘧家磨村的姑娘嫁到郑家磨村,但蘧家磨村的小伙从来没迎娶过郑家磨村的新娘。如果蘧家磨的小伙什么时候能娶到郑家磨的姑娘,那就真是一体化了。

这种不顾客观现实承载能力,贸然在生产力并不发达的河北农村推行“煤改气”的负面效果是难以估量的。2015年,渥太华大学学者在《柳叶刀》发表了一份研究报告,作者们调查了13个国家,384个区域,7400万死亡案例,结论得出世界各地区内,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冬季都是死亡率最高的季节;因低温死亡的人数,是高温死亡人数的20倍。同时气温每降低一度,死亡率将会增长5%左右。在寒冷条件下,心脏病、中风、肺炎等疾病的发病概率都大幅度提升。所以说河北面临到的巨大风险不仅仅是医院断暖这样的直接危机,还有潜移默化对寒冷敏感的高危人群的影响。今年冬天河北“路有冻死骨”恐怕不是一句危言耸听。

客观来讲,“煤改气”好不好,当然好。雾霾问题也是非常严重的问题,能够逐渐推广清洁能源的使用,使产业经济更加符合环境要求,是善莫大焉的一件事。但是,“一刀切”的“运动式环保”,不考虑资源承载能力、经济客观规律、人民生活水平,要在短短几个月之内强行完成政治任务,这跟赫鲁晓夫不顾苏联的寒冷气候,在西伯利亚种玉米有什么区别?再这样下去早晚会成为历史的笑话。因为雾霾就这样一刀切的在广大华北地区禁煤,跟贪污二百两就去剥皮实草没什么差别。国家反腐力度这么大,也没见说要把贪官剥皮实草啊。老百姓的命也是命啊,河北人的命也是命啊。

强行为了首都的蓝天白云把巨大的环保成本转嫁在缺乏话语权、缺乏发声渠道的农村人口、中老年人口、边缘人口上。很简单,大家去看一看这几年关于北京雾霾的研究报告,碳氧化物和硫化物的比率基本1:1。

烧煤排放出的废气基本都是硫化物,而碳氧化物的来源是汽车尾气。可以说私家车的尾气排放对于雾霾的责任与那些在农村烧煤的农民一本上是五五开的。但是我们就能不让农民烧煤,让农村的老人小孩挨冻,却不敢进一步地限制私家车活动,还不是欺负底层人口没有话语权么。要让那些中产阶级不开车了,早就在网上闹得沸反盈天了。你是穷人,你是边缘人口,你不住在首都,你就没权利,这是非常现实的写照。所以网上有朋友调侃说“北京:中国环保,从无流血者;有之,请自河北始”。

(二)

华北平原是一个自然资源并不充裕的地区,为了满足首都“高端人口”的生产生活消耗,榨干河北就成了一个必然之举。就在我小时候,每年夏天的晚上都要停电一小时到两小时,理由是“优先保证首都供电”。这种限电政策一直持续到我读高中,要知道,那可是一年里最热的时候啊。石家庄的黄壁庄水库、岗南水库,全是只给北京供水,本地市民喝到的都是十几米深打出来的地下水,一壶水烧开了之后要有3-5毫米的水垢。所以华北地区家庭净水机非常流行,就是安在水龙头上,三分之一的水净化之后可以饮用,三分之二的废水只能冲厕所擦地,至少在北京没有见过这么夸张的水质。

河北省张家口赤城县,境内黑、白、红三条河流年平均径流量3.47亿立方米,在清代有“塞外明珠”“京北水城”的美誉,是华北地区极少有的水稻产地。但是,十几年前赤城县的水稻全部改成了旱田,因为上面三条河的赤城县的人民不能用来灌溉,要全部输入北京市的白河堡和密云两座水库。赤城县的供水就占密云水库来水量的53%。

赤城县委书记李敏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近年来赤城县干旱少雨,导致河道径流大幅减少,但为首都北京的输水量并没有减少。自2004年开始,每年从云州水库集中为北京输水一次,年均输水1700万立方米,8年来共集中输水1.4亿立方米。同时为确保输水质量,赤城县近年来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850平方公里,每年减少泥沙下泄160多万吨;全县3.2万亩水稻全部改种旱田,年节水2000多万立方米。

资源的过度倾斜,造成了河北地区的发展无力。这就是为什么同样是经济最发达的直辖市之一,上海周边的就是全国百强县的前五名:

而北京就是著名的“环首都贫困圈”:

改革开放初期,河北省的32个环京津贫困带的县域经济与京津二市的远郊15县基本处于同一发展水平,但是在20多年后的今天,两者之间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形成了巨大的落差。2004年,环京津贫困带31个县的县均GDP仅为京津远郊15县区的16.3%,而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GDP、人均地方财政收入仅分别为北京市的30.2%、16.0%、1.9%,为天津市33.1%、18.7%、2.3%。

2003年,河北省环京津贫困带的县均全社会固定资产总额、地方财政预算内收入、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分别为18415.9万元、3578.2万元和2546.3万元,仅为全国贫困县平均水平的73.8%、70.6%和91.7%。从这些反映区域经济发展潜力的指标看,河北省环京津贫困带的发展水平远低于全国贫困县的平均水平。

“环京津贫困带”已成为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城乡差别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甚至与西部地区最贫困的“三西地区”(定西、陇西、西海固)处于同一发展水平。有些指标甚至比“三西”地区还要低。

综观全球,从东京到首尔,从巴黎到伦敦……大多数现代化国家的首都周围,都形成了一个富裕地带,从而与首都一起形成大都市区。“大伦敦”、“巴黎都市区”、“大东京”,莫不与周边地区共享繁荣。唯独北京,富饶的大城市周围却环绕着一条贫困带,对比鲜明。[来源:《中国国家地理河北专辑(上)》]

(图片来源:张家口扶贫工作者*王凯)

整个华北地区为了北京的发展都让渡了自己的资源,然而却没能获得相应的反馈。很明显的是教育资源,2010年全国高考为例,北京本科录取率54.9%,其中,一本录取率20.1%;天津本科录取率59.1%,其中,一本录取率19.7%;河北本科录取率34.6%,其中,一本录取率仅为4.4%。河北本科录取率约为京津两地的60%,而一本录取率不及北京和天津的四分之一。从2013年的统计数据看,北京大学当年录取北京籍贯学生215人,河北籍学生为25人,而复旦大学录取上海籍学生715人,江苏籍为270人,浙江为252人。上海的名牌高校对江浙生源显然有着一定的倾斜,而北京则完全没有对周边地域的倾向性。

(三)

我在《生而贫穷》里,专门用了两章《被割裂的北上广深》(上、下篇)来分析资源地域分配不均匀的事情。其中上篇讲的是一线城市如何在资源分配中占据绝对优势地位;下篇讲的是,在一线城市内部,本地人和外地人在获取资源的能力和机会上也天差地别,这是一体两面的东西。

为什么我们说北京是在“吸血”,这就要解释两个经济学上的概念,资源禀赋和市场潜能。资源禀赋又称为要素禀赋,指一国拥有各种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的方面,资源禀赋理论和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是国际贸易学的两大基石。根据评判一国的资源禀赋模型,经济学家们开始套用来评判一个地区的资源禀赋。而资源禀赋直接影响到一个城市的市场潜能,市场潜能又与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程度密切挂钩。复旦大学区域经济学教授范剑勇根据区域间投入产出表、交通条件、资源产出等变量计算出了华北五个重要城市的市场潜能,其中石家庄的市场潜能约是北京市的1.4倍,而天津、唐山、秦皇岛的市场潜能与北京基本持平。但是从GDP来看,北京以华北五个重要城市17%的市场潜能,获得了42%的GDP。

这说明什么问题,北京的资源禀赋并不占优,能够达到这样的GDP需要其他地区资源的倾斜,而临近北京华北地区成为了向北京输送资源(不仅为自然资源,也包括工业资源、市场资源)的最主要区域。这也是为什么北京成为了负外部性区域——即本地发展会对周边地区的发展造成损害;而上海则成为了正外部性区域。

根本原因还是因为北京是首都,优先保证首都地区资源是众所周知的“政治正确”。但是这就有一个问题,既然资源都集中在这个区域,那么周边人口也必须向此地集中。原因很容易理解,张家口的水稻不种了,改种旱田,那么粮食产出所能供应人口的上限肯定不高,那么多余的人口自然就向北京流动——水都给你们这里了嘛;年轻人,想要获得更多的教育资源,获得更好的发展,教育资源在本地没有特殊倾斜,去北京读个书没毛病吧;河北没有暖气了,路有冻死骨了,稍微有点追求有点积蓄的老年人,去北京过个冬,也是情有可原的嘛;既然市场资源和工业资源(电、气)优先供给北京,而为了首都的蓝天白云河北的工厂都停产了,那么劳动力为了找工作前往北京,也是市场经济,客观规律。

所以说,北京既然向周边地区吸取资源,自然也会引来周边人口的流入,这跟动物迁徙是一个道理。但是,北京计划把这些迁徙来的“动物”都赶走。这一血淋淋的现实是我们下一篇文章将要讨论的话题。

责任编辑: 秦瑞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7/1208/1037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