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军政 > 正文

两会天安门追逐大片 车主逆行绕两圈?抗议中共?图集

3月15日,一辆黑色轿车在长安街街头疾驰逆行,引发当局高度紧张。(视频截图)中共全国政协会闭会当天,一辆黑色轿车在长安街疾驰逆行,在天安门维稳的警车、武警、特警、交警、辅警持枪迅疾追赶围堵,网络上流出的现场视频如同好莱坞大片,但事件结果令人疑窦丛生。

两会开幕后不久,有报导称几名访民在凌晨保安较弱时段,闯入天安门金水桥准备喝农药自杀,但被官方即时发现和处置。在两会即将闭幕时,天安门广场再次传出有事故发生。

这已经是今年两会期间,天安门附近第二次出现惊人一幕。在人大会议开幕日3月3日,曾有两名身穿写有“冤”字的衣服的妇女,突破重重封锁,出现在天安门广场附近喊冤,引发不少民众围观。两位妇人随后被警方拦下,警察开着警车把相关人员带走。至于两人因何事喊冤,外界不得而知。

“肇事车辆”是否精选时间点?

3月15日,既是中共十三届全国政协闭幕当天,又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对中国人而言,是一个打假的节日。

下午1时许,一辆黑色汽车突然在靠近人民大会堂和临近中南海方向的长安街上逆行疾驰。

多名网友在现场拍摄的手机视频显示,在天安门广场负责安保的北京警方依维柯警车,一辆接着一辆加速追击的同时,持枪武警、特警、蛰伏的便衣警察、特务、协警从各个方向冒出,有的甚至翻阅广场栏杆,加入追捕行列。

虚惊一场?风声鹤鸣之下的如临大敌?

在网友上传的相关视频中显示,狂奔至现场的十几名武警特警,围堵在被逼停的黑色车辆前。据知情人士表示,这是北京警方处置天安门“突发事件”的惯用做法,即让警方人员组成人墙,阻挡围观人群视线,不让机密外泄,同时对“肇事者”先行群殴,再行捆绑,推入依维柯警车,并拉下窗帘,继续暴打后,警车将肇事者拉走,立即平息事件,恢复所谓的秩序。

不过,这一次的情况似乎不同,肇事者并未马上被带走,有报导披露,这些全副武装的特警“团团围住私家车,并频繁传出棍棒沉闷的殴打声”。

北京警方通报轻描淡写自嘲以反恐模式处理交通事故?

3月15日当日17点,北京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平安北京”通报显示:事发地点为“广场东侧路北口”,通报还说,警方拦停一辆逆行的北京牌照小客车,肇事司机许某(男,35岁,本市人)被执勤警察当场控制。

警方表示,该车“逃逸”,是被“拦停”,而过程中“先后造成五辆汽车受损”。

通报最后还说,要遵守交通法规,维护交通秩序等等。

自由亚洲电台16日报道,根据微博的跟帖评论,有民众提出与北京警方不同的说法。有自称是目击者的张某说,“那辆车现在天安门广场绕了两圈,警车和特警的车一直在追。很多车主都下车躲在一边。他倒车又从新撞。”也有目击者跟帖说,北京二环有套房,“看到整个过程,发的视频都被删除,七辆警车追他。”

事件背后的N个解说

阿波罗网评论员“在水一方”认为,如果网上的言论为真,这个私家车应该是有目的的,可能是有冤屈吧。如果绕两圈的消息为假,也可能是司机不小心吧。

阿波罗评论员窦祈新表示:天安门广场被认为是中国政治心脏中“二尖瓣”,这一“四千多万冤魂索命”的广场,六四屠城,加上毛泽东干尸对风水的破坏,警方在广场一周布控的上千警力,让一般北京人很少“光顾”。按照警方的说法,35岁的肇事者,是北京本地人,对北京路况稔熟于胸。他选择在中共政协会闭幕,又挑选了“打假”日,对中共非法政权说不,这也可以说是“偶然”,但这位司机在强大的国家机器中,竟然没有马上意识到自己“违规”,反而“逆行两圈”,直到被逼停,很难说没有“主观上的故意”。只是警方在大规模抓捕之后,将舆论引导至交通违规上,显得非常可笑。

在两会于北京召开期间,北京重要道路除了进驻穿制服的武警、公安、特警、辅警、保安和交通协管员外,还有大批便衣。为严防访民进北京上访,北京街头几乎没有外地车牌的车辆。

事实上,2013年天安门“金水桥事件”,被中共官方定调为暴力恐怖袭击事件。这之后,北京警方对进入北京四环以内的车辆检查相当严格。

中共重大活动中,特别是二会期间,东西长安街的交通管制规定更是非同寻常。不排除当局死命令保证不出一丝纰漏。武警、特警、便衣警察、特务、协警在风吹草动中的迅疾反应,不但证实了当局的极度虚弱,也证实了当局将每一个人都视为潜在的威胁。而另一方后面则显示了中共暴力的红色恐怖愈演愈烈。

3月15日北京天安门广场大量军警围堵一辆私家车

周四(15日)下午1点左右,一辆小客车(红圈)在天安门旁“逆行”。(视频截图)

平安北京周四(15日)在事发后约四个小时,透过微博公布消息。至于警方出动的警力人数、许某现况、有否被落案起诉,公布未有提及。(网上截图)

身穿迷彩服、手持“抓捕器”的特警一踊而上追截。(视频截图)

责任编辑: zhongkang  来源:阿波罗网欧阳理明报道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8/0317/1085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