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存照 > 正文

迪拜“外星人建的世界岛”的沉没

作者:
迪拜和世界岛想说的是金钱万能。但金钱和欲望不是万能的。在人类的疯狂面前,大自然保留着报复的权利。

鸟瞰迪拜世界岛(MARWAN NAAMANI/AFP/)

世界上有一处纸醉金迷的地方,在沙漠的边沿,叫迪拜。那里有最豪华的酒店和游乐场,人们说,那是一个神话,是“世界第八奇观”。几乎一眨眼间,这个位于沙漠与大海之间的寸草不生的荒漠小城就变成了举世闻名的旅游城市。在环保团体眼里,迪拜这个城市,简直就是一个耗能怪兽。在夏天逼近摄氏50度的高温中,要维持100多栋摩天楼的运转,电力消耗可想而知。迪拜还有一栋世界第一高楼“哈里发塔”,光是室内的空调冷却,每一天就要耗掉20个奥运泳池的水。迪拜实在是超豪华型的。过去说起美国、纽约,那是“金元帝国”、“遍地黄金”。现在跟迪拜一比,就成了乡下。纽约的酒店再豪华,也不过是五星级。迪拜帆船酒店是七星级,海底酒店是十星级!人们称它们是疯狂建筑,“真怀疑是外星人建的”。

真正由“外星人建的”应该是迪拜的“世界群岛”。

世界群岛简称世界岛,硬是用超级机器在海里堆出300座小岛,组成一幅世界地图。这种视角和构思,完全是外星人的眼光。不从高空俯瞰,谁能看出那是一幅世界地图呢?这些人造岛屿是以国家或城市命名的,根据其位置,分别命名为英国、法国、美国、上海香港等等。群岛离岸4公里,岛屿之间保留50至100米海水,只能通过汽艇、水上飞机和直升飞机往来。你只要有足够的金钱,就可以独享与世隔绝的海景。300座岛屿分为四大类:私人住宅岛、豪华住宅岛、梦幻乐园岛和公共岛。为防止风浪侵蚀,每座岛屿周边都堆出高2米左右的防波堤。为了更疯狂些,他们还打算建造一个室外的气候控制系统——要雨有雨,要雪就有雪。为了使雪不融化,还要铺设地下管道保持地表低温。不算这些,每个小岛的售价高达1500万到3000万美金。花了这笔巨款,你就拥有岛上的无限主权,甚至可以设置关卡限制外人出入。自然,这个微缩版世界不是给凡人住的。销售对象是全世界的富豪,而且是超级富豪。开发商纳克希尔公司(Nakheel)每年送出50封冠有“拥有整个世界”的请帖给潜在的购买者,邀请这些大财主、大明星和皇室成员亲临体验。

中国也有一位买主叫胡宾,上海中州集团董事长。胡宾跑到迪拜考察一番,盘下了“上海”岛。面积约3万平方米,以2800万美元成交。胡宾极具气魄和想像力,要在岛上开出一条“S”形的“河流”,象征上海的黄浦江,还要在“黄浦江”边模仿外滩建筑羣,还要建一座寓意“东方明珠”的高塔。胡宾说,“我们还想买下世界岛中的南京岛、香港岛和澳门岛。”胡宾此举,被中外媒体大肆报导,使他和上海中州轰动中国,一夕成名。

未曾料到的是,2009年的金融海啸重挫迪拜房地产,整体房价猛跌,迪拜神话轰然崩塌。世界岛资金链断裂,各岛开发完全停摆。最后成为全世界七大最烧钱烂尾工程之首。上海中州在迪拜的高杠杆资金运作模式也告中断,造成巨大损失。

一年后,这个“外星人”构思的世界岛受到一位“外星人”来自太空的最后一击: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一位宇航员在太空中拍下了迪拜世界岛的照片,经对比,发现群岛正在下沉,岛屿逐渐靠拢。有专家解释,岛上的沙滩正在被海水侵蚀,岛屿之间的海上通道也被泥沙淤塞,“这些岛屿正在逐渐沉入海水中”。事到如今,潜在投资者的念头被彻底打消。

宇航员在太空拍下的迪拜城和“世界岛”(右边是“世界岛”,左边是早已建成的“棕榈岛”)(公有领域)

2015年11月,纳克希尔(Nakheel)宣布将重新启动世界岛开发,然后依旧一片死寂。

如果没有2009年的金融海啸,世界岛会失败吗?

我的回答是肯定的。全球环保人士从始到终一直在抗议世界岛计划:建造如此巨大的人工岛屿群势必破坏当地海洋的自然生态平衡。岛屿群的存在不仅会改变洋流,而且,因其对淡水和电力的巨大需求,附近海域的珊瑚礁也将死亡。但金钱的傲慢根本不予理睬,在巨型挖泥船昼夜不停的工作中,群岛冒出水面。大自然终于开始报复,世界岛终将沉没。环保主义者没有提及的一个危险是海平面升高。据联合国环境计划署(UNEP)计算,以最乐观的估计,在本世纪之内,全球气温升高幅度将达到摄氏3度至3.5度。摄氏3度是什么概念?——升温摄氏3度将导致海平面上升6.4米,使4亿3200万人失去家园。世界岛的防波堤标高2米,也就是说,整个群岛,包括迪拜在内,都要被海水淹没。不过没关系,我想,那时的迪拜,在沦为环境难民的4亿3200万人面前,将显得更加迷人而豪华。那些没有淹没而又没有泡塌的七星级、十星级酒店,就全靠飞机和汽艇出入了。何等的气派!

迪拜和世界岛想说的是金钱万能。但金钱和欲望不是万能的。在人类的疯狂面前,大自然保留着报复的权利。

责任编辑: 李华  来源:纵览中国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8/0103/1049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