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钩沉 > 正文

赵紫阳秘密录音:邓小平选江接班防六四翻案 指定胡锦涛的用心

赵紫阳:“邓观察了不长的一段时间,毫不犹豫地指定了党内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隔代接班人’。其用意很明显,就是防止江之后的政坛乌烟瘴气,拉帮结派。当然隔代接班人也不能为六四翻案,经济改革不能往后退。按着邓的标准,胡锦涛是个合适的人选,能左右逢源,恪守前人定下的规矩。不管人们说邓小平是太上皇,他这步棋不得不走,说明他心里很清楚,不糊涂。”

2010年1月《赵紫阳还说过什么:杜导正日记》出版。书中收录了赵紫阳生前的部分言论。赵紫阳曾在不同场合谈到中共党魁邓小平及其接班人江泽民。他称江泽民无大志,其方针就是应付,“三个代表”是为一党专政制造理论依据;也分析了邓小平选定江泽民的首要考虑是防止为六四翻案。

前中国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杜导正日记——《赵紫阳还说过什么:杜导正日记》2010年1月由台湾印刻文化出版。全书分为上篇、中篇、下篇。上篇是杜导正1992年10月至1999年12月的日记,内容为“秘密录音酝酿过程·赵紫阳谈话”;中篇是杜导正2000年1月至2009年3月的日记,内容为“秘密录音操作过程·赵紫阳谈话”;下篇是杜导正1989年8月至1992年10月的日记,内容为“秘密录音前的回顾”。如果说《改革历程》的录音是“正本”,则《赵紫阳还说过什么?》的谈话是“副本”。“正本”和“副本”联在一起读,“历史文本”价值会更加显现。

评江泽民:为一党独裁制造理论依据

1995年4月16日,赵紫阳在一次谈话中谈及邓是党内权威以及高层矛盾问题,“全国人大是橡皮图章,政协是摆设,这是因为邓在。邓是一种权威,大家听的。权威,是在许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不是我封你是权威,你便是权威!邓走,权威不存在了,消失了,那时,谁听谁的!乔(石)就不一定听江的。”

江泽民上台后,2000年6月22日赵紫阳则评价,江泽民的“三个代表”是为一党独裁制造理论依据。他说:“我个人认为,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是要堵住政治体制改革的嘴。就是说,我——中共当然代表先进生产力,代表先进文化,代表人民长远利益。这是为一党专政制造理论根据。”

邓为何选江接班:“最不愿死后六四翻案”

说到江泽民,赵紫阳还表示:“江泽民是别人推荐,小平同意的,他自己找不到合意的人了嘛。我看邓选接班人第一条就是不能重新评价六四,这是他的心结。知道党内党外绝大多数人是不同意开枪的,最不愿意死后不久便翻案。江在这点上是没问题的。”

而赵紫阳也谈及,邓小平选隔代接班人,是要防止江泽民任后的政坛乌烟瘴气。他说:“邓观察了不长的一段时间,毫不犹豫地指定了党内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隔代接班人’。其用意很明显,就是防止江之后的政坛乌烟瘴气,拉帮结派。当然隔代接班人也不能为六四翻案,经济改革不能往后退。按着邓的标准,胡锦涛是个合适的人选,能左右逢源,恪守前人定下的规矩。不管人们说邓小平是太上皇,他这步棋不得不走,说明他心里很清楚,不糊涂。”

中共担心政权顷刻瓦解;只能靠无情镇压

赵紫阳说:“一些知识分子对政改有明确想法,但老百姓对什么是政改还不太清楚。中央从来不许百姓讨论什么是自由民主法制,中央也说不清中国特色的自由民主法制是什么样,只好一口咬定不照搬西方的,谁要是再要求,对不起,进监狱。无情的镇压总是有效果的,使老百姓感到自己无能为力。

“我们的政权一方面非常强大,几千万党员,百万军队,武警,警察,宣传部,文化部,组织部等,从各方面维护着这个政权。大量的政工人员,政治教师从儿童开始,向人民灌输维护当政的必要性。另一方面,对切实实行自由民主法制又担心政权顷刻瓦解。”

中共一贯怕人提意见;自由民主只说不做

赵紫阳回顾说,“(中共)从1957年起就怕人提意见,建政五十年了还怕,何时是个头?搞到现在,不让提当年国民党贪污腐败,甚至连说晚清的腐败都是忌讳,因为老百姓会说,跟共产党比起来是小巫见大巫。1949年以前,我们拼死拼活将国民党政权推翻,因为它不给人们自由民主,轮到自己了,只说不做,五十年不变,弄到现在,连说都支支吾吾了。”

台湾不会接受邓小平设计的一国两制

此外,赵紫阳还曾在1996年4月谈到台湾问题。赵紫阳称:“台湾问题,一国两制,是小平提的,好!只有他能说,别人说,那问题大了。但台湾不会接受一国两制。接受了,他活动余地很小了。我与(胡)耀邦说过,我想,一、台湾不能独立,必须承认一个中国;二、通过和平谈判,慢慢解决;三、国际上,台湾不能参加联合国,但其它国际活动,如经济、文化等等可同意他有一席之地。他经济繁荣,经济活动很多,给他一个席位好,不然,你一国两制,他不同意,你又没有办法解决,只能拖,那他怎么办?你不给他国际活动空间,他便要独立,闹独立!”

责任编辑: 白梅  来源:阿波罗网方寻报道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8/0327/1090670.html