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事 > 万花筒 > 正文

千古奇文《钱本草》:188个字说透钱应该怎么用

作者:

钱本草

这是唐朝一位著名文人张说的奇文,自古可以称得上奇文的,要么是思路之奇,逻辑有异于一般常人;要么是立论独到,观点新颖。本文兼而有之。

原文:

“钱,味甘,大热,有毒。偏能驻颜采泽流润,善疗饥寒,解困厄之患立验。能利邦国、污贤达、畏清廉。贪者服之,以均平为良;如不均平,则冷热相激,令人霍乱。其药,采无时,采之非理则伤神。此既流行,能召神灵,通鬼气。如积而不散,则有水火盗贼之灾生;如散而不积,则有饥寒困厄之患至。一积一散谓之道,不以为珍谓之德,取与合宜谓之义,无求非分谓之礼,博施济众谓之仁,出不失期谓之信,入不妨己谓之智。以此七术精炼,方可久而服之,令人长寿。若服之非理,则弱志伤神,切须忌之”。

译文:

“钱,味甜,性热有毒,却能预防衰老,驻容养颜。可以治疗饥饿寒冷,解决困难,效果明显。可以有利于国家和百姓,可以污损贤达,只是害怕清廉。贪婪之人服用以不过分为好,如果过度,则冷热不均,引发霍乱。这味药,没有固定的采摘时节,无理采摘的使人精神损伤。如果只积攒不发散,会有水火盗贼等灾难。如果只发散不积攒,会有饥寒困顿等祸患。一积攒一发散称为道,不把他当作珍宝称为德,取得给予适宜称为义,使用正当称为礼,接济大众称为仁,支出有度称为信,得不伤己称为智,用这七种方法精炼此药,才可以长久地服用他。可以使人长寿,如果不这么服用,则会智力减弱精神损伤,这点需要特别注意”。

《钱本草》系唐朝张说仿古传《神农本草经》体式撰写的一篇文章。

张说(公元667~730年)字道济,历仕四朝,三次拜相,三次被贬。张说文采昭彰,统领文坛三十年,被誉为文宗,时有“大手笔“之称谓,但为官时好物贪财,排斥异己,和同僚关系不和睦。

晚年被贬到岳阳为官,这时张说才有所醒悟,自己宦海沉浮四十余年,事业可谓一帆风顺,青云直上,却为了财物和金钱栽了个大跟头,为人所鄙视。他终于认识到人离不开金钱,但金钱也能害人,于是就写下了奇文《钱本草》。

本文把钱当成一味药来分析,先论述钱的作用,再论述需要这款药的人不可过度服用,讲述对这款药积攒和发散的关系,最后结论出总结出精炼此药的“七术”,分别从“道、德、义、礼、仁、信、智”七个方面论述,虽大体不出儒家“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思想范畴,却更形象,更细致,比一般儒学大家的论述,少了些道德说教,多了些亲切和精准。

这是因为张说对钱有切肤之痛,金钱满足了他,也败坏了他。资深患者说药效,比医生的论述更让人信服。

而本文更想关注,身为大文士大宰相的张说对金钱的认知到底是什么,进一步讲,也就是他这篇文章里的金钱观如果换成当代人的词汇来说,又该用什么关键词来提炼。

我们来分析下张说的写这篇文章的背景,已经是六十多岁(晚年被贬时期),一辈子名利潮里进进出出,饱经世事,也看透世事。身为一代文宗,文坛领袖,却为士人所不齿,一切都是因为自己贪婪扭曲的金钱观。

于是,他以戏言之表言切肤之感,以自己的一生为戒,要么缺钱被钱阻,要么贪财被钱陷,总结出世人应该有的金钱观,那就是“诚敬”和“勿过”。

何以所谓“诚敬”?

就是诚心敬意。

钱是财富的象征,是货币的同义词。但钱也是一种生产工具和获得路径,钱是流动的生产力,可以购买减少自己时间支出的服务,换取自己不具备的技能,得到自己没有的物质。

对钱的认知有多深刻,就越容易摆脱钱的奴役,得到生命的满足和自由。

我们必须要对钱有敬意,把他当做一个朋友,他既不是天使,也不是恶魔,而是一个和你一起生活的朋友,每天都在一起形影不离。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钱和生活与理想息息相关。

当代大学者钱钟书说过一句话玩笑话:我都姓了一辈子钱了,还会迷信这东西吗?

他是以文人的清高来调侃人不该迷信钱。钱确实不该迷信,但钱应该被重视和恭敬。

正是所谓的,你不理财财不理你。

何以所谓“勿过”?

就是不过分,就是文中提到的“均平”,既不能贪婪,也不能轻视,更不能扭曲的看待钱。

对钱贪婪,早晚会损害人自身,不该你挣的钱,你早晚要吐出来,还会对你心态和名誉造成影响。

对钱无所谓,“驻颜采泽流润,疗饥寒,解困厄之患“这些生存必须的内容,你都无法实现,更别提做大事“利邦国”了。

这里提到的“诚敬”和“勿过”,其实都是一种理性的认知,用今天的话说金钱只服从于能驾驭他的智慧大脑

没有智慧的人,可以短期爆发,但难以长期富有,而生财有道,不为钱困的人,都有非常理性的金钱观。

但做到不易,因为贪婪是人的本性,而分寸人都难以把握准。

这就需要我们进行不断的深度思考,破解心中的错误认知。

也需要我们在生活中和钱打交道时,不断总结和不断试验,才能将金钱观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要不然,我们很可能会像张说这样,虽然才能过人,但一生被钱所误,到老年才真正明白钱到底是咋回事,该有怎样的认知。

无论是他本人还是后人,对他都只能报一声惋惜。

作为当代人的我们,中青年想明白,岂不是更好?

责任编辑: 赵丽  来源:儒风大家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8/0301/1077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